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館文化——茶館中的語言和習慣

成都茶館形成的習慣成為地方大眾文化之重要組成部分,從茶具使用、喝茶方式、茶館術語到顧客言行等等,都是茶館文化之展示。

茶具作為茶館文化和物質文化的一部分,反應了生態、環境以及物質資源的狀況。四川茶館所用茶具為「三件頭」,即茶碗、茶蓋、茶船,去茶館喝茶稱之為「喝蓋碗茶」。

圖 | 攝影師@老炮叔叔

茶船即茶托,用它端碗以免燙手。茶蓋可以使水保持溫度,還可以用蓋來撥動茶水,使茶香四溢,滾燙的水也涼得快一些,以便著急的客人趕快止渴。

另外,茶客喝茶時從茶碗和茶蓋之間的縫隙,可以把茶葉撇開。茶具相對來講較貴,所以下等茶館盡量延長其使用期。按照李劼人帶有譏諷的描述,茶碗「一百個之中,或許有十個是完整的,其餘都是千巴萬補的碎磁」。

圖 | 攝影師@MAGGIEORANGE

茶館裡的桌椅也展示了茶館文化。四川有豐富的竹子資源,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經常被用作建築材料或起居用品,像筷子、工具搖桿、傢具等。

在公園和成都郊區,茶館一般坐落在竹林之中,夏天人們在裡面享受著陰涼。茶館的椅子都有靠背和扶手,坐在上面舒適方便,與矮方木桌非常般配。因為使用經年,被磨得油光錚亮,如古銅一般,自然與人文相得益彰。

圖 | 攝影師@攝手座小宇

物質文化的變遷對茶館的影響引起一些人的擔憂。例如,《成都晚報》上有一篇短文以幽默的口氣寫道:「溫瓶出,茶道亡」。文章稱越來越多的飲茶者使用溫水瓶,這樣就不用持續燒開水了。作者認為,溫水瓶的開水用來泡茶,其茶水的外觀和味道都是與用「鮮開水」不能相比的,「每飲必無好水,不堪辨味,則損於茶事者良多也」。

圖 | 攝影師@MAGGIEORANGE

茶館還形成了獨特的語言和辭彙。茶博士用他們特有的聲調來迎送客人,增加了茶館熱鬧的氣氛,路過的行人也被感染,被吸引過來。茶館中還使用大家都理解的「行話」。

例如,在一個茶館開張的前一晚,要舉行儀式,稱「洗茶碗」,或叫「亮堂」,當晚提供免費茶給客人,他們大多是老闆的親戚朋友或地方的頭面人物。這個儀式不僅是為了開張大吉,也是為了爭取地方權勢人物的保護。

圖 | 攝影師@老炮叔叔

茶館一天的生意也有閑忙之分,忙時稱「打湧堂」,閑時稱「吊堂」。窮人買不起茶,可以買白開水,茶館允許顧客自己帶茶葉到茶館,只需要付開水錢便可,稱「免底」,或叫「玻璃」。附近居民到茶館買的開水和熱水,稱「出堂水」。

圖 | 攝影師@老炮叔叔

茶館中形成了一些習慣,人們在茶館裡形成因茶聚會的團體,稱「茶輪」,一般是二三十個朋友、熟人或同行,定期在一家茶館碰面,輪流坐莊付茶錢。這些茶館,特別是城外鄉場上的茶館,在牆上的木板上寫著參加者的姓名。

這些小團體建立起緊密的社會網路,可以在經濟、社會生活甚至政治活動上相互幫助或支持。他們交換關於生意、政府政策、地方新聞等信息。

圖 | 攝影師@老炮叔叔

?內容整編? 兮淺

?內容來源:《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王笛 譯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