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痔瘡不可「痔」之不理,專家支一招,7天擺脫痔瘡難題!

痔(俗稱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覆升高,靜脈就會腫大,肛門內腫大扭曲的靜脈壁就會變得很薄,因此排便時極易破裂。一旦發作起來極為痛苦,寢食難安,如何形容都不為過。

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佔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並且在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黃帝內經》雲:「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說明痔瘡其形成與飲食不節、起居不時、感受濕熱等有關。如果有以下幾點表現,一定要及時的引起重視;

1.久坐或者久站

人在站立亦或者坐的時候,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受到重力和其他臟器的壓迫,影響血液迴流,靜脈容易擴張屈曲,因此經常站立亦或者坐的人容易患痔瘡。

2.蹲廁看手機

在蹲廁排便時愛看手機,若看到情節精彩之處,排便完也不起來,長此以往自然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到擠壓,從而誘發痔瘡。

3.飲食問題

很多喜歡飲酒和吃辛辣食物,殊不知這些都是導致痔瘡形成的罪魁禍首。因為這些食物刺激性較強,食用過多容易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從而引發痔瘡的形成。

痔瘡在形成的同時,同樣也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其他不可忽視的傷害,例如:

1. 貧血

無痛性間歇性便後出血是痔瘡的常見癥狀,長期慢性失血可導致貧血,患者早期易疲勞,隨貧血的加重逐漸出現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頭暈、心悸等表現。

2. 肛周濕疹

痔瘡中晚期患者由於痔塊脫出厲害及肛門括約肌鬆弛,黏液流出肛外致潮濕不潔,容易引起皮膚瘙癢或肛周濕疹。

3. 脫垂、嵌頓甚至壞死

內痔中晚期、外痔、混合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脫出表現,痔核脫出於肛門外易發生嵌頓,致使局部代謝產物積聚,進一步加重了肛門局部水腫,嵌頓時間較長或程度較重時可發生壞死。

中醫認為,痔瘡同其他疾病一樣,早期治療難度低、恢復快。如果貽誤病情,錯過治療時機,不但治療難度大、恢復慢,甚至會對身體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治療痔瘡可以通過以下兩種辦法:

1. 治痔瘡的偏方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15-30分鐘。

2. 治療痔瘡的PPH手術

一般來說,如果患者的病情岌岌可危,治療時必須採用手術,傳統手術費用會低些,微創手術費用則會相對高些。同樣術後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一個手術成敗更多取決於術後的護理,如果護理不得當,錢白花了不說,病情會更嚴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