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帶綠膜的雞蛋,吃了會致癌?如何挑選放心的雞蛋?

雞蛋,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材,早上的時候水煮蛋配白粥;中午的時候茶碗蒸、炒雞蛋;晚上的時候雞蛋湯,利用雞蛋,可以烹飪出無數道美味的美食,並且營養價值豐富,對人體也是有很多好處的。但是最近朋友圈有這樣一則消息,很多人在瘋傳的轉發,那就是說「綠膜雞蛋吃了會引發腸癌」,文中有專家表示,綠膜的雞蛋是堅決不能吃的,吃了之後會產生致癌物,經常吃還會患上腸癌。很多人基本上是談癌色變,看到這樣的文章之後,連雞蛋都不敢吃了,那麼這個消息屬實嗎?

對於這樣的文章,每個人也是各抒己見,有人看完後不敢吃綠膜雞蛋,也有人表示這肯定是個謠言,甚至還有人說建議大家買土雞蛋,這種雞蛋更加的安全。那麼雞蛋為什麼會有綠膜呢?綠膜的雞蛋究竟能不能吃?

雞蛋為什麼會有綠膜?

其實綠膜雞蛋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雞蛋之所以會有綠膜,完全是因為煮的時間太長了。有人通過實驗發現,煮雞蛋的時間如果是超過25分鐘,那麼就會開始產生綠膜,到了40分鐘後,就會形成綠色的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會看到綠膜的雞蛋,那麼因為自己煮一般不會煮太長的時間,外面的雞蛋就算是煮很長的時間,但是因為是茶葉蛋,加了很多的鹵料,所以即使是有綠色也看不到。

而這個變綠的過程,就是雞蛋的蛋白經過了長時間的加熱,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進行分解,釋放出硫化氫,和蛋黃中的鐵元素相碰,就形成了綠色的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並沒有毒性,只有在胃酸當中,會釋放出硫化氫,這種物質如果過量的話,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但是,一個雞蛋總共就那麼大,蛋黃就更小了,即使是生成了綠膜,也非常的薄,對人體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危害的。

所以說,除非你是一次性吃幾十個雞蛋,不然裡面產生的硫化氫就很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也不會有什麼危害。所以說,綠膜的雞蛋還是可以吃的,只是口感會略微差一點,但是並不會致癌。所以以後如果再看到這種言論的話,直接忽視就可以了。

如何挑選放心的雞蛋?

首先,要看,在挑選雞蛋的時候,仔細觀察一下雞蛋外殼的顏色,通過個頭的大小,雞蛋殼的光澤度來判斷雞蛋好不好。一般來說,新鮮的雞蛋表面比較粗糙,色澤度比較亮;而陳的雞蛋色澤比較暗黃,臭雞蛋的外殼比較黑,還會有油漬。

其次,要聽,可以將雞蛋放在耳朵晃一晃,通過聽聲音來判斷雞蛋的好壞,好的雞蛋在搖晃的時候,聲音是實的,如果是壞掉的雞蛋或者是貼殼的話,搖晃起來就會有一些碎碎的聲音。

然後,要照,如果是身邊有燈或者是手電筒的話,那麼可以將雞蛋放在燈光下照一下,通過光照來判斷雞蛋的好壞,對準光,晃動雞蛋,如果蛋黃有晃動感,那麼就說明是不新鮮的雞蛋,如果是沒有晃動感的話,那麼就說明是比較新鮮的雞蛋。

最後,很多人會在雞蛋大減價的時候買回來很多雞蛋屯著,在存放的時候最好是放在塑膠袋裡面,避免和其他的食物進行交叉感染。不乾凈的雞蛋殼上面可能會帶有病毒,所以也可以清洗乾淨之後,將蛋殼清洗乾淨後,裝袋放入冰箱裡進行保存。所以大家在挑選雞蛋的時候,可以參照文中說的這些方法,可以有助於讓你挑到最新鮮的雞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