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日溫陽靚湯,獻給陽虛體質的朋友!

文章/廚師/照片/編輯◎雲少

協力◎淺夢

冬天,是美麗而安靜的季節,當瑩瑩的白雪覆蓋住山河,在陽光下散發出星星點點夢幻般的光芒,鄉野山林間的一切都會在這樣的銀裝素裹中歸於寂靜安謐,城市裡的車馬笛鳴也不再喧囂刺耳,變得相對平靜而和緩。當我們正在雪鄉裡貪戀地呼吸著白雪味道的爽潔空氣時,耳邊有人悠悠地來了一句:「太冷了,受不了,我要回家……」

是了,冬日雖有無限美好的景象,但是對於異常怕冷的一些人來說,無疑是沒有什麼心思去駐足這冷冽的美景的,莫名有些可惜了。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會這麼怕冷呢?

對於怕冷,中醫也稱做「畏寒」,羅博士此前專門寫過幾篇文章來總結分析,原因包括陽虛、氣虛、血虛、瘀血、肝氣不舒等等,雲少把文章鏈接放在本文的最後了,以便老朋友回顧,新朋友了解。

今天,針對陽虛體質,我們做了一道溫陽的食療湯飲,配方是羅博士在立冬節氣的文章裡寫出的,是一道羊肉湯。對於溫補陽氣的食療方法,我們最常推薦的,就是用羊肉做食物,因為羊肉性溫,入脾、胃、腎經,其溫中健脾、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的效果非常好,對於脾胃虛寒、陽氣不足的人來說,是冬日進補的首選食材。

除羊肉外,這道湯所用的藥材主要是當歸、鹿角霜和枸杞子。當歸為補血聖葯,性溫,入肝、心、脾經,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治療因血虛、瘀血導致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和血虛導致的腸燥便秘。枸杞子性平,入肝、腎經,可以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當歸和枸杞子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藥材,可能這裡面,比較陌生的,就是鹿角霜了,看這個名字,它跟著名的名貴藥材鹿茸,是不是有什麼關係呢?

鹿角霜

我們時常聽說的鹿茸,可能大家都知道是鹿頭上生長的角,準確地說,是鹿科動物梅花鹿或者是馬鹿的雄鹿頭上,還未骨化的密生茸毛的幼角。鹿茸性溫,可補腎壯陽,強筋健骨。那鹿角霜又是什麼呢?想認識鹿角霜,還要先認識另一個藥材——鹿角。跟鹿茸不同的是,鹿角是已經骨化了的角,或者是鋸掉鹿茸後,第二年春天脫落的角基。鹿角性溫,功效是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而我們今天的湯裡面用的鹿角霜,就是鹿角去膠質以後的角塊。清楚了鹿角霜的身份,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功效:鹿角霜性溫,味鹹、澀,歸肝、腎經,可以溫腎助陽,收斂止血,能夠治療脾腎陽虛,遺尿尿頻,以及女性白帶過多、崩漏下血,瘡瘍不斂,總之也是一味溫補陽氣的好藥材。

這道湯的食材了解完畢,那麼我們就開始動手製作起來吧——

雲少小食堂

當歸鹿角霜煲羊肉

首先,我們按照羅博士的配方來準備食材:羊肉片1斤,山藥1根(雲少用的是普通山藥,如果您有正宗的懷山藥就更好了),當歸10克,鹿角霜10克,枸杞子10克,大棗10顆,生薑一塊。這個量夠全家人來喝了,但注意,孕婦和小孩子不能服用!痰濕體質、陰虛火旺體質的朋友也不宜服用。

今年工作室的供暖超級好,羊肉片在室內放了一會兒都化掉了。

所有的藥材清洗乾淨後,浸泡一會兒。

生薑洗凈用刀背去皮,切幾片。

山藥洗凈削皮切片。

大棗泡好後掰開。

把處理好的藥材全部放入鍋裡。放上雲少神奇的隔簾不吃的材料都可以用隔簾隔開,盛湯的時候就不用麻煩地挑出來啦~

把羊肉片、山藥和大棗(其實大棗煮完也不好吃了,可以放到隔簾下面)倒進鍋裡。

加入足量水,蓋好蓋子。

外鍋也加水,蓋蓋。

選擇快燉模式,定時1個半小時。如果您是用火和砂鍋煲湯,水開後煲1個半小時就可以了。

時間到了,調入適量食鹽,攪拌均勻即可食用了。

雲少不得不感嘆,有羊肉的湯每次都不負我望,味道就是鮮美無匹啊!這道湯的湯汁會有一絲藥材的苦味,但是完全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羊肉入口即化,和著大棗的甘甜,一口下去,感覺整個冬季都會是溫暖的了!

那些因為畏寒而無心留戀冬日美麗景色的朋友們,趕快把這道湯安排上餐桌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