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季,溫度變化,很多因素變化,容易導致各種皮膚病發作


「醫生你看,我手上、腿上全是這種紅點點,癢的難受,抹了好幾天藥膏都沒好轉。」近日,市民楊女士飽受皮膚瘙癢的困擾,不得不請假就醫。進入秋季,氣象逐漸轉涼,人體新陳代謝變緩,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隨之減少,導致皮膚乾燥。同時,氣溫的變化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細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從而患上皮膚病。

蟲咬性皮炎

本病多由跳蚤、蟎、蚊等昆蟲叮咬引起,或與秋氣象溫驟變、溫差大及食用某些食物如魚蝦有關。兒童較為常見,皮疹多發於軀乾及四肢伸側,皮損常局部紅腫,可表現為丘疹、丘皰疹等,頂端常有小水皰,自覺瘙癢,皮疹往往1~2周消退,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新發皮疹可反覆出現。

防護措施:1.外出時穿長衣長褲,做好防護措施;2.隨身攜帶風油精類搽劑,叮咬後可立即塗抹,有利於減輕局部反應;3.家養寵物要勤洗澡減少感染率;4.過敏體質者及小孩抵抗力差,平時應避免去草叢等蚊蟲多的地方;5.過敏體質者需忌口,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海鮮;6.保持室內乾燥通風,室內盡量不擺放植物;7.換季衣物洗曬後再穿。

皮膚瘙癢症

秋季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濕度也下降,皮膚容易乾燥,引發瘙癢,特別是老年人,由於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減退,皮膚更加乾燥。另外,現在年輕人比較喜歡吃一些辛辣刺激的、口味較重的食物,這也會加重皮膚瘙癢。

防護措施:1.秋季不宜洗澡過勤,水溫也不要太熱,洗澡時不要使用鹼性肥皂和浴液,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洗浴後可用凡士林等塗抹加強保濕防護;2.在飲食方面,多食一些富含維生素B、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蕃茄、蘋果、橙子、瘦肉等。海鮮、辣椒、酒等俗稱「發物」的刺激之品盡量不要食用;3.在比較乾燥的部位,如四肢、足跟、手掌等部位每天可以擦一些潤膚乳;4.皮膚癢時,切不可用熱水燙或者抓撓。

銀屑病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反覆發作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秋冬季節氣象乾燥,癥狀往往容易加重。

防護措施:1.有銀屑病病史的患者秋季要多喝水,成人每天需要飲水1500~2000毫升,多吃梨、黑木耳、冬瓜等新鮮蔬果,限制煎炸、油膩、鹽醃等刺激食物;2.上呼吸道感染是該病的重要誘發因素。秋季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防治感冒誘發該病;3.住所盡量保證陽光充足,避免潮濕; 4.選擇純棉、寬鬆、柔軟的貼身衣服,衣服在洗滌時一定要清洗乾淨;5、精神因素對銀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很大影響。因此,銀屑病患者應該讓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

也知道一個牛皮癬七八年的病情,前期各種抗過敏治療,然後激素類藥物的攝取,剛開始還有效果,後期身體內臟很多產生抗藥性,而且長期用藥導致損傷,後來了解到《崔鮮荷的癬》,自己找的文章,提到的中草藥外敷方法恢復之後也不見複發。朋友們也可以參考幫助自己恢復。

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病因較為複雜,可能與鏈球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一般中青年女性較為常見,秋季是該病的高發季節。皮疹常常表現為散在分布的數個皮下結節,稍隆起皮面,伴有壓痛,多見於雙下肢伸側。可自行消退,但常複發。

防護措施:1.秋季氣象轉涼,注意防寒保暖,多喝水,避免著涼感冒,鏈球菌或病毒感染;2.避免勞累、久行久站,防止下肢血循不暢;3.多吃祛濕熱的食物,如薏苡仁、綠豆、赤小豆、冬瓜等,忌吃魚蝦、酒、辣椒等辛辣、油膩之品;4.一旦發病,要臥床休息,適當抬高患肢。尋找病因,對症治療。

中醫理論認為,皮膚與臟腑、經絡聯繫密切,中醫藥對於皮膚養生防護及治療注重整體調理和辨證論治。「有諸內必形諸外」,防治秋季皮膚病,要從調養身體內部開始,方可收到理想的療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