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論文也能評教授,抓住了高校職稱改革關鍵

春風化雨

高校要讓教學重回學校工作的中心,還有許多複雜的工作要做。否則,僅有職稱指揮棒轉動,教學邊緣化現狀未必能有效解決。

據媒體報導,近日,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蔣華松在今年的職稱評審中,在“並無一篇論文、無一分科研”的情況下,“全靠的是他平時課堂教學的表現和成績”成功入圍,獲評教授職稱。

有媒體報導時說,南林大這一教授評審政策,在全國高校中都堪稱創新之舉。

沒論文評職稱,抓住職稱改革牛鼻子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這兩年全國各高校多有。去年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候,媒體曾報導過南京理工大學的職稱評審改革,核心內容也是強調“在以教學為主型教師的職稱評審上,發表論文不再是必備條件。”兩個學校的職稱改革具體政策可能不盡相同,但從報導看,基本理念是一樣的。

高校這樣的改革,在媒體上經常被稱為是“職稱評審新政”,它代表的理念和方向,當然應該鼓勵。類似這樣的改革一出籠,就頗受輿論關注,其實反映了社會各界對大學裡普遍存在的“教學邊緣化”現象的深度焦慮。高校類似這樣的改革探索,都是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回應。

毋庸諱言,高校教學被邊緣化這一現象的形成,職稱評審政策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這一問題的形成,還有其他許多方面的因素,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職稱評審新政,應該說抓住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牛鼻子。

讓教學回歸中心是個系統工程

但是,從媒體報導看,這些高校近年來所謂“職稱新政”中解決的,多還是一些個案問題。以南京林業大學這位蔣華松老師為例,他因教學出色,在學生中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問題是,類似這樣個案的解決,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制度的變革?高校要讓教學工作,或者說,讓提高培養質量重新回歸學校工作的中心,還有許多複雜的工作要做。否則,僅有職稱指揮棒轉動,教學邊緣化現狀未必能有效解決。

自20世紀90年代末高校擴招以來,很多學校、專業師生比不合理的問題長期未能得到解決,比如,師資緊缺、教師教學工作量普遍偏高、許多專業課也大班教學,滿教室烏泱泱一片等問題。作業批改、課堂討論等,都已流於形式,根本沒辦法得到有效組織,教學質量的下降也是明擺著的事情。

如今“職稱新政”推行後,通過細化教師崗位,一批教師走教學型道路,可以適當增加教學工作量來解決大班上課的問題。

但是,從長遠來看,高水準師資緊缺的問題,無法簡單通過增加教師教學工作量的辦法來解決。

高校教師職稱評價不妨引入學生評價

一些高校在職稱評審中,在降低科研論文發表要求的同時,對“教學型”教師以獲得各類教學獎為評價標準。比如,有學校的政策是一個省級教學成果獎相當於一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其實這種要求,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換湯不換藥”。

引導教師把獲獎作為教學目標,學生未必能夠真正從中受益。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做大量瑣碎的工作,其中很多甚至是很難有顯示度的。

那麽,學校在打破唯論文是舉的標準後,如何確立公正科學的評價標準?比如,既然教學面向的是學生,那麽,不如賦予學生某些話語權?

事實上,在高校評價機制改革的過程中,回歸教學本身、弱化論文等評價指標是大勢所趨,但是,我們也無需對論文評價機制本身的評價過於負面。

對於很多教師來說,“一刀切”、唯論文發表數量的評價機制固然弊端多多,但是,教師真正要上好課,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就必須密切關注學科前沿,圍繞教學認真從事學術研究。研究的成果並不一定非要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出來,但以知識傳播為目標的研究工作須臾不可放鬆,這是大學老師的基本責任。

事實上,值得警惕的是,眼下大學裡“無一篇論文、無一分科研”的老師數量其實不少,但未必個個都像蔣華松老師那樣“獨具教學魅力而口碑頗好”。

田丁(大學教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