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於丹又雙叒來成都會“老友” 要給讀者講一個與眾不同的杜甫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每次來成都都像是參加一個沙龍,有一個詩人朋友把大家聚在一起。李白是一個好酒之人,他會招呼大家在一起豪飲;蘇軾又是那麽曠達的人,他肯定要給大家燒東坡肉。杜甫也是一樣,他跟大家其實更近,足夠值得期待!”

6月13日14:30,“封面開講了”第二期將在成都博物館負3樓學術報告廳舉行,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於丹教授將品讀杜甫,分享詩聖的詩詞人生。

前兩次入蜀出席文化講座,於丹教授與現場觀眾齊聲吟誦李白《將進酒》、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朗朗書聲猶在耳畔,這樣的文化氛圍令她特別欣喜。

於丹教授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和成都的觀眾特別有默契:“我喜歡成都的朋友,不管是在圖書館還是博物館,成都人一直有飽滿的熱情,對家鄉的文人墨客充滿了驕傲。我特別喜歡和大家一起朗誦名篇,大家可以期待,我們一定用齊聲朗誦向杜甫致敬。”而6月13日在成都博物館於丹教授將會誦讀哪幾首杜詩?她也在12日晚做了一個小小的劇透,“肯定會有《望嶽》,而這首詩裡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是我這次演講的主題。”

在唐朝浩如繁星般的詩人中,於丹教授一直對杜甫推崇備至,當年她《重溫最美古詩詞》裡對杜詩名篇《春望》有過深入且深情的解析:“這首詩寫在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757年,長安已經淪陷了。這樣一個爛漫早春,草木深深,花鳥有情,因為感慨時事的劇烈變化,傷感戰亂中無數的生離死別而‘驚心’、‘濺淚’。國家雖然破碎,山河猶在,杜甫做了一件勇敢的事。他當時沒什麽官方身份,卻斷然地把妻兒家小安頓在鄜州鄉村,一個人離家去追隨唐肅宗,但是在路上被叛軍抓住,又被押送回來。”

“在亂離之中,他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人回到淪陷的長安,覺得自己的頭髮越來越少了,連個簪子都別不住。一心牽掛著自己的家小,卻家書難得。這是一個多麽傷痛的春天。”在於丹教授眼中,感傷的春天也會見證古今。“一個人走過一生中不同的春天,你會真正看見不同的心情。我們來跟著一個人走過春天。那就是杜甫。”

再次入蜀之前,於丹教授曾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她最喜歡閱讀杜甫的律詩,從中感受那種對仗押韻極為工整的韻律之美:“雖然那麽多中國的詩人都迷戀律詩,誰能夠寫得過杜甫呢?他簡直把律詩寫到了極致,有一種聞一多先生所言‘帶著鐐銬跳舞’的節製之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