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貿易戰左右市場格局 4季度大豆進口管道引人矚目

  【推薦閱讀】

  國家糧油:17/18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9300萬噸

  中美貿易戰左右市場格局 四季度大豆進口管道引人矚目

  本報記者 葉青 北京報導

  伴隨著北半球大豆和玉米即將豐收上市,今年四季度美國大豆可能會缺席中國市場。全新的國際油脂油料貿易格局將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而我國玉米產量下降、需求不斷增加的局面也會帶來新的行情表現。

  9月11日至12日,“一帶一路”全球農產品高峰論壇暨第十四屆糧油飼料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糧油商務網董事長劉賢武在會上表示,中國入世至今,農產品進口量不斷刷新歷史,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但這些年我們主要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傳統農產品生產大國進口,進口集中度非常高,與這些大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合作也非常緊密。

  國家糧油資訊中心張立偉處長在演講中指出,2017年10月至今年7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7695萬噸,與上年度同期的7694萬噸基本持平。預計8-9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在1600萬-1700萬噸,與去年同期1656萬噸的進口量大致相當。依此推算,2017/18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估計在9300萬-9400萬噸,上年度進口量為9350萬噸。

  張立偉表示,中美貿易衝突對我國第四季度和下年度的大豆進口影響較大。2017年,我國進口美國大豆3285萬噸,中美貿易戰使得美國大豆進口成本大幅高於其他國家,導致新季美國大豆進口量大幅減少,進而影響到今年四季度和2018/19年度我國的大豆進口量。

  此外,從全球大豆貿易格局來看,其他國家可以替代1000萬-1500萬噸的美豆,但如果我國大豆進口量不大幅減少,每年仍需進口1500萬噸左右的美豆。因此必須通過降低大豆消費需求來減少大豆進口量,減輕不進口或少進口美國大豆對國內的影響。

  據記者了解,由於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中國進口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同期佔比一直在50%以上,如果中美貿易衝突持續不能解決,美國大豆進口量將大幅減少。張立偉處長表示,我們可以鼓勵和扶持國內油籽油料生產,增加國產蛋白粕供應量;增加苜蓿草等高蛋白飼草作物的種植面積。鼓勵飼料養殖企業使用低蛋白配方,增加合成氨基酸用量,替代或減少飼料中的豆粕使用量。

  事實上,截至8月26日,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65%,高於去年同期的60%,今年美國大豆豐收已成定局。USDA8月預計大豆單產51.6蒲/英畝,高於去年的49.5蒲/英畝;預計大豆產量1.248億噸,較去年的1.195億噸增加530萬噸。

  據Pro Farmer田間調查結果顯示,預計今年美國大豆單產將達到53蒲/英畝。業內人士表示,鑒於美國大豆增產預期提升,投機基金在芝加哥大豆的持倉也在變化。截至8月28日,投機基金在大豆期貨期權持倉為淨空單5.36萬手,較上周大幅增加1.36萬手,短期投機基金仍然看空大豆市場。

  在會議現場,記者與參會企業交談中了解到,部分飼料企業計劃、通過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以減少豆粕的應用。有參會企業指出,現在的玉米並不比豆粕便宜,我們推廣低蛋白飼料動力在哪?所以,現在談論更改配方的問題時間有點早。

  對於中美貿易爭端的不確定性,有參會企業表示,短期內爭議仍未解決,那麽,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進口大豆量會有所減少,進口成本也會有所上升,進而帶動國內油粕價格上漲。不過,一旦中美貿易衝突後期得到解決,這將會鼓勵大量進口美國大豆、DDGS、高粱等農產品和肉類產品,對國內油粕價格形成打壓。因此,對於中小油脂企業來講,靜觀其變,通過期貨市場對衝價格波動的風險是主要應對措施。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