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保監迎來首任掌門 協同監管時代大幕拉啟

  銀保監迎來首任“掌門”,協同監管時代大幕拉啟

  來源:國際金融報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第一任主席人選塵埃落定。

  3月21日下午3點30分,市場有消息傳出,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在原中國銀監會和原中國保監會部分幹部參加的會議上宣布,原中國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將出任新成立的中國銀保監首任主席。

  此外,會議宣布成立若乾個工作組,研究下一步機構調整的具體實施方案,包括“三定”(定職能、定機構和定編制)方案。

  這一消息陸續得到證券時報、新京報、經濟觀察報等權威媒體的核實。但至《國際金融報》記者截稿,上述消息並未得到官方確認。

  嚴監管仍是大勢所趨

  首任“掌門”會如何定調?銀保監的改革“風向”該往哪兒吹?

  根據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部門。主要職責是,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銀行業和保險業合法、穩健運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等。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張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說:“防範風險仍會是2018年金融監管的主題。過去幾年,金融業加杠杆加得比較快,這就對銀保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嚴監管仍是大勢所趨。”複旦大學管理學院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戰功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強調,“隨著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監管力度只會不斷加強,其本質是要讓經濟脫虛向實、去杠杆、防風險。”

  在此背景下,郭樹清似乎是首任“掌門”最合適的人選。

  郭樹清出任銀監會主席期間,銀監會的一系列監管動作,給銀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銀監會去年開展的‘三三四’專項檢查為例,打擊金融亂象力度空前。”戰功看來,“近年來,監管套利、空轉套利和關聯套利讓監管政策不能有效落地,讓資金投向難以支持實體經濟,讓利益輸送成為一種潛規則,導致了金融業發展長期處於畸形狀態。”

  2017年,銀監會連續發文《關於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45號文)、《關於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的通知》(46號文),以及《關於開展銀行業“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53號文),要求銀行對其存在的一些違規行為進行自查和形成自查報告。

  根據銀監會的統計數據,在該專項檢查中,銀監會發布行政處罰決定2095件,處罰銀行業機構1171家,罰沒合計5.52億元;處罰責任人員899人,罰款合計1851萬元。

  這還不是全部。

  數據顯示:2017年,銀監系統開出了3452張罰單,涉及1877家機構和1547名被處罰責任人員,罰沒金額近30億元,這個數額是2016年的10倍。2018年前兩個月,各地銀監機構的罰單總數量均超百張,處罰機構遍及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並接連開出億元級的天價罰單。

  在明確了嚴監管的大方向後,改革“風向”又會怎麽吹?

  對此,張春則認為:“從銀行業來看,大銀行問題不大,此前,銀監會對表內業務的管控十分嚴格,表外業務和影子銀行的問題雖然突出,但經過1年的整頓和監管,已經有了明顯改善。”

  “中小銀行可能才是監管的重點。”張春告訴記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小銀行通過銀行間拆借快速擴大業務,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和影響;從去年末銀監會頒布的幾項監管舉措看,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對中小銀行的監管。”

  保險業同樣經歷了最嚴監管,但在張春看來,保險業的整體風險並不大,沒有太多問題。

  對於保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張春稱,“作為長期資金,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無可厚非;至於中短期保險資金,如萬能險,可能需要適當加強監管;除此之外,對於一些資本金作假的現象,也有必要加強監管。”

  協同監管還需權責分明

  “協同監管是技術發展後不可避免的趨勢。”張春分析,“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也是分業監管,2000年以後,開始向協同監管轉變。未來,中國金融業監管也需要與時俱進,關鍵是誰來主導,這就對頂層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麽,銀保監由誰主導?

  綜合目前市場傳出的消息來看,銀監會佔據主動。

  據透露的消息顯示,原銀監會和原保監會7位副主席均擔任銀保監黨委委員、副主席。其中,原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位列銀保監會第一副主席,原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位列銀保監會第二副主席。原銀監會紀檢組組長李欣然擔任銀保監會黨委委員、紀檢組長,原保監會紀檢組組長林國輝則另有他用。

  至此,銀保監形成“1正7副1紀檢組組長”的9人長官班子格局。

  在戰功看來,銀行業無論是資產規模和負債規模都舉足輕重,在金融業中起到驅動作用,由其主導比較合理,銀行業對金融系統的影響也比較直接。協同監管可以解決監管重疊、監管真空等問題,緩解監管套利等亂象。

  不過,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強調,銀行業與保險業的本質完全不同,從基本職能而言,銀行屬於純粹的金融,保險則是風險管理機構,因此,在協同監管時仍需權責分明。

  “其實,加強監管、防範金融風險不能簡單地理解成機構合並。”王緒瑾分析,“關鍵是監管機構的定位,監管機構不是主管機構,要進一步突出功能性監管、有效監管。”

  3月21日,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在業績發布會上回答《國際金融報》記者提問時也表示:“我們相信在新的監管體系下,對金融業發展、風控,對金融業支持實體,以及行業發展,都是更好的。”

  記者 張穎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