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理學家40年研究揭露,你給孩子的獎勵可能適得其反

作者、編輯 | Vivi

關於「如何調動孩子積極性」這個永恆命題,我谘詢了一圈身邊的娃媽們,發現大家都不約而同選擇了一個經典招數——獎勵法。

有位媽給我講了講她是怎麽給孩子獎勵的:

我給兒子設定了一個集章獎勵製,拖地、洗碗、完成作業、整理房間……分拆成N項任務,完成一項就給他蓋一個章,一周清算下來,就按照蓋章的數量兌換獎勵。……獎勵就很花式啦。去迪士尼,買樂高、模型,出國旅遊,甚至他還可以自己提議。多好!

是啊,多好。聽上去就很科學!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最近看到一個TED演講,居然讓我顛覆了這個所謂的“科學獎勵法”!

1.一場結果令人震驚的心理學實驗,揭開“獎勵法”背後的騙局。

這場主題為《談談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的TED演講,提出了一個結果令人震驚的心理學實驗。

首先是1945年,由心理學家Karl Duncker設計的“蠟燭難題”

——參加實驗測試的人們面前擺著一根蠟燭、一盒圖釘和火柴,任務就是:讓蠟燭附到牆上,並且不能讓蠟滴到桌上。

於是就看到有人試著用圖釘把蠟燭釘到牆上,也有人點燃火柴融化蠟燭的一側,然後粘到牆上。但這些方法都失敗了。

大概5-10分鐘之後,大部分人就都能打破思路,把放圖釘的盒子變成燭台,於是就成功完成了任務。

後來,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科學家Sam Glucksberg更新了這個實驗,本意是想證明“獎勵機制”的有效性。

任務不變,只是他把測試的人們分成了兩組,分別計時。

對第一組,他說:“我給你們計時,是為了建立一個標準,看平均會用多少時間。”

對第二組,他提出獎勵法,說:“前25%完成任務的,賺5美元,最快完成的賺20美元。”

實驗結果卻出人意料:實行獎勵法的第二組平均用時居然比第一組還慢了三分半鍾!

這個實驗的有趣之處就在於,40年多來,測試結果都是如此。

獎勵不能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結果嗎?為什麽會這樣?

Sam Glucksberg再次更新實驗,解開了這個謎題。——在發布任務時,他把圖釘從盒子裡拿了出來,其他條件不變。

這一次,獎勵組的完成速度終於比其他組快了。

總結下來,Sam Glucksberg的第一次實驗中,盒子作為存放圖釘的容器,給了人們一種固定思維,第二次,則主動幫人們打破了這種思維,於是問題簡單很多,也沒什麽挑戰性了。

所以,獎勵法在一些情況下確實有用,但更多的情況是,它會適得其反。最關鍵的一點是,獎勵往往會縮小人的關注點,讓思路變得狹窄,於是也隻適用於一些具有重複性的簡單任務。

也難怪文章開頭那位娃媽在和我講她的“集章獎勵製”時,最後話鋒一轉,抱怨道:

這方法一開始用著挺好,但久而久之我就hold不住了。兒子開始討價還價,沒獎勵的事他不做,喊他幫個小忙也怪累的……

那麽,既然獎勵法不是長久之計,什麽才是呢?

2.真正激發孩子積極主動性的奧秘,就藏在這三個字中!

這場TED演講的講者Daniel Pink寫了一部暢銷著作Drive,書中清楚地總結了這種永恆有效的力量——三個字,內驅力

其實近兩年,內驅力這個話題並不新鮮。簡單來說,就是人能夠自發自主地完成一件事的驅動力。比如孩子能夠在沒有獎勵的前提下主動做家務,寫作業,這都是內驅力的很好體現。

但事實上,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在慢慢扼殺孩子的內驅力!

就拿上文的“集章獎勵製”來舉例。媽媽給兒子設定的任務,其實都搞錯了目的。兒子一旦接受獎勵,他的內驅力就轉變為了外驅力。完成作業,做家務等等本該享受過程,發自內心的體驗,到頭來卻成了一種一定要讓爸媽看到才算數的表演和儀式。

這種“賺取獎勵”的心理還有潛在的風險: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再滿足於相同或類似的獎勵了呢?如果有一天,他想要的獎勵我提供不了了呢?

所以,適當、適度的獎勵當然很好,但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獎勵是常態,是“只要做了……就會有……”。

好在,Daniel Pink在書中不光提出了問題,還給到了解決方案——內驅力的三大要素。

3.掌握內驅力的A.M.P.三要素,你將有機會收獲一個積極主動的娃!

根據Daniel Pink的分析,內驅力的三要素分別為:自主(Autonomy),專精(Mastery),目的(Purpose)。

前陣子和一位家有青春期少女的媽媽聊起,才發現她也正在孩子身上實踐這三要素,並且頗有成效,想給各位爸媽極力推薦這一方法。

1.自主Autonomy

曾有一項長達數十年的心理學研究表明:

給予孩子選擇的空間,能夠讓他們感覺有更高的自主力。

關於這一點,澳洲暢銷書《每個家長都需要知道的10件事》中,家有6娃的作者庫爾森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經驗談。

庫爾森的6個孩子,最小的4歲,最大的18歲,如何讓每個孩子都有條不紊地度過早晨的時間成了他和妻子的大難題。

他們經過重重摸索,終於找到一個真正有用的解決方案——給每個孩子做一張早晨事項清單,然後模仿餐廳點餐的形式,給家裡的早餐也製作了一份目錄,上面有雞蛋、牛奶、橙汁、穀物等等各類選項讓孩子自己勾選。

點完餐還沒完,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煮蛋或做其他比較複雜的早餐,大一些的孩子就要自己一手包辦,自給自足了。

可別小看這個方法,庫爾森夫婦實際上在此過程中給孩子進行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心裡轉變——孩子開始覺得,早晨的時間“是我選擇的”,早餐是“由我來決定的”,而不是爸爸媽媽命令的。

父母適當地給孩子自主權,是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做事情的最佳契機。

不得不說,還有些爸媽不但不“放權”,還喜歡乾預孩子做事情,他們總覺得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做,結果會更好,於是對孩子的做事方式百般挑剔。

對此,有句話說得好:“完美主義不僅是美善之敵,也是成長之敵。”孩子得不到自主權,身後還有爸媽的兩雙“火眼金睛”,要麽凡是做不好,要麽兩手一攤,不做了。這都是站在了孩子“自主性”的對立面。

如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所說,“對大人而言,最難的是轉變態度。……我們不能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糾正,同時,也要放棄‘成年人總有正確答案’的想法。

2.專精Mastery

Daniel Pink在Drive一書中,解釋專精是“一種刻意練習”,這個練習的過程是痛苦的,有目標的,有方法的。

各個領域的天才也好,大牛也罷,其實都強調過“刻意練習”的必要性——

郎朗說自己並不是什麽天才,因為:

沒有勤奮就沒有一切!至於天才,我將其理解為一種無限的伸展性,也許一個人只要具備一丁點兒天才,就可以擴展成很大。

比爾·蓋茨也說:

1萬小時定律是有幫助的,但真正實現,還需要堅持不懈,並練習上很多個周期。

曾看到過一名14歲少女的案例:從小,女孩兒就是“三分鐘熱度”愛好者,畫畫、彈琴、芭蕾……沒有一個興趣愛好能保持下來。

直到有一天,對心理學很有興趣的女孩兒讀到了一本書《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便立下志向——到本書作者所教的學校,斯坦福大學去讀心理學!

女孩兒為此給自己制定了兩個目標:攻克英語,鑽研心理學。讀了她的“刻意練習”過程,我總結了如下兩點關鍵:

及時給自己反饋。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需要提醒孩子經常自我反思,回憶自己在哪些細節和學習方式上存在不足之處,並思考為什麽會有這些不足。

這種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習慣,是幫助孩子在未來學習、生活上的必需品。

不斷走出舒適區。

就拿英語閱讀這件事舉例,讓孩子走出舒適區,其實就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間。

可能目前來看,孩子對某個程度的閱讀非常拿手,那就要讓他再看看更高難度,或是其他不熟悉領域的閱讀材料,千萬不要隻滿足於現有的成績。

目的Purpose

自主性和掌控感有了,那還得有目的吧?那麽,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目的性呢?

關鍵是,引導他們給自己設目標。

關於這一點,我推薦一個非常經典的方法——SMART。這個方法把短期和長期的目標通過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方式拆解開來,能夠幫助尚未定性的孩子清楚地梳理思路。

Specific 具體明確的目標

比如,相對於“我要多幫家裡做家務”、“及時把寒假作業做完”而言,“我每周末要幫家裡洗至少兩次碗”、“我寒假裡每天要完成兩頁練習冊”就顯得更具體明確一些。

Measurable 能夠衡量的目標

比如,“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要比這學期進步5個名次”總比“我要好好學習再進步”聽上去靠譜吧?很多事情並非一蹴而就,教孩子學會分階段拆解目標,可行性會更高。

Attainable 可以達到的目標

設立目標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跳一跳,夠得著”,也就是說,孩子能夠剛好通過努力來達到。比如讓孩子學游泳,就不要一下子推水裡讓他自己遊,可以今天先學會憋氣,明天學劃水,後天學蹬腿……一步一個腳印。

Relevant 平衡關聯的目標

天馬行空的孩子往往會有三分鐘熱度的情況,這陣子可能還專注於畫畫呢,過一陣就嚷嚷著要學吉他,再過一陣又對跳舞感興趣了……這種情況很正常,爸媽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評估這些目標的優先級,時間精力、擅長程度,都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Timely——設定期限的目標

定了這麽多大大小小的目標,何時是個頭呢?設定期限就很重要了。一方面,讓孩子知道,每個目標都有一定緊迫性,需要自己掌握進度;一方面,也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計劃性,養成制定計劃,完成計劃的好習慣。

曾聽一位9歲女孩兒的爸爸聊過“內驅力”的話題。他說,最最關鍵的,還是爸媽自己做到“內緊外松”

“內緊”是指,爸媽要時刻關心孩子的動向、內心以及成長的過程,盡可能地陪伴在他們身邊;

“外松”則指,有時候需要弱化家長這一角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發現,總結,摸索,讓他們大膽地試錯,大膽地冒險。

而本文所說的A.M.P.三要素,也只是一種實操方法。其背後蘊含的,說到底是一種堅信孩子內在生命力的底氣。

所以,培養一個積極主動的孩子,就從我們父母的“第一次放手”開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