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帝內經》中春季養生論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思就是說,春季春陽上升,大地回暖,萬物推陳出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也應該順應春季的特點,使機體與外界相統一,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目的。《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也蘊含了豐富的養生學內容。

應肝養生

《黃帝內經》認為,養生重在順其自然。《素問·寶命全形論》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說明人體是由天地之靈氣氤氳而成的,保養也應順應天地四時的變化。肝屬木,與春相應,所以春季應以養肝為先。四時之令在春為生,肝主升發,為將軍之官,喜條達而惡抑鬱,怒則傷肝,所以養肝最重要的是調暢情志和氣機。調暢情志,重點是保持精神的愉悅,不宜抑鬱或發怒,盡量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保持樂觀的心情,以保證肝臟氣機的調達。

起居養生

春季是冬夏轉換交替的季節,冷暖氣流互相交爭,時寒乍暖,氣象變化無常。氣候的變換,使對氣候敏感的人有諸多不適應,對此要注意起居調攝,故穿著上提出了「春捂」的觀點。人體經過冬季的嚴寒,不能立即適應春季忽冷忽熱的氣溫變化,所以早春雖然氣溫回升,仍需要注意保暖,衣服應逐漸減少,切忌頓減,時時注意防禦風寒,顧護陽氣。在作息上,作息時間逐漸調整為晚上適當晚睡,順應一天陰氣的消退,早晨適當早起,順應一日陽氣的增長。起床後要舒展身體,全身放鬆,可將頭髮隨意披散下來,衣著寬鬆舒適,讓自己感到舒適自如,無拘無束,讓心情舒暢,使自身的情志與春季的大自然相適應,使之充滿勃勃生機。

飲食養生

飲食是氣血津液生成之源,為人類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故《素問·平人天氣論》曰:「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水谷即為飲食,合理的飲食是維護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早在《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就提出「飲食有節」這一觀點。飲食有節,一是指飲食要有節度,不應過飢過飽或偏食某味,食物合理搭配,正如《素問·臟氣法時論》所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二是指飲食要與季節相適應,在春季應進食與春季相應的食物。肝旺於春,與春陽升發之氣相應,喜條達疏泄,在春天應該適應肝氣疏泄和春陽升發的需要,適當進食辛溫發散類的食物,如黃米、蔥、芫荽、雞肉等,但切不能過度服用。過食辛溫發散之品,肝木過亢,則易克伐脾土,影響脾之運化,還可致皮膚腠理過度開泄,反而給病邪可乘之機。葯食同源,食材也有四氣五味,酸澀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升發和肝氣的疏泄;甘緩入脾,具有補脾和中之功。總之,調攝飲食是養生的重要方法,在春天多進食粳米、牛肉、大棗、葵等甘味的食材。

運動養生

運動能夠使人體的氣血流通,百脈暢達。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生理的氣化功能,調節氣機的升降出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使得機體強健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黃帝內經》指出,不同季節應該採取不同的運動方式。人體應適應自然界的陽氣變化,春季應激發自身陽氣的活力,最佳的運動方式是「廣步於庭」,即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庭院中悠閑地散步。《老老恆言·散步》曰:「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得一種閑暇自如之態。」說明散步是在隨意不拘、悠閑舒適、逍遙自在、閑暇自如的狀態下進行的一種運動,完全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因此,散步有助於精神的放鬆,有助於身心的陶冶,有助於氣血的活動,可以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春季的運動,重在舒緩、隨意,除了散步,還可以打太極拳、玩太極劍、踏青問柳、登山賞花等。

《黃帝內經》認為養生保健比病後治療更為重要,故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提倡「天人相應」的養生觀,春季養生應該順應春季陰陽的變換,正如《靈樞·本神論》所言:「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春季的各種養生方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人們在春季日常生活中都能遵循「天人相應」的原則,則有利於適應春季的氣候,那麼,保健防病、延年益壽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