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養生7個小常識,原來我們一直都做錯了!

立夏是一年之中第七個節氣,立夏之後,氣象漸趨炎熱,到處都體現著一個「火」字。在五臟中,「心」與「火」相應,但立夏時節正處於春夏交替時期,此時心陽始旺而未盛,若起居飲食稍有不慎則易受寒而傷陽,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活動,因此,立夏養生重在養心。

一、早上散步

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才能較好的保護心血管健康,尤其要避免大汗傷陽。

所以,清晨起床後,在住所附近的林蔭、花間處散散步,能頤養心神,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華,增強新陳代謝功能。

二、中午冥想

如果有條件,一定要抽出半小時作為午休。而對於沒有時間午休的上班族,可以嘗試用閉目冥想代替午睡。

方法: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處,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大拇指掐在中指的第一個指縫間。雙目微閉,舌尖抵住上顎,保持微笑。大腦放空,想像鮮花綠草、藍天白雲和蔚藍的大海,入靜冥想。閉目冥想15-20分鐘左右即可。

三、晚上「拿五經」

晚上用五指分別點按位於人頭部正中的督脈及分布於頭頂兩側的膀胱經、膽經,共5條經脈,被稱之為「拿五經」。

所以,下班回家略作休息以後,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鐘,晚上睡前最好再梳3次。

四、吃一蛋

蛋類相當於一個「微型營養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成分的首選食物。

特別是夏季天熱,容易出現心火旺,可以吃偏涼性的鴨蛋來緩解,它不但可以去心火,還可補充由於出汗較多所丟失的鈉鹽,恢復體力。

隨著空氣中濕度加大,人體也容易感覺沉重、睏倦,因此,飲食上應注意益氣養陰,健脾除濕。此時,可以喝以下兩種粥:

益氣養心粥: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蓮心)30克,粳米200克。洗凈後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麥冬蘆根湯:鮮蘆根30克 (或乾品用15克)、麥冬15克,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也可一同煎水服用。對於夏季汗多、頭暈、咽乾、煩悶、便秘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六、吃三鮮

莧菜:夏天的長壽菜

莧菜具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痢,通利二便,利竅止血等功效。

一般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莧菜有紅、白兩種。《滇南本草》記載:「 白者入氣,赤者入血。白動痰,赤破血。」意思是,紅色的莧菜能夠驅逐淤血,適合氣血不暢、有血瘀的人;白色的(根白葉綠)莧菜,能調暢氣機,適合有熱痰的人。

蠶豆:夏天的快樂豆

中國民間歷來有「立夏之日嘗三鮮」的習慣,嫩蠶豆就是其中之一。

蠶豆能產生五羥色胺,吃了會讓我們心情變好。另外,它含有豐富的膽石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特別適合考生和腦力工作者食用。

蒜薹:夏天的抗菌菜

立夏之後,濕熱的雨水增多,人特別容易出現感染和腹瀉。蒜薹(蒜苔)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天然抗生素」。

蒜薹不宜烹製得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降低;消化能力不佳的人最好少食蒜薹。

七、補四紅

夏季養心,紅色食物最適當。從陰陽五行來說,紅為火,入心,補氣補血道出了古人在夏季用紅色養心的奧秘。

1、西紅柿

番茄,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效,酸味能起到斂汗、止瀉、祛濕的作用,可以預防流汗過多而導致耗氣傷陰,有助於健胃消食。

夏季的西紅柿受陽光照射最充沛,番茄紅素含量高,營養也最好。

2、紅棗

紅棗的補血效果非常好,都說「一日食三棗,青春永不老!」在夏季,很多人經常感到疲勞,吃點紅棗就會有相應緩解。

3、櫻桃

新鮮櫻桃中鐵含量尤其高,每百克櫻桃的鐵元素含量為6-8毫克,因此,食用櫻桃也具有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及防癌的功效。

中醫認為櫻桃可以補心氣,養心血。櫻桃不僅使血脈能夠暢通,還能溫暖心陽。

4、紅豆

古代李時珍把紅豆稱作「心之谷」, 既能清心火,也能補心血,可謂消腫利尿、補血、強心、健脾樣樣都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