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免疫力低總生病?六大飲食可提高免疫力,長期堅持還能延年益壽

人體免疫力的高低與一日三餐的飲食方式有著密切的關係。中青年人為了勝任緊張的工作,平時更應注重飲食的合理性,從而達到增強免疫力、養生防病的目的。

1、食物新鮮

原汁原味無論是糧食作物,還是蔬菜水果、水產品,一經收割、採摘或捕撈後都應儘快製作成食品,並趁新鮮食用,儘可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2、口味清淡

控制鹽分攝入提倡每天的攝鹽量應降至6克以下。食鹽是我們人體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之一。但是過量攝入的鹽分會使血液中的鹽分濃度增高。這時為了恢復原來的正常血液濃度,血管就用力將血管外的水分吸收入血管內,這就造成血管內血液容量大量增加,從心臟裡排出的血液容量也大大增多,對血管壁的壓力隨之增高,於是人體的血壓就會升高。

長期過量的鹽分攝入,會使胃壁經常性地受到損傷,而胃壁在損傷後的反覆修補,會增加癌化的可能性。同時損傷後的胃黏膜是最適於幽門螺桿菌居住的環境,而幽門螺桿菌則是引起胃潰瘍和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過量攝入鹽分還可能造成細胞內外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調,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形成胃癌,也有可能引發其他種類的癌症。

3、以素為主

少吃肉類食物中青年人平時工作忙碌,腦力、體力消耗較大,精神上的壓力也大,自主神經的平衡易受影響,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很需要補充一些富含動物性蛋白質的肉類食品。

中醫認為,豬肉、牛肉、雞肉等食物都屬於「血肉有情之品」,就是說這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能夠益氣養血、添精補髄,不僅有助於青少年的生長髮育、健腦強身,而且對中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這些肉類食物的攝入量一定要很好地控制,在日常膳食中儘可能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營養學家建議,對於中老年人來說,蔬菜與葷菜的搭配比例最好為8∶2。因為通過研究發現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般營養成分以外的有效成分——新型的植物化學物質。雖然它在每一棵蔬菜或每一個水果中的含量很微小,但是它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這對於維持人體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4、品種多樣,搭配比例合理

日本每年都要舉行全國範圍的青少年智力測驗,每次都會湧現出一批智商高、成績好的學生。每次智力測驗結束後,媒體記者們都要對這些高智商學子進行採訪,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結果發現他們的家長在日常飲食上都很下工夫。當然這不是指每天給孩子吃山珍海味,而是科學地調理每天的目錄,注重食物品種的多樣化,並且進行合理的搭配。

5、食不過飽,細嚼慢咽

通過多年的科學實驗證實,防止飲食過飽,可以維持體內「返老還童的激素」不至於消失。研究發現,100歲以上且身體健康的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體重與20多歲時相比沒有多大變化,再進一步了解,發現他們都沒有飲食過飽的習慣。

百歲老人健康長壽的「秘訣」中有不少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他們都能控制自己的食量,吃飯時都能做到細嚼慢咽,每一口飯菜要咀嚼20~30次。

細嚼慢咽的好處是,食物與口腔內的唾液及消化酶得到充分混合,提供較完全的消化,減輕腸胃的負擔,營養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同時由於食物溶於唾液中,可減輕致癌物質及食品添加物的毒性。此外,在細嚼慢咽的過程中,當吃進以往2/3的量時,胃裡已有飽脹感,這時就可停止進食了。所以細嚼慢咽的進餐習慣不失為一種控制食量、有益健康的好方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