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維D和鈣片跌下神壇!被曝長期服用致癌!老人常吃的保健品,只是一場騙局?

undefined

就在剛過不久的四月初,

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實驗室裡頒布了一份實驗報告。

看著這份白紙黑字的報告,

研究負責人張芳芳(Fangfang Zhang,音譯)眉頭緊鎖,

其餘研究人員也趕緊回憶,家中是否有報告上出現的這些東西,

回家收拾收拾,一併扔掉吧。

人們盯著「53%」癌症死亡率這個數據,依舊無法相信這是家中常備的「小藥丸」引起的,

這次研究的主角,就是家中的保健補充劑,

其中被搬上檯面的,

就是維生素D和鈣片!

補充劑根本沒用,反而對健康有害

媒體《Daily Mail(每日郵報)》在第一時間發布了有關這則研究的報導——

undefined

Dailymail:調研人員警告,營養劑非但不起作用,服用某些營養劑還會增加癌症風險。

在我們的生活中,瓶瓶罐罐的營養劑隨處可見,

但是這些營養品補充劑真的有用嗎?

塔夫茨大學的張芳芳博士表示,

補充劑是真沒用,

而營養維生素是真有用。

哎?這不是矛盾嗎?

怎麼一邊說沒用,一邊說有用?

原來,據證實,

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確實對人體健康有所幫助,

但是,那是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相反,你在生活中利用補充劑營養品給身體補充的「營養」,

不但沒有用,反而有害!

undefined

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首先選取了多名實驗參與者,

並把他們平均分成了兩組。

一組,是30天內服用過維生素D或鈣片等膳食補充劑的人,

另一組,則是從不服用膳食補充劑的人,隻通過飲食獲取維生素D和鈣。

本次,塔夫茨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用維生素D和鈣片作為實驗補充劑,

來分別測試它們對人體的影響。

注意,本次試驗中的維生素D和鈣片的吃法也有分類,

部分志願者隻吃維生素D,部分隻吃鈣片,

另有部分兩者一同服用。

由於相對複雜,我們不做過細介紹。

實驗中,團隊還請來了專業的營養師來記錄這些志願者所服用的營養素頻率和持續時間,

並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調訪員進行24小時的飲食評估,

這些固定的飲食中,

也加入了定量的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材。

這樣一來,日常飲食、所服補充劑就成了相對可控的變數,

這兩組志願者在此後的60天內,每天都會來實驗室做身體記錄,

研究人員通過身體細微的變化,

來推測維生素D和鈣片對人體的影響。

undefined

60天很快就過去了,

包括張芳芳博士在內的所有研究人員都迫不及待地等待實驗報告的出爐,

而結果,

卻讓所有人感到一絲寒意…

實驗結果表明,隻吃含有維生素D和鈣飲食的實驗組志願者身體一切正常,

並且,實驗數據顯示,

維生素D和鈣對他們的身體有益——

降低了死亡幾率。

然而,只靠補充劑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的實驗者,

就沒那麼幸運了…

結果顯示,

這批只靠補充劑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的實驗者身體非但沒有更健康,

反而出現了一些潛在的健康危害,

甚至於癌症風險有關。

張芳芳博士表示,

這批實驗者的癌症死亡率增至了53%!

雖然相對風險不大,

但單從死亡率上說,

這確實太讓人震驚了!

此次實驗的報告證明,

首先,維生素等補充劑和營養劑確實對人體健康有著可見的幫助,

其次,但是有個大前提,

那就是,這些維生素和營養必須來自於食物本身,

而不是來自於人類生產的保健品。

保健品對人類健康非但沒有幫助,

過量攝取還會造成危害,

甚至提高死亡率和致癌率。

對此,張芳芳博士的團隊還對維生素D和鈣的攝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undefined

維生素D和鈣,即是救星又是殺手

首先,來看看維生素D。

我們必須要知道,維生素D到底是個什麼。

很遺憾,就像料酒不是酒、醬油不是油一樣,

維生素D,就TM不是維生素!

儘管稱為維生素,維生素D實際不是維生素的一種,

而是促進體內鈣吸收的一種激素。

既然是激素,只要身體中有適量維生素D幫助鈣吸收就好了,

如果過量,必然有害。

身體內所需的維生素D,其實曬曬太陽就夠了,

家裡的維生素D補充劑,

就扔了吧…

研究表明,

長期每日攝入25μg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

這其中可能包括一些對維生素D較敏感的人,

但長期每天攝入125μg維生素D則肯定會引起中毒。

大家想一想,

每天吃維生素D補充劑是否過量…

中毒的癥狀是異常口渴,眼睛發炎,皮膚搔癢,厭食、嗜睡、嘔吐、腹瀉、尿頻以及鈣在血管壁、肝臟、肺部、腎臟、胃中的異常沉澱,

關節疼痛和瀰漫性骨質脫礦化。

中國制定的維生素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μg,

20μg,就是適宜華人的攝入量!

而且不建議口服或者注射,

最安全的是曬太陽。

維生素D說完了,我們聊一聊鈣,

鈣字怎麼寫?

金字旁加一個丐,

所以,無論它對人體如何有利,

它始終是一種金屬元素!

據《自然雜誌》報導,

人體每天所能承受的鈣的攝取量為

2000mg!

2000mg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只要小夥伴們保持正常飲食,

就足夠攝取人體所需要的鈣。

undefined

祖國也這樣提醒我們,

千萬不要過量補鈣!

長期以往,會出事情的!

專家表示,

「過量補鈣、重複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會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導致尿路結石和腎功能不全。」

如每日超過2000~2500毫克鈣,有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還會發生不良反應。

主要有如下危害:

1、補鈣過量,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科學研究發現,鈣不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率,

相反,骨質疏鬆患者在攝入高鈣後髖部骨折的危險性

上升了50%。

2、補鈣過量,增加結石病風險。

鈣並非那麼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過多攝入卻不能吸收,又同時攝入草酸類物質(多種蔬菜中含有,如菠菜),

就可能結合後形成草酸鈣結石,

較大的結石不能隨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腎絞痛,

嚴重者將引起腎損傷。

3、補鈣過量,增加心臟損傷風險。

過量補鈣可能導致血液中鈣含量增加,高鈣血症會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

導致異位鈣化,

最終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而

加速心臟病的形成。

4、補鈣過量,影響礦物質吸收。

人體中的營養素含量需要處於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這有利於相互促進吸收,

否則反之。

試驗證明,高鈣的補充可以

明顯抑製鐵、鋅、鎂、磷的吸收。

undefined

5、出現高鈣血症。

高鈣血症的早期表現有嚴重便秘,進行性口乾、持續頭痛、食慾減退、煩躁、精神抑鬱、口中金屬味、疲軟等。

後期表現有倦睡、意識模糊、高血壓、心律失常、噁心嘔吐、尿量增多等。

由此可見,任何藥物都要一分為二,

不能掉以輕心。

6、胃腸道不良反應。

過量補鈣可刺激胃黏膜促使反彈性胃酸分泌,導致胃酸及胃液大量分泌,

可引起黏膜充血腫脹,

黏膜糜爛或潰瘍。

過量補鈣還可誘發便秘,對健康構成不利影響。

同時,

補鈣還會引起維生素D中毒,

這兩個傢夥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小夥伴們,

與其依賴補充劑維持身體健康,

還不如調整自己的飲食,

畢竟食物中的營養才是真材實料!

保健品都是騙人的

保健品究竟是什麼?

我們看看官方給它下的定義。

2015年起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中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是:

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undefined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終的劃分範圍

仍然是食品。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保健品的審查標準。

在審查上,保健品需要做的只是跟食品一樣進行色澤、氣味、理化指標、汙染物等指標的審查,

但在宣傳上,

保健品卻可以進行功能性宣傳。

undefined

從上面的目錄中我們不難發現,

「具有xxx功能」是保健品的核心內容,

但「輔助降血脂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等卻給人以「療效」的誤導,

其實,保健品根本做不到這樣的「療效」。

既然沒有療效,保健品可怎麼活啊?

沒有療效,看廣告啊!

全世界的保健品都一樣,

廠商會自己對保健品功能的定義和吹捧,

從而炒熱市場,抬高產品價格。

高的廣告投入和低水準的產品,

使得保健品一直處於價格和功用不相稱的情況下,

這可能也是保健品在推銷時必須誇大其功能的原因——

為了更好地匹配這一價格。

這樣的價格也為保健品公司本身帶來了巨額利潤,比如一些保健品公司的凈利潤

一直都在40%以上。

小夥伴們會說,這不是騙人嗎!

你猜對了,這,

就是騙人!

用廣告來給保健品下定義,

隨後,依靠定義抬高價格,

再直銷至消費者手中。

undefined

所以,

小夥伴們,保健品,

包括各類維生素、鈣片等,

其實對身體的益處不大。

相反,食物中的這些營養元素才可以真正讓身體健康,

堅持健康飲食,才是「保健」的關鍵!

塔夫茨大學最新的營養試驗再次在保健品臉上扇了一個大巴掌,

這次所針對的,

是維生素D和鈣片。

研究重點發現,

保健品補充劑對人體幾乎無益,

這些元素只有在飲食內才可以真正讓身體健康。

undefined

保健品,

療效甚微,廣告滿天飛,

黃金的價格,板藍根的藥效…

所以,

飲食平衡規律,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所在,

小夥伴們不要再浪費錢買保健品啦!

編輯:朱穎婕

責任編輯:許琦敏

來源:綜合自

Daily Mail、Nature、人民日報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