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緩解痛經的2款食療方,比紅糖薑水有效,簡單易做!

女,35歲了,反覆痛經已經十多年了,每個月的那幾天,特別是第二、三天痛的很厲害,感覺生不如死了,吃了益母草等各種止痛藥,都不起作用了,中藥、西藥也吃得我頭暈腦脹的,都說是葯三分毒,不想再吃藥了,有沒有一種不吃藥治療痛經的方法?

這是來自一個多年痛經女性的自述,痛經對於女性的影響越越大,不僅給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在身心上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那麼痛經的原因有哪些?可對症下藥,方可緩解痛經。

氣滯血瘀之人

主要表現癥狀:每於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等。

中醫分析氣滯血瘀,往往氣血運行欠暢通,「不通則痛」,所以若鬱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複發。

調理方法:桃仁肉桂茶

材料:山楂15克、桃仁15克、肉桂10克、佛手10克、香櫞6克、炙甘草6克、玫瑰花6克

做法:將以上準備的食材治癒鍋內,加水浸過食材的半個手掌,然後煮至一碗水時飲用。

桃仁肉桂茶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中,其中記載了各個成分食材的具體作用。這其中成分有補命門之火,益陽消陰,為治下元虛冷要葯,又能散沉寒,通血脈,治療脘腹冷痛,虛寒痛經等。常用於寒凝氣滯引起的痛經、肢體疼痛。

由於此方子經過改良後更現代人的體質,所以市面上有同配方比的袋泡裝的,可直接沖泡飲用即可,不想自己動手的,不妨嘗試下。

陽虛內寒

主要表現癥狀: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中醫:腎陽虛弱,沖任、胞宮先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熱痛減;非實寒凝血,故喜按。余症均為腎陽不足之象。

調理方法:山楂桂枝紅糖湯

材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克。

作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至l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

功效:具有溫經通脈,化淤止痛功效。適用於女子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