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判斷普洱茶是不是好料,只看一個地方!

判斷普洱茶的原料,雖說不能完全準確無誤,但可以「儘可能地估計」。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數的情況下,有可能因為看不見的製程或者是倉儲原因,導致好料沒能成為好茶。

但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茶友對研究茶底樂此不疲。

01.春料

春料的主要特徵:芽至初葉的距離很短,這是和秋茶、夏茶來比。

另外有四個輔助特徵:

1、葉接梗處明顯變粗,有人稱為馬蹄。

2、梗較粗壯。

3、葉較豐厚。

4、白毫密多。

02.芽頭

輔助特徵:園地茶胖粗,大樹茶反而精瘦。

03.秋料

芽至初葉的距離較長,葉的厚度比較單薄,但是也有馬蹄。

04.夏料(雨水料)

除秋料本身的特徵之外,梗長而無力,梗面會因水份過多又乾燥失水呈現凹痕,有點像芹菜梗。

05.台地茶葉面

主要特徵:就是葉面薄弱,如薄紙易折;泡湯之後無力恢復彈性,甚至多次沖泡也不能展開,葉子愈薄當然愈差。

有三個輔助特徵:

1、主側葉脈較平或不明顯。

2、葉緣有明顯密齒。

3、大型茶園地有時候是用剪刀採摘。

06.大樹茶葉面

大樹茶指有明確範圍,定期採摘的古樹茶園。

主要特徵是葉面豐厚堅韌,豐厚是因為大樹茶的葉層的柵狀組織比台地茶厚實;堅韌是因為大樹茶海拔較高的生長環境造成的。

低溫時:高山上更低溫,日曬時:高山上紫外線更強,括風時:高的樹迎風更多。所以堅韌的葉質是大樹茶適應環境之後生命力的表現。

即使壓成茶餅,一旦泡湯後,葉面會很快的恢復彈性,摺痕通常不會存在,茶湯中的大樹茶葉面像皮革泡水般捲曲。

4、不大可能出現用剪刀採收,因為工人有時是爬上樹採茶。

07.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馴化的近緣野茶,而是指因為路途偏遠,無法像大樹茶一樣定期採收的茶樹。除了大樹茶的特徵之外,野生茶主副葉脈高冗明顯,看似洗衣板。葉顏色更加墨綠。葉面更加的油亮。

葉梗更加粗壯,葉緣齒更稀疏,或只有葉尖有或完全沒有。有可能因為樹形非常高大。較粗的葉與梗需要迎風生長。葉緣無齒有可能是因為海拔更高,樹形高大,人跡罕至。不必再防動物刮蹭,昆蟲咬食等情況。

08.拚配料

同一餅茶,出現不應該同時出現的特徵時,就有可能是不同來源的茶葉拚配,出現二種不同的葉緣齒、葉脈可能是兩種不同生長地。例如大樹茶配台地茶。出現二種不同的梗面、梗長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09.葉形

如果依照葉形來判斷出自那一個山區是否可能?雖然說易武茶、布朗茶及臨滄茶葉形各有區別,但是因為我們採茶時是在葉子尚未長成前就採下,從幼葉到成葉,有的是先長成小圓葉,再慢慢變尖;有的則是先變尖,再慢慢變寬。如此一來。判斷的誤差就會很大。所以如果同一餅茶葉底出現有葉尖稍圓與稍尖之別,不能認為是不同來源。

10.黃片

野生茶茶餅可能更容易見到出現幾片黃片,正式名稱是魚葉,也稱奶葉。氣候轉溫暖,茶樹春芽冒出之後會有一片暫時輔育幼芽的葉片,稱為魚葉。在魚葉之後才會再長出真正的初葉、二葉。初葉開始能夠光合作用,魚葉立即開始變黃,而且容易脫落。如果採收時,魚葉還沒有變黃,就會一起進入製茶壓茶過程。出現魚葉是頭春料的特徵之一,但是若是當年氣候乾旱嚴重,魚葉出現也會多一些。

11.葉脈

一般來說台地茶的主側葉脈對數少,大樹茶的主側葉脈對數多。所以數葉脈對數是有效的辨識方式。尤其大樹茶葉脈明顯,又都以全葉形壓餅。

12.切碎

出現切碎的葉底通常來自高產量的大廠。切碎茶葉有助於不同來源的茶菁拚配,同時也節約了毛茶的細碎料。強調純料及少量製作的大樹茶通常不會切碎。(來源:書劍說普洱,圖來源:南茗佳人)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