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換季寶寶該怎穿,愁壞媽媽?最全的穿衣法則送你!

天涼好個秋啊!

昨天中午,趁不下雨的空檔,帶7個月的兒子在樓下遛彎、放風,小區裡都是在家待不住的娃。

大多都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居然還看到了圍巾。

離多遠都聽見幾位大媽「圍攻」一位年輕媽媽:「你給孩兒穿太少了,這天怎還穿薄襪子啊」 「該戴帽子了,小孩兒囟門多嫩」……

年輕媽媽有些招架不住:從春捂秋凍,到某育兒大咖說的「凍頭暖腳」到最後「我閨女隨她爸爸,很怕熱」。

人群裡誰說了一句,某超市菜打折,妥妥滴幫她解了圍。

好吧,這種場景不知道當媽媽的你見過多少。

自打生了孩兒,我是沒少聽(不得不聽)一群大媽溫暖熱乎的過來人經驗。

往往左耳進,右耳出。

科學育兒,我想,我更願意自己邊走邊學!

關於換季時分,如何給孩兒正確穿衣,才能安然度過,來看我做功課!

春捂秋凍,適合我家寶寶嗎?

這個之前,我與很多醫生探討過這個問題,最終得到一個結論:「春捂秋凍」並不合適所有寶寶。

年齡小的嬰幼兒,尤其體質較差的寶寶,都不適合「秋凍」。

因為小寶寶和大人不一樣,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全,不能很快地適應氣象變化,可能稍微一降溫,就感冒發燒流鼻涕了。

黃甡教授也多次提到,秋天穿衣,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預防著涼。要是隻生搬硬套,給孩兒凍著了,可就悲劇了。

我家寶寶穿得夠嗎?

我兒子屬於怕熱型,天熱時,冷氣機開到27攝氏度,我覺得剛剛好,他已經滿頭大汗了。之前一位醫生總結的法則比較適合媽媽們,天熱時,寶寶比媽媽少穿一件,天冷時,寶寶比媽媽多穿一件。

媽媽可以經常摸摸寶寶的頸背部和雙手,頸背部溫熱無汗或微汗、手心溫暖代表正處於最適合的穿衣狀態。

跟我兒子一樣,很多寶寶比大人還怕熱,甚至可以比大人穿薄一些,一定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穿。

穿衣,我們應該注意哪些?

注意暖背暖肚暖足,頭部不要過熱:

暖背

即保證背部溫暖,但不可過暖至出汗。

汗多,衣服就容易濕,濕了要是不及時換衣服,就很容易感冒。但適當的背部溫暖,卻可以減少感冒的發生。

秋天,溫度逐步下降,媽媽們不妨準備件毛織小背心給寶寶,能很好的給寶寶的後背保暖。

這是我給兒子準備的小圍肚,純棉的,十幾塊一條。供媽媽們參考!

暖肚

即保證寶寶的小肚子不受涼。

如果小肚子被冷空氣直接侵襲,寶寶就很容易肚子痛,甚至腹瀉。

肚子保暖,媽媽們可以給寶寶準備個小肚兜,幫寶寶守護小肚子。

暖足

俗話說寒從腳起,秋冬季節,氣象寒冷,腳部最容易感受到冷,而腳部受凍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全身健康。

為此,媽媽們要給寶寶穿上襪子或者腳套,只要保暖就行。

頭涼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如果頭部捂得嚴嚴實實,反而不利於體熱蒸發,特別是當孩子發燒時,更不可捂住頭部。

當然,如果寶寶外出,一旦熱出汗,要及時擦乾,小心受涼。

有什麼穿衣法推薦嗎?

洋蔥穿衣法,是這些年,在各大育兒平台、資訊中,推薦的穿衣方法。

指穿衣服要像洋蔥一樣,穿搭多層,每一層都薄薄的。這樣衣服與衣服之間會形成隔絕冷空氣層,達到保暖作用。

具體是:內層材質柔軟、透氣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防雨。

薄的衣物之間隔著空氣,有助於保暖。娃娃都是活潑好動的,自身基礎代謝率也高,經常一活動就會滿頭大汗,多穿幾層薄衣服,可以根據寶寶的活動量隨時減少衣物。

另外,寶寶衣服首選棉質或者棉麻的面料。這樣的衣服即保暖,又有助於透氣、排汗,可以較好地防止寶寶出汗後因為吹風而引發感冒。

作為新手媽媽,

對買買買是不遺餘力啊!

天涼了,你給寶寶買新衣服了嗎?

什麼衣服舒適又好看?

哪些牌子經濟又實惠?

在留言區說說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