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嘉誠從地產新貴到亞洲首富的關鍵商戰!九龍倉(下)

影片加載中,請稍候...

  製作:章朋 不二 策劃:黃文君 楊沁 王敏麗 攝影:戴嘉文

  咳咳,上回咱們說到李嘉誠智取和記黃埔、包玉剛加入九龍倉股權大戰,今天咱們就接著往下講,看上一集請拉至文末。

  怡和反擊戰一觸即發

  話說在找大哥匯豐擺平了李嘉誠後,怡和原以為危機已經過去,可以高枕無憂地繼續做它高冷傲嬌的“洋行之首”…哪知這時,包玉剛站了出來,他手中自持股份5%,李嘉誠又轉讓了20%,並且還在持續暗中吸納更多,最後竟然用將近30%的股份帶著女婿吳光正順理成章地加入了九龍倉董事會。

  怡和:無語!震驚!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包玉剛:嘿嘿,狹路相逢勇者勝。

  怡和:心好累,趕走一個又來一個…

  怡和不幹了,怡和有小情緒了。堂堂四大洋行之首竟然被兩個華人前後相逼,一度陷入絕境。它必須要進行反擊。

  1980年的6月,這個機會來了。

  時年,趁著包玉剛出訪歐洲不在香港,怡和突發奇襲,開啟了大規模的反收購大戰。它的想法是:搶先購滿九龍倉49%的股份,怡和就可以完全控股,因為包玉剛無論如何也購不滿剩下的51%。此舉但凡成功,船王收購九龍倉的美夢即將破碎。可是怡和財團內的資金流並無法支撐這個想法,那怎麽買股呢?

  怡和一拍大腿,毅然決定用同為“怡和雙翼”的香港置地股份來換購九龍倉股份。

  香港置地股票+債券 = 100元/股

  九龍倉股票 = 77元/股

  瞧一瞧看一看,一股換一股,就問你劃不劃算?躺著就把錢賺了啊!股民們當然蜂擁而至,怡和的股份佔比漸漸上漲,一切似乎如意料中順利發展…

  包玉剛“負創取勝” 突然反擊

  另一邊,船王遠在歐洲,遠程接到消息得知九龍倉一戰,局勢已然大變。

  小弟:BOSS,大事不妙!怡和搞事情!

  包玉剛:竟然趁我不在搞事情,一定要搶在他們前面完成收購!

  船王聞訊火急火燎地趕回香港商議對策。據說,當時怡和是英航的香港總代理,包玉剛怕乘坐英航回港會讓怡和得到消息、打草驚蛇,於是採用迂回戰線,繞道蘇黎世,偷偷乘坐瑞士航空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回香港。諜戰劇的節奏都被帶出來了有沒有…

  又據說,包玉剛回港後和公司一眾智囊團在一家小飯店內召開緊急會議,不到20分鐘就雷厲風行地定下了決戰計策。如今,怡和打出“換股”這張誘惑力巨大的牌,包玉剛要想在股份上趕超怡和,必須用更有吸引力的條件,比如——現金。包玉剛決定,以105元/股的現金吸納散戶手中的九龍倉股份。

  但是這個時候,偉大英明的船王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非常現實且深刻,那就是——沒錢。

  海上船隻雖有千千萬,但這回是急需上億現金啊!這麽巨額的資金周轉似乎也是有困難的吧?

  怎麽辦呢?情節好像有點眼熟對不對?

  沒關係,我們船王畢竟背後有兄弟,完全沒在怕的!

  據說,包玉剛一夜之間就奇跡般地籌集到了所需現金,第二天股市開盤,這筆巨額神秘資金已然就位,只等著往股民手裡塞。

  壕不壕?厲害不厲害?一夜之間幾十億,也就船王能有這種手腕這種氣魄了…至於是怎麽做到的,外界有傳言說是錢袋子匯豐暗中相助,然而真相到底如何,直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而對於股民來說,105元/股的現金和100元/股的股票債券,你選哪個?

  當然是現金啊!拿在手裡的錢才最踏實啊!

  於是此消息一出,股民們排起長隊、如潮水一般齊齊湧向了包玉剛,2個小時內船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吸足了2000萬股。包玉剛豪擲千金,電光火石間動用20多億現金瞬間扭轉局勢,竟然真的搶在怡和之前拿到了九龍倉的近一半股份。 

  包玉剛:小怡啊,承讓了。

  怡和:……

  怡和含笑斷腕 華資大獲全勝

  小怡同志的內心是崩潰的。如意算盤落空不算,昔日雙翼,還失一翼,簡直令人痛心疾首,每每想起都想原地爆炸。然而事已至此,卻也再無回天之力。

  於是怡和在痛苦中想通了一件事,反正遲早要和香港分手的,既然大勢已去…那我也不管那麽多了,賺錢要緊。

  怡和還是非常冷靜機智的。它當機立斷,將自己手上握著的九龍倉股份,托人暗中也以高價賣給了包玉剛。據說,這些股份最後為怡和直接淨賺5億元,可謂是大賺了一筆。後人評價這場大戰,都說怡和是“含笑斷腕”,雖然折翼,卻也不算太虧。

  而我們的船王包玉剛就更厲害了。經此一役,不僅完成了收購九龍倉、減船登陸的心願,也成為繼李嘉誠後、又一個入主英資的華人!

  據說幾年後空前船災真的到來,而包玉剛未雨綢繆,早已坐在陸地高樓中悠閑地喝著茶,欣賞著尖沙咀的大好江山…恩,隻不過就是背負著二十多億神秘資金的支出,壓力有點大…

  至此,九龍倉股權大戰終於有了一個結果。讓我們最後來總結一下雙方PK的勢力消長。

  此戰最終階段,華資隊完勝!

  幾年後,包玉剛又收購了會德豐和渣打銀行,四大洋行又一家被華人控股。

  著名財經專欄作家楊祖坤曾這麽評價九龍倉大戰: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從九龍倉一戰開始,英資戰線逐漸潰敗,傳統香港四大洋行的堅固壁壘開始土崩瓦解,再也不具有從前那般擁有呼風喚雨的絕對權力。反而我們的華資巨頭團結在了一起,齊齊滲入到香港的主要產業中,並以一種燎原之勢,逐漸控制了整個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導權。

  四大洋行成為過去,四大家族正在崛起。

  從今往後,香港幾十年風雲際變,就是另一個時代的故事了。

責任編輯:白仲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