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諾貝爾獎得主:社會應接受“失敗無妨”的教育觀念

“你若害怕出錯,就永遠不會成功。”——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

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正如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所說,諾獎得主或許和常人並無二致。3月上旬,切哈諾沃在全球創新教育大會發表演講,說:“人們認為諾貝爾獎得主手上有魔法,或是成功秘訣。不,相信我,我沒有任何秘訣。”

如果說真的沒有成功秘訣,諾獎得主們卻又對教育有著深刻理解,自身就是典範。切哈諾沃現年71歲,任教於以色列理工學院魯思和布魯斯拉帕波特醫學與研究學院。關於在全球科技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該怎麽做,切哈諾沃提出了豐富的見解。

社會應該接受“失敗無妨”的教育觀念。切哈諾沃說道:“我們要鼓勵家長,讓他們知道失敗沒有關係。不要把失敗稱作‘失敗,’而稱為‘一堂課’。我記得,當我從學校回來告知父母考試分數和排名不那麽理想時,我父親從來沒有訓斥過我。他從不動怒。相反,他會和我一起坐下來,好好分析為何出錯,從中吸取教訓,下次做得更好。父母總教育我,要完全獨立、不懼怕失敗,不懼怕出錯。”

切哈諾沃在全球創新教育大會上發表演講。

切哈諾沃繼續說道:“你若害怕出錯,就永遠不會成功。”如果社會“告誡人們不要犯錯誤,他們永遠不會成功,”因為學校出於壓力會出更簡單的試卷和題目讓學生輕鬆通過,輕鬆解答。切哈諾沃又說道:“自己的孩子如果是驚人的天才,父母總是很高興的。但是仔細想想吧。我們應該讓孩子面對困難,面對挑戰;我們應該提出難解的問題,教導學生‘失敗’一詞應該從字典裡抹去。”

這位諾獎得主還說,不應該把贏得獎項作為人生目標。切哈諾沃說:“人生在於活出意義,不論身在何處,都要為社會做貢獻,為改善人類的生活努力。”

在這個谷歌、百度、維基百科觸手可及的時代,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坦然接受:傳統教育素材的價值已打了折扣。切哈諾沃認為,雖然一些基本的東西仍需傳授,但是學習過程應該是鼓勵對話和試驗的過程,還要能激發好奇心。

這是推進一個更大目標——創新——的最好方式。切哈諾沃說:“人們都強調教育、教育,以為教育是關鍵。不是的,創新才是關鍵。教育是大背景,創新是關鍵。人們對於提出更多新想法有一些顧慮,而創新之道無非在於消除這些顧慮。”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