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早期肝癌怎麼防範?甲胎蛋白和肝彩超是B肝第一防線

這個事情的導火索發生在30年前,

當年一位22歲小夥子,不慎感染B肝病毒, 那時候生活條件差,也沒有很好的治療, 形成了慢性肝病。

他是一位家風很好的農民,不抱怨,不憂鬱, 知道生氣上火對肝不好,遇到事情看得很開。

即使後來生活好了,也很少吃大油水,避免脂肪肝;吃的是自己地裡種的各種青菜,環保有營養!

他也是一位讀過書的農民,聽得進道理, 知道肝癌細胞很狡詐,常常潛入B肝身體, 於是每個季度查一次甲胎蛋白,還跟彩超室的醫生交了朋友。

今年春節後檢查,甲胎蛋白(aFP)突然升高8倍,他拿著化驗單過來做彩超,醫生用超聲波地毯式掃描他的肝臟,果然發現一個小圓形低回聲團:

這個小光團才1.8厘米,卻很可能是鬼子大隊在集結。

安全起見,醫生又派偵察兵(腹部增強CT)進一步探測,發現它們有「快進快出」的特點,動脈期明顯不均勻強化,靜脈期強化減退:

這是靜脈期CT圖像,腫瘤呈低密度改變,這是由於癌細胞的血液供應趕不上肝臟。

果然是一群小鬼子!

因為發現很及時,敵弱我強!

我方此時三種方式可以剿滅它們:手術切除、腫瘤動脈介入栓塞、射頻消融術。

李雲龍說,張大彪,上手榴彈,轟他丫的!

手術成功切除!病人上個月已經痊癒出院了。

回家繼續種青菜、過日子、不上火,常體檢!

肝癌在我國比較常見,在癌症發病率排名中位列第4名。分為3種類型:原發性肝癌,肝膽管癌和混合型肝癌,其中原發性肝癌佔85~90%,應當重點預防。

B肝是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肝癌的高危人群包括:B肝病毒(HBV)和C肝病毒(HCV)感染、長期酗酒(酒精性肝硬化)、中重度脂肪肝、黃曲霉毒素汙染食物、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血吸蟲病性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年齡40歲以上、男性風險更大。

高危人群定期體檢,有助於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

如何保護B肝患者健康?

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測和肝臟彩超檢查是肝癌篩查的常用手段,建議肝癌高危人群每季度體檢一次,最長不宜超過6個月。

所以B肝患者除了規範治療B肝之外,定期體檢很重要!

大約70%的肝癌患者可以出現甲胎蛋白升高,不是100%的,所以要配合彩超檢查。

另外,少數早期不典型肝癌,增強CT也不容易確診,可以採用增強磁共振檢查(使用普美顯)協助診斷。

注射B肝疫苗可以產生抗體,對B肝病毒有很好的防禦作用,有些人十年左右抗體會變淡消失,需要重複注射。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