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和西醫風濕病的區別!

中醫學的風濕病!

大部分的患者認為的「風濕病」,應該都是傳統中醫學講的「痹症」。

《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中醫學認為痹症是由於風、寒、濕、熱等泄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著、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癥狀的一種疾病。輕者可導致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僵硬、酸困等,重者可累及內臟,導致五臟六腑受損。

西醫學講的「風濕病」

風濕病的範疇很廣,它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範疇的總稱。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一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環境性、遺傳性、腫瘤性等。

常見的風濕病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等,風濕病是一個免疫系統的綜合疾病,當我們遇到關節疼痛、口乾、眼乾、反覆發熱等癥狀,需要找專業的風濕免疫科大夫確診到底是哪種風濕病!

那麼,兩者有何相同與差別呢?

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吧!
所以,風濕是中醫學痹症的主要病因,老百姓後來就用風濕病來替代稱呼痹症了。好多西醫風濕免疫病的早期表現也是關節的疼痛不適,但是的還無法診斷,我們也把這類疾病籠統的稱為「風濕病」。其實不適很科學。所以,還是建議到風濕免疫病專科就診。
了解了以上兩個概念,那我們就不難理解類風濕性關節炎與風濕病的概念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關節表現為晨僵、關節痛與壓痛、關節腫、關節畸形、活動受限、關節功能障礙。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還有實驗室檢查,比如C反應蛋白、免疫五項、雙手正位片等等。

我們可以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中醫學風濕病中的一種。有關節疼痛不適的疾病都可以認為是傳統中醫學的風濕病,也叫痹病。但是具體是現代醫學的哪種疾病呢?我們還要到風濕免疫病專科找專業的醫生去診斷。

所以,現在您明白什麼是風濕、類風濕了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