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剛: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吸引力在哪?

  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曾剛

  近日,中國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正式啟動。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2022年7月發布的《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是為了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加快推進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進一步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因此,這一產品有幾個非常顯著的特點。一是特定養老儲蓄具有非常強的養老金融特徵,涵蓋期限很長,也為需求設定了相應的條款和服務支持。二是其是個人養老金账戶可以購買的儲蓄產品。

  個人養老金账戶是本次改革的核心,账戶中的資金專門用於養老,享受稅收優惠;但同時账戶資金投向也有著嚴格的限制。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就是可以購買的產品之一。此外,還有個人養老理財、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以及個人養老公募基金等產品。

  結合來看,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推出,是給養老金制度改革作配套的制度建設。因為產品越豐富,資金账戶的建立和發展基礎也就越牢固。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吸引力在哪裡?

  本次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這也是根據《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作出的具體安排。具體來看,其主要有三方面優勢。

  第一是收益上具備相對優勢。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產品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每5年為一個計息周期。目前定出的利率大概在4%左右,這與現在銀行很多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約2.7%左右相比高了很多。當然,因為其期限更長,所以收益也更高;但即便是期限更長,目前相對收益和普通5年期存款相比,還是具有很強吸引力的。

  第二是具備養老產品特徵。一般的養老账戶到了退休年齡才能支取,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有較長封閉期,設定了辦理購買的條件。如35歲可以購買,購買20年後55歲可以支取。這和養老账戶一些安排接近,因此其帶有一定養老屬性。儘管可能對一般的客戶不見得有吸引力,但是對一些具有養老需求的客戶,這樣的產品設計具有一定吸引力。

  第三是最重要特點是特定養老儲蓄可以直接通過個人養老金账戶購買。個人養老金账戶在繳存、投資、支取時都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它跟一般產品相比,在收益上的優勢可能會更加明顯,是一個專屬的產品。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究竟要試什麽?

  根據《關於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工作的通知》,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為一年。

  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將密切跟蹤特定養老儲蓄試點情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試點安全穩健開展,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及時總結評估試點情況,適時研究推廣試點經驗,推動商業銀行更好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筆者認為,試點將具體注重三方面經驗總結和評估。

  一是測試產品設計。主要方面就包括要測試特定養老儲蓄在產品設計層面能不能滿足養老需求,特別是收益性的需求;可能還包括養老支出層面上的保障安排等。比如,儲戶可能會提前支取,但和一般的存款相比,提前支取的損失可能要更小一些。

  二是測試客戶需求。個人養老金市場是一個亟須發展的藍海,也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老百姓到底是否有這樣的需求?需求到底有多大?一方面與市場自身發展程度有關,另一方面也跟理財觀念有關。所以試點過程中,我們一方面是要看市場的現實狀況,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推動老百姓逐步形成養老理念。

  三是試點過程中還要測試整個養老體系建設。個人養老金账戶可以購買很多類產品,特定養老儲蓄作為其中一類產品,它的產品體系怎麽逐步去完善?是否還可以細化?未來收益率是否還可以根據市場供求變化情況、實際投資收益率狀況等進一步提高?這些實際上都還在探索範圍之內。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怎麽買?

  個人養老金账戶現在才剛剛開始積累,確實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根據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每年可以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但繳存的上限也是動態可變的,根據養老需求與經濟發展情況,未來還有上調空間。這樣也為個人養老金账戶資金積累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目前來看,養老儲蓄以及相應的養老理財類產品,其實也可以用其他账戶去購買的,只不過其他账戶去購買時就無法享受個人養老金账戶資金購買時的一些稅收優惠。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有養老需求,其實可以做兩手準備。一方面,逐步把個人養老金账戶建立和充實起來,把裡面的投資逐步多元化;另一方面,養老金账戶以外的銀行資金,其實也可以根據養老的需求進行相應的配置和投資。

  養老服務市場化運營將會如何改變個人養老觀念?

  無論是從個人養老金账戶的設計,還是目前養老產品設計來看,市場化運營的制度設計,是希望大家建立起長期的儲蓄或者投資理念。個人養老金账戶在退休之前是封閉運行的,只能等到退休時才能使用。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35歲可以購買,20年到期,55歲可以支取。

  這樣的辦理條件也是在培養大家長期儲蓄的理念,因為養老實際上是一個未雨綢繆的過程。讓大家在年輕的時候,能工作的時候,把一部分收入用於長期投資的專項使用,這個過程長期封閉,反倒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因為從全球範圍來看,養老金的投資期限可以很長,投資回報率比一般金融產品投資收益要好很多。這一方面更好幫助了投資者滿足養老的專項需求;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幫投資者抬高了真實投資回報率。

  (文章原發於中新經緯)

  (本文作者介紹: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