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

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Winter),表彰他們實現了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呈現技術。?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位科學家。

諾貝爾化學獎是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中設立的原始四大獎項之一,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7年,共頒獎109次,有178人次獲獎,化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是58歲。

其中,最年輕的化學獎得主是法國物理學家弗雷德裡克?約裡奧-居裡,他在1935年與其妻子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年僅35歲。值得一提的是,他妻子的母親是兩獲諾獎的居裡夫人,兩人的一對兒女也是著名的科學家。

最年長的化學獎得主是美國化學家約翰?貝內特?芬恩,他因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質譜法方法的研究,與日本化學家田中耕一、瑞士化學家庫爾特?維特裡希共同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時年85歲。

百年間,諾貝爾化學獎僅有4位女性得主。分別是1911年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而獲獎的法國化學家瑪麗?居裡;上文中提到的法國物理學家伊雷娜?約裡奧-居裡;1964年因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質結構而獲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多蘿西?霍奇金;及2009年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而聯合獲獎的以色列晶體學家阿達?約納特。

截至今年,諾貝爾化學獎一共停發過8次,分別在1916, 1917, 1919, 1924, 1933, 1940, 1941和1942年。多數發生在一戰二戰時期。此外,據諾貝爾獎官網稱,如果當年沒有符合條件的候選人,該年的諾貝爾獎也將延後頒發。

資料圖:諾貝爾獎獎章。

最後,附上21世紀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名單:

2000年:艾倫?黑格(美)艾倫?麥克迪爾米德(美/紐西蘭)白川英樹(日)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001年:威廉?諾爾斯(美)野依良治(日)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巴裡?夏普萊斯(美)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裡希(瑞士)約翰?貝內特?芬恩(美)田中耕一(日)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羅德裡克?麥金農(美)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以)阿夫拉姆?赫什科(以)歐文?羅斯(美)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羅伯特?格拉布(美)理查德?施羅克(美)伊夫?肖萬(法)對烯烴複分解反應的研究。

2006年:羅傑?科恩伯格(美)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

2007年:格哈德?埃特爾(德),在“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中作出的貢獻。

2008年:下村修(日)、馬丁?查爾菲(美)、錢永健(美),發現並發展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2009年:萬卡特拉曼?拉瑪克里斯南(英)、托馬斯?斯泰茨(美)、阿達?約納什(以色列),在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中做出貢獻。

2010年:理查德?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鈴木章(日),發明新的連接碳原子的方法。

2012年:羅伯特?萊夫科維茨(美)、布萊恩?克比爾卡(美),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獲獎。

2013年:馬丁?卡普拉斯(美)、邁克爾?萊維特(英、美)、阿里耶?瓦謝勒(美、以色列),在開發多尺度複雜化學系統模型方面做出貢獻。

2014年:埃裡克?貝齊格(美)、威廉?莫納(美)、斯特凡?黑爾(德),為發展超分辨率熒光顯微鏡做出貢獻。

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瑞典)、保羅?莫德裡奇(美)、阿齊茲?桑賈爾(土耳其、美),因“DNA修複的細胞機制研究”獲獎。

2016年:讓-皮埃爾?索維奇,J?弗雷澤?斯托達特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獎。

2017年,約阿希姆?弗蘭克(瑞士),理查德?亨德森(英),雅克?杜博歇(瑞士),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分辨率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