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得好”可以評教授應成為共識

沒有發表一篇論文,從教33年的南京林業大學老師蔣華松評上了教授。據媒體報導,日前,江蘇不少高校頒布了職稱評審新政策:在對“教學專長型”教師進行職稱評聘時,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而是將教學業績取代科研業績,重點考查其教學水準和人才培養的成績。

其實,江蘇對高校教師進行分類評價,不再以發表論文數量作為考核內容考核“教學專長型”教師,並沒有太大的新意,這是一直以來職稱評審、人才評價改革的方向。從中辦、國辦發布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到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再到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等都要求破除“唯論文論”。可貴的是,江蘇不少高校將這一要求落到了實處。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是不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高校教師從事教學,本是教師的本分,但由於高校職稱評審存在以論文論英雄的導向,導致高校教學被邊緣化,“水課”叢生,學生缺少課堂獲得感,製約了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過分強調論文數量而不重視質量,也導致大量低水準的科研成果被成批生產。

職稱評審是一個指揮棒,引導著高校教師對教學與科研關係的處理。教學推動科研,科研促進教學,科研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非截然對立,但不同的教師熱愛以及擅長的內容各有側重,對於多數人來說,既做好科研,又做好教學並非易事。所以,分類評價,用不同的尺子評價不同類型的教師,引導教師分類發展,方能做到人盡其才。

去年,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準本科教育,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是實現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當務之急。而打造“金課”需要教師大量的付出和投入,這就牽涉到關係教師切身利益的職稱評定問題。如果不改變“唯論文”的職稱評定方式,依然是“教得好不如寫得好”,就很難真正激勵高校教師重視教學、投入教學。江蘇高校破除“唯論文論”的做法,不僅可以消除教師投身教學的後顧之憂,也必將引導和激勵更多熱愛教學、擅長教學的教師回歸教學本分,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準,打造更多“金課”,為辦好高質量的本科教育夯實基礎。

當然,也應該看到,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的職稱評價取向也與科研成果易於量化,而教學質量難以被量化且主觀性較強有關。所以,用教學業績取代科研成果,什麽才是“教得好”,還有共同的標準,必須做到客觀、細化,公平、公正。同時,分類評價也不是讓教師放棄科研,實踐過程中,還要處理好科研與教學的關係,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