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論文也能評教授,讓大學老師更安心教書育人

只有考核的指揮棒變了,大學老師們才會有動力為大學生上基礎課。教得好也能評教授,可以讓一部分更擅長教學的老師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所長,而不必為了評職稱挖空心思發論文。

據新華社報導,最近,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教師蔣華松沒有一篇“達標”論文卻評上了教授,

成為該校憑教學專長晉升教授的第一人。

過去,中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的硬條件更注重科研成果,而科研成果的衡量標準就是論文,所以論文成為中國高校教師評職稱的硬門檻。為了評上高級職稱,不少高校教師把很多精力都放在發論文上。當然,能發表高質量的論文,當然也能說明學術能力強,但是唯論文的指揮棒,讓高校教師對教學並不怎麽上心,因為教學會耗費大量時間,影響寫論文。

當然論文也不只是在評職稱的時候用,評上教授後,各種校內的評比考核、項目申請等也是以論文數論資排輩,這就導致很多教授更加熱衷於帶領研究生博士生做項目做實驗,繼續產出論文(當然還有做項目的經費),而對給大學生上課不熱心。

武漢大學給大學生開了一門由5個院士5個教授共同上課的基礎課,持續引起輿論的關注。為什麽?因為在中國給大學生上課的教授、院士太少了。儘管教育部早就要求讓最優秀的教師為本科一年級學生上課,把教授給大學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將承擔本科教學任務作為教授聘任的一個基本條件。但是多年來,能夠給大學生上課的教授、院士還是太少,以至於媒體會把這當做一個新聞。

而在國外,知名教授甚至是諾貝爾獎得主給大學生上課的情況非常常見,甚至是一種常態。2018年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威廉·諾德豪斯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但是為了不耽誤原定的大學生宏觀經濟學課程,他把新聞發布會推遲了。被成為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的理查德·費恩曼1950年代開始到加州理工學院任教授,他給大學生上課的錄音後來整理成《費曼物理學講義》出版,至今仍是物理學大學生最重要的入門課程。1965年費恩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費恩曼也仍然繼續給大學生講課,並在1972年獲得了奧爾斯特教育獎章,而這也是他最為自豪的一個獎項。

當然,國內也有不少教授兢兢業業給大學生上課,但也有人評上教授後就不屑於給大學生上課了,認為自己教授的身份已經不適合教大學生了,隻肯給研究生上課,對學校安排的大學生教學任務,都推給研究生代上。出現這樣的情況,與部分教授的師德有關,但是與學校對教師的考核指揮棒有更大的關係。

好在近年來高等教育界認識到這個問題,逐漸開始轉變。教育部多次發文,所有高校教師都必須承擔一定的教學工作,加大了教育教學工作量在教師考核中的比重,明確提出教授、副教授都必須完成一定的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公共基礎課教學課時要求。部分高校也推出了一些教授甚至院士授課的基礎課程,也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職稱評審時向授課傾斜,規定對教學專長型教師進行職稱評聘時,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而重點考察其教學水準和人才培養的成績。

只有考核的指揮棒變了,大學老師們才會有動力為大學生上基礎課。教得好也能評教授,可以讓一部分更擅長教學的老師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所長,而不必為了評職稱挖空心思發論文。教學成績佔考核比重提高,可以讓更多教授、院士們更願意給大學生上基礎課,而大學生們接受更多的大師熏陶,也更有可能成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辛省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