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消息!宮頸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宮頸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主任委員 王臨虹教授

5月31日上午,「健康中國·幸福職工健康科普巡講」在首都機場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舉行。在活動的核心環節,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分會主任委員王臨虹教授做了「宮頸癌綜合防治」的主題講座,向大家介紹了宮頸癌的病因、癥狀和三級預防措施。她指出,理論上講,宮頸癌應該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

元兇明確

性接觸導致高危型HPV持續感染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原因明確的癌症。它是由高危型HPV(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造成的。感染的主要途徑是性接觸。」王臨虹介紹說,HPV可以引起宮頸癌、生殖器疣和皮膚疣等疾病。其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也可通過皮膚接觸或母嬰傳播。

宮頸癌患病的危險因素,包括性生活過早、多性伴侶、早婚、早育、多次人工流產、外陰衛生不良等不潔性行為和生育行為。

HPV分型很多,並不是所有類型的HPV都會導致宮頸癌。通常來講,80%~90%的女性一生當中都會感染HPV,但超過90%的感染會在一兩年內不用治療而被機體清除。HPV可簡單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大類,只有高危型HPV(特別是16、18型)才是宮頸癌的罪魁禍首,而且還要加上一個條件——持續感染。

時間充足

從感染HPV到癌變進展緩慢

講座的幻燈片上展示了宮頸上皮細胞從健康狀態到子宮頸癌的示意圖,只見原本排列整齊規律的細胞逐漸變形、混亂,最終出現增生和癌變。

王臨虹表示:「從感染HPV到出現宮頸癌之間,要經歷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的過程,這是宮頸細胞病變和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分為三級,級別越高,感染情況越嚴重,離宮頸癌越近。

不過,如果及時發現和處理是可以逆轉的。從HPV持續感染到宮頸癌出現,一般需要10~20年,有充足的時間針對感染和癌前病變進行追蹤和治療,也就是在客觀上為預防宮頸癌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檢查便利

宮頸上皮細胞容易獲取

從子宮的結構圖上不難看出,宮頸通過陰道通向外界。「宮頸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它很容易直接取到上皮細胞和活體組織進行病理檢查。這是宮頸不同於其他器官的地方。如果是其他器官被懷疑存在癌症問題,一般還需要有創性操作獲得細胞或組織,可能會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而宮頸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王臨虹說。

疫苗可防

HPV疫苗高效預防宮頸癌及癌前病變

HPV疫苗被稱為人類史上首個癌症疫苗,宮頸癌則是首個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的癌症。目前我國批準使用的疫苗有如下3種: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HPV疫苗的主要目標人群是性活躍之前的9~14歲女孩,次要目標人群是15歲以上(含15歲)的女性或男性。

目前HPV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已被諸多研究證實。比如,二價疫苗對HPV-16和18型引起的三級以上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3+)的保護效力可達100%。一項針對20~45歲中國女性的調查顯示,四價疫苗對與HPV-16和18型相關的二級以上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2+)的保護效力也可達100%。

王臨虹介紹說,接種疫苗並非一勞永逸,之後還要繼續做好宮頸癌篩查。目前尚無足夠的數據說明孕婦接種疫苗的安全性,暫不推薦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接種HPV疫苗。

監控有方

宮頸癌篩查是我國婦女重要福利

包括宮頸癌和乳腺癌在內的針對35~64歲農村婦女的兩癌篩查是我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和基本公共衛生項目。我國《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推薦對25~64歲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我國宮頸癌篩查年齡及流程如下:

「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的重要原因是,宮頸癌早期包括癌前病變時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除了偶爾有白帶增多、不規則的性接觸後出血等癥狀外。到了中晚期,80%~85%的患者才會在性接觸或婦科檢查後出現不規則的陰道出血以及白帶增多、帶血、有腥臭味等明顯癥狀,但為時已晚。」王臨虹提醒說。

世衛總乾事

早期防治經濟又有效

目前,宮頸癌是威脅全球生育年齡女性排名第二的惡性腫瘤。2018年全球新增病例數約為57萬例,死亡病例數約為31萬例。我國監測數據顯示,自2000年起,中國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態勢,而且有年輕化趨勢。

面對這些數據,王臨虹嘆息說:「基於宮頸癌防治這件事本身具備的優勢條件,再加上當前的醫療水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不該居高不下了。」

世界衛生組織總乾事譚德塞博士已經向全球發出「行動起來消除宮頸癌」的呼籲,並指出,只要早期發現並進行有效管理,宮頸癌就是最容易預防和治療的癌症之一。預防和早期治療既經濟又有效。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 編輯 || 楚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