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粵泰股份放棄對李嘉誠項目收購 百億流動負債臨大考

  粵泰股份放棄對李嘉誠項目收購 流動負債超百億臨償債大考

  黃婉銀,童海華

  趙毅 經歷了多次波折和變動後,廣州粵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爾“粵泰股份”,600393.SH)卻突然放棄收購原屬李嘉誠旗下的江門3800畝旅遊度假區項目。這筆收購粵泰股份耗時五個月,也使其股價從今年2月初重組停牌前的6.01元跌至8月29日收盤時的2.86元。

  粵泰股份最先計劃收購江門市碧海銀湖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碧海銀湖”)100%股權,該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及關聯交易。但又在5月變更為現金收購,同時收購股權比例由100%降至60%。上交所問詢現金收購是否會加劇粵泰股份的債務負擔、資金風險,其回復稱短期內會增加一定的債務負擔,但收購並表後會降低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

  6月22日,粵泰股份還在相關公告中表示現金收購交易方案仍在完善中。但7月2日,粵泰股份卻突然宣布取消收購,原因是考慮到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和資金使用計劃,同時,公司預計短期內現金支付壓力將大為緩解。

  近年來,粵泰股份常整體出售或收購較為成熟的地產項目。而今年上半年沒有如去年同期一樣依靠出售部分項目大幅提升淨利潤,因此,粵泰股份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出現52.03%和37.61%的同比下滑。而短期償債壓力依然較大,貨幣資金為7.03億元,短期借款則達到了39.27億元,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為27.82億元,流動負債已突破百億至112.93億元。

  《中國經營報》已就粵泰股份未來計劃如何應對短期償債壓力、提振銷售等問題致電致函粵泰股份方面,證券事務部表示,一切資訊均以公司公開披露的為準。

  收購突止 短期償債壓力加劇

  2月27日,粵泰股份擬向關聯方及第三方發行股份收購江門市碧海銀湖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碧海銀湖”)100%股權,該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及關聯交易。5月23日,粵泰股份又公告稱終止重大資產重組,變更為現金收購相關資產,同時由收購碧海銀湖100%股權變更為收購其60%股權。

  對此,上交所發出相關問詢表示,在公司面臨著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下,現金收購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公司的債務負擔、資金風險?粵泰股份方面坦言,本次收購需支付22.9億元人民幣,短期內對公司的資金壓力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債務負擔。但本次收購完成後,碧海銀湖納入合並報表,公司整體的資產負債率會有所下降。

  6月22日,粵泰股份還在《股票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現金收購交易方案仍在完善中,待完善相關收購方案後,再召開股東大會進行審議。但7月2日,粵泰股份突然發布《取消收購碧海銀湖公司股權的公告》。取消收購的原因是,鑒於目前市場環境,綜合考慮公司未來業務發展規劃後,公司需要重新調整安排未來資金使用計劃。取消本次交易後,公司預計短期內現金支付壓力將大為緩解,有利於上市公司的後續發展。

  國際地產資管公司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今年的環境下,對中小房企來說,保利潤已經不重要,現在是保生存。要盡量回籠資金,投資土地也要慎重。

  相比去年底,粵泰股份短期債務確實有所上升。截至2018年6月,粵泰股份貨幣資金較去年底增長68.8%至7.03億元,短期借款增長3.84%至39.27億元,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為27.82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6.69%,而長期借款較去年底下降34.87%至18.96億元。總體來看,粵泰股份流動負債目前已突破百億至112.93億元,佔總負債的比重增至85.63%,較去年底上升9.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則大增33.8個百分點。

  另外,粵泰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由年底的-8.63億元轉正至4.25億元,經營現金流動負債比約為3.76%。根據Wind統計,粵泰股份流動比率較去年底下降至1.64,速動比率為0.47,現金到期債務比為6.21。

  5月,粵泰股份在回復上交所2017年年報問詢函中,關於償債安排的情況時表示,公司償債資金主要來自自身經營成果和外部融資。也就是說一方面是日常經營所產生的收益,粵泰股份認為公司經營業績良好,較好的盈利能力將為後續債務償付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4月底,公司從多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署借款合約總金額為94.83億元,其中已提款金額為89.97億元,未提款金額4.8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上半年融資成本增加對應增加計提利息,粵泰股份應付利息較去年底增加105.92%至0.66億元。粵泰股份表示,公司上半年也在積極開展多樣化融資管道,推進融資業務,為公司業務提供資金保障的同時,致力於降低融資成本,確保以最小融資成本獲得最大融資額度。

  業績下滑 僅有4個土地儲備項目

  上半年,粵泰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8.06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2.0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68億元,同比減少37.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6億元,同比下降71.79%。

  粵泰股份表示,營收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公司控股子公司淮南仁愛天鵝灣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愛置業”)轉讓淮南中校區項目給永嘉商業,導致仁愛置業實現銷售收入21.22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粵泰股份在淮南的銷售簽約金額僅為1.15億元。

  “近年,通過整體出售地產項目或者收購已較為成熟的地產項目,已經成為公司實現盈利的重要手段。”上交所在對粵泰股份2017年年報問詢函中就如是直言。去年,僅通過整體出售淮南中校區項目,粵泰股份就實現扣非後淨利潤約6.68億元,佔當年淨利潤的57.19%。上交所要求粵泰股份說明公司經營業績是否嚴重依賴整體出售和收購成熟的地產項目,同時要求其結合公司資金狀況說明是否具備持續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能力。

  據粵泰股份2017年年報顯示,其將地產項目整體出售納入經常性損益,並計入重組標的的承諾業績範圍。粵泰股份也在回復中承認,公司將仁愛置業上述項目轉讓後獲益8.311億元,佔已實現業績承諾的62.18%,業績承諾對整體的項目轉讓存在依賴。不過截至目前,仁愛置業對粵泰股份還有11億元的應收債權欠款,粵泰股份已在2017年度財務報告中對該筆應收款項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

  而從粵泰股份目前在售項目的情況來看,地區差異情況較為明顯。在粵泰股份2018年上半年的主要營收項目中,江門、柬埔寨等地項目簽約金額都同比上升,但海南和湖南地區的項目下降幅度較大。其中,海南地區的兩個項目合計簽約金額為3.26億元,同比下降約55%,結轉2.8億元,同比下降約58%;湖南郴州項目結算銷售收入同比減少72.83%至2.1億元。

  土地儲備上也較為稀少,截至今年上半年,粵泰股份僅有4個土地儲備項目,其中兩個還是合作開發項目,4個項目合計持有待開發土地面積為20.21萬平方米。粵泰股份在半年報中坦言,公司的土地儲備和項目儲備仍不如許多知名的房地產上市公司豐富,一線城市的項目資源不多,這給公司在目前房地產行業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限制。

  億翰智庫研究總監張化東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對土地儲備稀少,銷售金額也在同比下降的中小房企而言,今年應該盡快回籠資金,少做固定資產投資,相機而動。另外對市場變化比較明顯的城市要做好預案,安排好開工、施工、竣工和銷售的時間、節奏。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