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我們需要什麽樣的電影評論

今天,我們需要什麽樣的電影評論

作者 李建強

摘要:電影評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張揚著評論者主觀的藝術感受,但它畢竟是“形而下”的產物,是要面向作品、面向讀者的。如果一篇影視評論被創作出來之後,束之高閣、無人理會,那麽它就如同沒有被創作出來一樣。電影評論要擺脫困窘,必須著力開拓新的太空,尋求新的表達形態。

前不久,我給廣播電視藝術學的研究生開設了一門《影視評論文體分析》的課程。因為此前已斷斷續續有過20余年的電影評論實踐,還寫過幾本關於電影鑒賞和評論的書,自覺有些駕輕就熟。不想,在講課過程中,我作為范文精選的一些曾經受到過各方好評或得過各種獎項的電影評論文章,在同學中的反響並不強烈,有的甚至缺乏起碼的認同感。

這使我驚詫,也促使我比較深入地思考了一些問題。電影評論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張揚著評論者主觀的藝術感受,但它畢竟是“形而下”的產物,是要面向作品、面向讀者的。如果一篇影視評論被創作出來之後,束之高閣、無人理會,那麽它就如同沒有被創作出來一樣。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評論(當然是好的電影評論)是當下影視史的產物,也肩負著引領閱聽人更好地進行鑒賞和推進藝術繼續向前發展的責任。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中國電影的未來。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的感同身受、喜怒好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當代主流觀眾的審美訴求,還可能對日後的影視創作產生潛在和深遠的影響。因此,對於他們的祈盼,是萬萬不該視若不見、置若罔聞的。

說實在,作為一個年逾“知天命”的影評人,對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浩浩蕩蕩、巍巍壯觀”的中國電影評論大潮是十分留戀的。我本人就是在那個年代受到這一潮汐感召、進而被挾裹進大潮並得到鍛煉長進的。其實何止我一人,當時的影評大潮被圈內外公認為“新時期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其聲、其勢,震撼社會,震撼影壇。

然而環顧今日,電影評論早已今非昔比,完全是另一種景象了: 陣地大大萎縮,隊伍鳥獸四散,讀者寥寥可數,影響微乎其微。我們當然可以找出千條萬條的理由來為影評的式微開脫詮釋,而客觀地說,影評的興衰也確實是與電影創作的發展勢頭和放映市場的景氣指數呈正比的。皮之不存,毛將附焉?但是,我們是否也應該從評論自身的角度來做一些反省和思考?或如魯迅先生所說,有一點“解剖自己並不比解剖別人留情面”的勇氣呢?只要我們勇於這樣做,就不難發現,若許年來,我們的大多數評論文章幾乎可以說是蹈常襲故,陳陳相因: 討論著同樣的問題,采取著同樣的形式,操練著同樣的腔調,重複著同樣的結論,許多年一貫製,以不變應萬變,怎麽可能博得閱聽人(特別是當代青年閱聽人)的青睞,贏得社會(特別是進入了多元文化社會)的共鳴呢?

那麽,我們今天需要什麽樣的電影評論?或者說,當下電影觀眾的主體——青年觀眾們更希望看到怎樣的電影評論呢?這是一個見仁見智、各抒己見的話題。我想,抽象的論述,概念的羅列,可能於事無補,因此想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出版的影評文集《樓上樓下,屋裡屋外》(簡稱《樓上樓下》)作為例證,結合與大學生們幾度坦誠的交流,就這個問題較為具體地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內容廣博,富於知識性

電影評論是依托於電影的,但一篇好的電影評論又必須“高”於電影。完全依托於電影的文章只可能是電影介紹。電影評論不僅僅是在評論對象,也是在傳達評論者的思想,背後支撐的則是評論者的學識。如果一個評論者只能像一般的電影觀眾一樣,簡單地說電影好或者不好,那怎麽可能引發觀眾的閱讀興趣呢?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觀眾的文化水準正在不斷地提高,如果電影評論者的學識和能力僅僅和閱聽人處在同一個緯度上甚至低於閱聽人的高度,那麽這種電影評論也就很難獲得生存的價值。應該承認,當今的不少評論實際就停留在這樣的層面上。

《樓上樓下》是一部20多萬字的文集,分別由18位作者完成,本身就保證了它的視野寬度。更何況,作者們都有所涉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更增添了評述的豐贍。一些作者幾乎是信手拈來,借一部電影的情節或人物發散開去,漫遊在中外數千年的歷史長河,為讀者揭開文化本源和人物原型的神秘面紗,說它們是一部部厚實的知識小品並不為過。如在《“青蛇”如何成“傳”》一文中,作者林杏從徐克的《青蛇》一片說起,洋洋灑灑介紹了白蛇故事從古代神話的緣起,以及唐宋以降白蛇傳說在民間流傳的脈絡與變遷,探討民俗文化在不同時代的解讀與書寫,發人之未發,啟人以思考,讓人有一種“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吳冠軍的《沉默與瘋狂》一文,重點紹介的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人公——世界著名數學家和經濟學家小約翰·納什(John Forbes Nash,Jr.)一生傳奇式的經歷,挖掘這一位徘徊在“天才”與“瘋人”之間的傳奇人物的真實生活和思想旅程。電影中非此即彼、避重就輕的內容鋪陳,削足適履、刻意創造好萊塢主流英雄的主觀故意,在作者犀利的筆鋒下漸漸遁出原形。

(約翰·納什)

寫此類文章看似輕鬆,實則大不易。寬厚的知識背景、敏銳的眼光見解、執著的精神追求,靈動的馳騁筆法,幾乎是缺一不可。當然,它能給予讀者的,是豐腴厚實的知識積累,是由此及彼的精神滿足;它所收獲的,是讀者的肅然起敬、心悅誠服。畢竟,畫面是易逝的,一次性過的;而文字則是綿長的,可以反覆咀嚼的。

文字鮮活,富於趣味性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表達的時代。平面媒體的不斷擴張,網絡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各樣的資訊所充斥。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觀眾走進電影院,更多的是為了娛樂身心,而不是為了自己跟自己較勁,像我們過去理解的那樣,去接受教育或提升覺悟什麽的。

按理說,電影評論是應當審時度勢,承擔起滿足觀眾健康的審美趣味,並引導觀眾提高藝術趣味之職責的。只可惜,伴隨著藝術的“缺位”和“失語”,目前國內的電影評論正日益分野為兩大形態: 一類是見諸一些影視學術刊物或大報大刊上的文章,另一類是見諸某些娛樂雜誌或小報小刊上的作品。前者要不正襟危坐,仍然習慣或沉湎於“道德正確”和“政治正確”的評判,就是高頭洋馬,樂於耍弄趙本山們在春節聯歡會上屢試不爽的“忽悠”技巧,有的甚至行文晦澀、布滿高深莫測的學術符號,令一般人望而生畏,怯而止步。後者倒是通俗,心猿意馬,隨心所欲,花邊套秘聞,小道滿天飛,奈何趣味不高,很難給觀眾提供審美的享受,更何論健康趣味的導引。

這裡,實際上就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電影評論必須講究趣味,在傳媒快速生成的現代社會,各種資訊呈集束轟炸狀,人們甚至沒有時間去看一部好看的電影,那麽又有什麽理由要求他們費精耗神地去閱讀一篇枯燥的電影評論呢?所以電影評論一定要有自己的趣味,一定要有誘人和可人之處。第二,這種趣味必須是美麗和健康的,傳播點小道消息,捕捉點花邊新聞,除了為稻粱謀,於人於己、於創作於鑒賞,有甚價值,有何益處?是故,趣味的健康總是和心靈的美麗聯繫在一起的。從這個角度看《樓上樓下》,我們同樣可以受到啟發。

據介紹,文集收錄的大多為非專業影評人士的評論,這些融入了個人感情色彩和生活經歷的文章讀起來妙趣橫生,非一些專業人士可比。正如一位網友所說:“比起那些透著一股學究氣息,動不動就平行蒙太奇的說法要可愛許多。”我想,也許正是因為“非專業”,就少了圈內的羈絆與自我的膨脹,述說起來就少有俗套與腔調,文風自然飄逸,文旨蘊涵深厚,文情充沛流動,所言說談,均是真情流露,均是經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這樣的文字自然是好看的,這樣的趣味無疑是可人的。以愷蒂《樓上樓下》一文為例,她在看過電影《高斯福莊園》以後,對英國“樓上樓下”的主仆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除了細致嚴謹的歷史考察,行文中還饒有興味、細致入微地描述了一番自己在南非“屋裡屋外”的一段親身經歷,意趣盎然,韻味悠長,讓人讀後忍俊不禁。這樣的謀篇,完全是可以當作小說或散文來讀的,豈有不引人入勝之理?

娓娓道來,富於親和力

邵牧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談道:“電影評論的現狀不容樂觀。我沒有做過觀眾或讀者調查,不好亂下結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影評已經沒有了市場。”當然,重要的還不僅在於毫不留情地指出影評面對的尷尬和困境,而在於找到隱藏其後的原因和緣由。

(邵牧君)

多年來,我們的一些電影評論或熱衷於趕浪潮,甘心當傳聲筒;或鍾情於自說自話,滿足於個人情感的宣泄釋放;或受製於利益驅動,淪落為孔方兄的隨從,已經失去了最廣大觀眾的基本信任,人們避之不及,哪有親和力可言!很難想象,一篇討人嫌的評論能夠產生對人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反過來,看《樓上樓下》的書名,讀者一般不會想到這是一本影評集——書名本身就很富有親和力。翻開目錄,每一篇的題目也很輕鬆,如詩如畫,如敘家常,與讀者的距離又立馬拉近了許多。當然,重要的還是內含。看慣了常常劍拔弩張的影評文章,內心就有一種心儀溫良敦厚的念想;讀多了常常拿腔拿調、忸怩作態的篇什,心中就有一種渴求率真的強烈願望。

《樓上樓下》正好就滿足了人們這種合乎天性、潛藏已久的願望。比如愷蒂的另一篇《你在乎別人稱你老姑娘嗎》,就從影片《單身女人日記》的故事說起,生動細膩地描繪了電影和現實生活中“30多歲整天憂心忡忡生怕找不到男人的沒有安全感的女人”尋找愛情的歷程,不失時機地穿插了個人的經歷,還將自己英國朋友凱麗曲折的愛情故事融入其中,輕鬆詼諧,娓娓道來,並進而探討男人與女人在家庭中誰佔上風這樣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遭遇的問題,就好像在議論我們自己的家常事、身邊人一般的親切——讀這樣的評論,作者和讀者之間幾乎不存在任何心理的隔膜,而是像久違的朋友一起進入影像造就的三維世界去尋求生活給人帶來的溫馨和回味。

由此我想,一篇好的評論應當首先融入作者自身的真切感悟,汝欲動人,必先悅己,表達與接受之間最大的平衡點即在於情感投入的濃度和深度。《樓上樓下》的作者們是深諳此道的,特別是海外的幾位作者,幾乎每一篇都有個人經歷的融會與穿插。這種放下身段寫的影評文章,比起那些板著面孔、裝腔作勢、斧鑿有痕的影評不知要親和多少倍。對於思想活躍、厭倦強製灌輸、竭力想擺脫傳統思維模式束縛的年輕人來說,尤其會有這樣的感受,甚至可以說是充滿內心的期待。

風格紛呈,富有個別性

記得塔爾可夫斯基說過:“拍電影就像是雕刻時光。”的確,電影大師們曾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又一個韻致無窮、回味不盡的影像太空。而電影評論的作用,正在於借助文字的載體將轉瞬即逝的影像和暗藏其後的意味一一展現。儘管切入角度不同,分析的手法有異,但是我認為好的電影評論應該是創作者思想認識和情感的結晶,從破題、立意、行文,到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都能體現自身的審美情趣和個性特徵。這其實不是苛求和非分之想,早年,我們讀鍾惦棐、羅藝軍等先生的文章,是常有這種感覺的。

遺憾的是,我們心向往之的評論歷來稱得上是稀罕之物,雷同化、一般化的評論總是大量充斥。更令人焦慮的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早先的“評家”紛紛淡出,原先的論壇大多鳴金收兵,代之而起的是部落格們的共舞和喧鬧。各路墨客寫手紛紛登堂入室,他們時而故作深沉,讓人不知就裡;時而囈語喃喃,讓人霧裡看花;敷衍成篇成為他們的專利,快餐製作替代了藝術創造。

還有一些儼然成了電影的“吹鼓手”和“催命郎”,不是通篇溢美,就是蓋頭大罵(更有甚者,自己連電影都沒有看過,連猜帶蒙地也能拚湊出一篇篇所謂的評論)。真正沉下心來觀賞、品味電影,進而予以鏤心刻骨評說的人手真的是越來越少了,更不用說走在電影實踐之前,潛心研判、矢志不移,有心指點江山的行家了——電影評論陷入了從來沒有過的一片荒蕪與死寂。

也就在這個時候,我們讀到了《樓上樓下》。正值酷暑之夏,讀著它,就像品茗新壺剛剛沏出的龍井新茶,散發著別樣的清香,使人感到渾身清涼。品味一篇篇清新灑脫的文字,我們恍然大悟: 原來,電影評論也可以這樣寫,也可以這樣率性而發、盡現本色!愷蒂的評說自不待言(因前面屢有提及,這裡不再贅述),張巍的《涼風有信,秋月無邊》、劉森堯的《心有千千結》何嘗不是如此。前者以條分縷析、擘肌分理見長,將香港影片《胭脂扣》內含的情懷張揚至極;後者以簡潔明了、人情練達為勝,把美國電影《時時刻刻》描繪的人生經緯盡情展露。文集的作者們似乎有同一個特點,即從容不迫,心照不宣,不急欲表達什麽,盡可能地讓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掩藏在場面、人物和情節的分析中,或長籲短歎,或幽咽低回,心之相托,情之相伴,形成了各各不同的審美意境和個性特色。恰如《文心雕龍》所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沿坡討源,雖幽必顯。”正是通過品嚐這樣一篇篇美文,我們觸摸到了創作者們的率真之心和人文情懷。我想,影評者只有誠實地面對作品和燃燒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寫出如此個性鮮明、湧動情懷的真摯評論,也才使這些評論令人耳目一新,獲得獨特存的在價值。法朗士曾說:“藝術評論應該是評論者的靈魂在作品中所作的一次探險。”此話看來不假。只是,不是所有的評論者都能具備這樣的自覺,而評說的高低、優劣和文野,就在這裡劃出了疆界。

當然,好的電影評論不會也不可能是一種形態、一樣模式的。我們把《樓上樓下》作為一種參照,一點也沒有將其捧殺,甚至定為一尊的意思。它給予我們的啟示在於,電影評論要擺脫眼前的困窘,必須著力開拓新的太空;傳統的耳提面命的模式自然令人討嫌,新起的文化快餐製式恐怕也難能為繼;發乎情,出之於真,飽含知識,講究情趣,崇尚親和,彰顯個性,也許不失為一種帶有普適價值的追求。畢竟,有人願意說,有人願意看,才是電影評論的初衷。

圖書資訊

《電影批評三論》

作者 李建強

定價 68元

ISBN 9787313194695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了作者近年的一些電影理論批評文章,匯集出版。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本體論”部分,包括12篇文章;其次是“年度論”部分,包括6篇文章;第三是“創作論”部分,包括10篇文章。眾所周知,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與中國電影的快速成長同步,電影理論批評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對電影理論批評自身的研究一直不溫不火,處在相對邊緣的狀態。於是,在一些同仁和朋友的策動下,我想到把自己這些文章匯集出版,期待能夠引發更多同仁對電影評論的關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進而推動中國電影理論批評的繁榮發展。

作者簡介:

李建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出版《高等教育改革與人的全面發展》、《區域創新體系探索的理論與實踐》、《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及技術擴散研究》、《中國電影批評2000-2006》、《網絡影評的生存狀態及其走向研究》等9本著作,在《求是》、《中國高等教育》、《教育發展研究》《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等報刊發表各類文章140余篇。

THE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