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一戰 徹底改變了李嘉誠的命運!九龍倉(上)

影片加載中,請稍候...

  製作:章朋 不二 策劃:黃文君 楊沁 王敏麗 攝影:戴嘉文

  萬科商戰成為2016年,乃至2017年的年度最佳案例。但是,和40年前,李嘉誠至關重要的翻身之戰——九龍倉商戰比起來,簡直是滄海一粟。經過這一戰,李嘉誠徹底從地產新貴翻身成香港霸主。

  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個故事,可謂是香港史上最著名、最精彩的教科書級商戰,是香港回歸前華資與英資集團勢力消長的重要轉換點,對上個世紀的香港經濟發展走向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看看出場嘉賓的咖位就知道了:

  幾家混戰,高潮迭起,為爭奪香港九龍倉演繹了一出驚心動魄的收購大戰。

  怎麽樣,驚喜不驚喜?刺激不刺激?

  來吧,讓我們從頭講起… 

  李嘉誠偷偷布局九龍倉

  上個世紀70年代,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碼頭,其產業包括九龍尖沙咀、新界、港島上的大部分碼頭、倉庫,還擁有酒店、大廈、有軌電車等優質產業。江湖上有傳言稱,誰擁有了九龍倉,誰就掌握了香港絕大部分的貨物裝卸、儲運和過海輪渡。

  最關鍵的是,英資背景的九龍倉已經雄霸香港一百多年,根深蒂固。

  在那時的香港,還未曾有四大家族,只有呼風喚雨的四大洋行,而九龍倉的主人正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集團。作為清朝時就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遠東最大英資財團,香港坊間是這樣說的:“怡和的面子,太古的銀紙”——可見怡和當時的經濟地位。所以九龍倉在資本結構上其實是純正的英資血統,並且與香港置地並稱為“怡和雙翼”。

  曾經這樣一塊寸土寸金的寶地擺在怡和面前,然而它卻沒有珍惜。

  怡和因為“九七過渡”問題,對香港的態度一直比較悲觀,總覺得現在擁有的總有一天會失去,所以改而開拓海外市場,在香港影響力日漸衰弱。又因為經營不善,理念僵化,用自有資金大興樓宇,卻隻租不售,導致資金回流緩慢,只能大量出售債券套取現金以解財團危機。在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之間,九龍倉雖然資產優質,但每股股價才13-14港元,發行股票不到1億股,也就是說它的股票總市值還不到14億港元。

  什麽概念?如果九龍倉是一件商品,它就該值100塊,以後還有巨大的升值太空可能漲到200、300塊,但現在它只賣30塊,絕對的吐血打折大促銷。

  這麽劃算的買賣,當然讓人心動不已,其中就包括我們未來的亞洲首富,當時的香港新晉地王——李嘉誠。

  李嘉誠其實暗中觀察九龍倉很久了,他深知九龍倉此刻是寶珠蒙塵,真正價值不可估量。所以不動聲色,悄悄地買下了散戶持有的約2000萬股份。

  (李嘉誠)

  在當時,怡和因為低價賣股,所以在九龍倉的持股不過20%,而李嘉誠悄悄購得的股份也差不多在20%…兩相比較,怡和就很尷尬了。

  華資和英資的這場曠世大戰,也就在此時拉開了帷幕…

  怡和開啟第一輪反收購

  事實證明,李嘉誠暗中收購的計劃並沒有那麽順利如願。

  這廂,李嘉誠吸納散戶股份的集中動作驚動了市場,激增的交易額吸引了其它大戶小戶也紛紛加入,九龍倉股價“蹭蹭蹭”飆到了46元/股的歷史高位。眼看股價水漲船高,李嘉誠只能放緩節奏,只等股價回跌再繼續收購大業。

  另一邊,怡和雖然自身財團一度陷入危機,還存著要和香港分手的小心思,但人家畢竟資歷老,智商還是在線的。這麽明顯的市場震蕩,讓它警覺了起來,為了確保自己安全控股不被暗箭所傷,怡和開始大規模反收購股份。可是怡和還有財團危機啊,想重新控股也得有錢買股呀,所以它只能向英國老鄉發出求救信號,那就是香港最大財團、著名錢袋子——匯豐銀行。

  大哥匯豐義薄雲天,聞訊挺身而出,不僅借了錢給怡和,據說連掌門人沈弼也親自出馬,找暗中觀察的李嘉誠“喝茶談心”去了。

  匯豐:小李啊,聽說你要在我老鄉的地盤搞事?想嘗嘗被銀行拉黑的滋味嗎?

  李嘉誠:不敢,不敢。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彼時的李嘉誠只是憑借長江實業晉升的萌新土豪,得罪錢袋子匯豐可不是一樁劃算的買賣,正面杠是不行的,以後就沒飯吃了。李嘉誠只能識時務地放棄繼續收購九龍倉…

  但那可是一塊風水寶地啊!就這麽放棄也太憋屈了吧!於是李超人腦筋一動,找上了另一位敢正面和匯豐杠的老牌土豪另謀商機,那就是——世界船王之首,包玉剛。

  船王包玉剛入局股權大戰

  匯豐如此狂傲不羈,這位老牌土豪怎麽就敢和匯豐正面杠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位重量級出場嘉賓。

  包玉剛,1976年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人稱包爵爺。資產10億美元以上,擁有千萬噸位船運載重的海上王國,穩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他不僅有錢、有地位,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個進入英資匯豐銀行的華人董事。 

  朋友們,劃重點了。人家是匯豐的華人董事啊!匯豐可不得給爵爺面子嘛,哪兒敢對包玉剛也指手畫腳,喝茶談心呢。

  而在當時,海上霸主包爵士預感到有一場空前的航運低潮將會到來,正有意棄船登陸,躲避船災尋找新產業,他看中的也正是香港百業中前景最最誘人的房地產。

  九龍倉的陸地產業豐富,還擁有香港眾多碼頭,與船王的航運產業也是掛鉤甚密,包玉剛自然也是心動已久,手握5%的九龍倉股份,卻苦於沒有下手機會。

  於是,在1978年8月的一個下午,兩位華商巨頭悄悄地湊在了一塊兒。李嘉誠秘密約見包玉剛,表示願將手中的股份以比市場上更優惠的價格轉讓給包玉剛,這樣包玉剛就擁有了和怡和公開PK的資本。而條件則是,李嘉誠需要包玉剛為他牽線匯豐,拿到和記黃埔的股份。

  不得不說,李超人就是李超人,眼光夠毒,野心夠大,如意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響亮。

  怡和是英資四大洋行之一吧,那剩下三個洋行分別是啥你知道嘛?

  我跟你說啊,除了怡和,還有太古、會德豐、和記黃埔。

  看清楚了嘛?包玉剛也只是想收購四大洋行旗下的公司,李嘉誠直接就想要人家洋行本身啊!和記黃埔的規模相比九龍倉可大得多了。

  我估計包玉剛當時的心情是這樣的…

  瘋狂是瘋狂的,但為了九龍倉的股份也得乾呀,於是包玉剛找到了匯豐掌門人沈弼,賣力遊說匯豐將和記黃埔的股份賣給李嘉誠。

  沈弼乍一聽,反應是這樣的… 

  船王看中九龍倉是攔不住了…可這位小李同志是怎麽回事???剛剛從九龍倉大戰裡勸走,怎麽轉眼就瞄上了和記黃埔?華人買四大洋行?有沒有搞錯?!

  然而冷靜下來想想,這筆買賣並不算虧。匯豐雖擁有大量和記黃埔股份,但和記黃埔一直發展不起來,虧空巨大,這些股份攥在手裡也沒什麽用,倒不如賣出去還能賺上一筆。

  於是匯豐看在錢的面子上就真的把和記黃埔的9000萬股以優惠的價格賣給了李嘉誠…而包玉剛也順利以比市場價格低很多的36元/股的價格獲得了李嘉誠手中的20%九龍倉股份。

  三方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哦,你問李嘉誠又是哪裡來的那麽多錢?

  別忘了他買九龍倉股份時是13-14港元/股,賣給包玉剛時可是36元/股!這一來一回就夠他賺數千萬了。更何況這次背後還有錢袋子匯豐相助,是不是大膽得很有創意…

  好了,故事發展到這裡,其實已經驚險過招了好幾局,我給大家捋一捋:

  第一階段,華資隊勝! 

  這麽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的局,棋差一著,就可能滿盤皆輸。

  話說,這九龍倉也不是什麽好惹的角色,人家畢竟在香港盤踞了上百年,有著數不盡的資產。別走開,下面一篇再和您細說九龍倉如何重磅反擊!

  李嘉誠、包玉剛,你們等著瞧!

責任編輯:白仲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