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來了!造車新勢力誰能搶灘?

3月8日,前途汽車母公司長城華冠(833581.OC)發布公告稱,公司於3月7日召開的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關於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的議案》。

不過,為了持續發展,前途汽車還需另覓融資渠道。“科創板的快速推進,長城華冠果斷決定摘牌,在2月22日發布了擬摘牌的通知,實際上就是在為科創板做準備。”3月5日,一位長城華冠的內部人士告訴智庫君。

3月2日,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接受智庫君採訪時表示,長城華冠接下來還會繼續跟資本對接,尋求產業技術和資本的最佳結合點。

“我們在尋找新的融資平台,未來上市的主體沒有確定是長城華冠還是前途汽車。”對於是否計劃在新推出的科創板上市,陸群稱不排除這種可能。

事實上,隨著科創板的加速落地,已經有不少優質的新三板掛牌公司萌生了轉板的意圖,甚至已經有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了上市輔導公告。縱觀新能源汽車行業,除了前途汽車之外,智庫君從多家造車新勢力高管處了解到,頭部造車新勢力持觀望態度,蓄勢而發。

尋求更匹配的資本平台

事實上,決定摘牌的長城華冠,在新三板有著極強的融資能力。智庫君發現,自2015年登陸新三板後,長城華冠成功募資五次,合計募資21.2億,募資主要用於前途汽車的發展。

陸群對智庫君表示,在新三板的這三年,長城華冠獲益頗多,但最終決定摘牌是謹慎思考後主動作出的選擇。“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主動摘牌,我們的發展節奏確實與新三板的發展節奏不匹配了。”陸群表示。

在新三板掛牌的這三年,長城華冠的業務重心,已經從汽車設計開發轉為新能源汽車製造,全資子公司前途汽車已經成為長城華冠最大的業務板塊。作為資本市場熱捧的風口,新能源汽車行業投入大,但投資回報期長,且短時間內難以盈利。

在業內看來,造車要想支撐到盈利,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其他造車新勢力在一級市場融資不同的是,前途汽車的融資方式相對單一,主要依靠長城華冠汽車股權和債權融資。而長城華冠最近的幾次金額較大的募資,都是用於前途汽車及新能源相關產業鏈。而新三板的募資情況,已經無法滿足前途汽車目前的發展規模。

“企業在不同的階段需要對接不同的平台。汽車製造對資金的需求體量非常大,現在的融資渠道已經滿足不了。根據企業發展的階段,謀求與資本市場平台的匹配度。”陸群表示。

不過,從年報來看,自2015年上市以來,長城華冠虧損逐年擴大,從2016年到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計虧損近7億元。其中,2018年前9個月虧損3.7億元。不過,在陸群看來,對於處於戰略發展期的長城華冠而言,現階段的虧損實屬正常。而隨著有大批量的車投放市場,整車銷量逐步上升,營收增加,彌補虧損可預期。

據陸群透露,前途汽車自成立以來,一共使用了超過20億元的資金。與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前途汽車前期的資金“窟窿”要小得多。並且,前途是為數不多的獲得“雙資質”、已自建廠房並將產品推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製造業比較的是效率,用最少的錢造最有競爭力的產品。前期虧損越大,未來就需要更大的量來對衝,所以造車新勢力要控制好‘燒錢’的量。”陸群表示。

不過,外界對於前途的另一個擔憂,在於其產品的布局。目前,前途汽車在售車型僅有去年8月上市的K50這一款。這款定位高端電動跑車的車型,補貼後售價高達68萬元,顯然注定只會是一款小眾車型。此前,有傳言稱該款車在2018年的銷量僅為59輛,但陸群對智庫君表示,這一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前途本來也不指望靠這款車走量,而K50的實際銷量高於市場預期。

陸群強調資金的效率,即便是像K50這樣的小眾車,也要以盈利為前提,當然K50更加重要的是為前途立品牌,為後續幾款車進入市場蓄力。

但一個重要的前提是,為了造車故事能夠延續,在銷量未有大規模提升前,前途汽車短期內還需要大量資金融資,而陸群也明確表示,未來會繼續和資本平台對接。有業內人士對智庫君表示,在長城華冠告別新三板之後,目前一級市場融資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轉戰科創板將是不錯的選擇。

造車新勢力蓄勢搶灘

在一級市場融資趨冷,但對進入交付階段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造車新勢力而言,科創板的退出,提供了新機會。“造車新勢力都是玩資本遊戲,誰先上市,誰活的機會就大些。下一步,造車新勢力應該都往科創板奔了。”3月10日,資深汽車行業證券分析師曹鶴對21世紀經濟報導智庫君表示。

根據科創板的上市推薦指引,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組件、動力電池及相關技術服務企業等成為重點推薦的科技創新領域之一。近幾年,伴隨新能源造車浪潮,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的一眾造車新勢力中的幾家頭部企業,在一級市場吸納了大量資金,產品也開始推向市場,被視為首批科創板上市的有利候選。

智庫君採訪了多家頭部造車新勢力高層發現,儘管沒有一家企業明確表示有相關計劃,但多數企業都持觀望態度,並對科創板保持密切關注。

“我們覺得科創板很好,對於一些早期的創業企業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研發成本投入大的企業,絕對是一個大的利好,我們也很支持國家的戰略方向,但是目前還在觀望,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詳細計劃。”3月8日,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接受智庫君採訪時表示。

3月10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對智庫君表示,小鵬汽車很關注科創板,但是具體的計劃要等更加明確之後再對外公布。而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對智庫君表示,科創板是個好的機會,合眾也在研究擇機進入。

3月8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了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百度集團領投,太行產業基金、線性資本等參與投資,融資將主要用於用戶體驗與技術研發。在這輪融資過後,威馬汽車累計融資金額已近230億元人民幣,估值超過了50億美元。而累計融資接近100億人民幣的小鵬汽車和累計融資近10億美元的拜騰汽車,此前也透露了今年繼續在一級市場融資的計劃。

可以看到的是,幾家頭部造車新勢力在一級市場仍然具有吸引力。不過,有業內人士對智庫君表示,短期內造車新勢力難以盈利,一級市場的資金難以延續。在沒有形成持續“造血”的能力之前,上市是造車新勢力的普遍選擇。

“科創板采取注冊製,看似降低了進入的門檻,但是可以確定,第一批科創板上市公司肯定會擇優而定。而目前希望進入登陸科創板的企業很多,所以首批上市企業的競爭會尤其激烈。”3月10日,一位證券行業相關人士對智庫君表示。

國記憶體在近百家造車新勢力,科創板不會輕易接受太多新造車企業的進入,幾家頭部企業的可能性更高。若有造車新勢力成為第一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對於其他造車新勢力而言,未來想要進入科創板,有了對標企業,壓力也會增加。

“打破頭也得擠進去,就看他們的造化了。但是,科創板也不是那麽好上的。雖然新能源汽車是戰略方向,允許一定時間內的虧損,但總得有收入和發展前景。”曹鶴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蔚來汽車公布的2018年年報,巨大的虧損讓投資界和汽車業內開始重新思考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造車新勢力上市之後,有沒有最終活下來並且盈利的可能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