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現頸動脈斑塊怎麼辦?會得腦梗塞嗎?是否需要吃藥治療?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逐漸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彩超發現自己頸動脈出現斑塊了,那麼發現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動脈斑塊形成的過程:

1、脂紋期。顧名思義也就是血管壁上可以看到脂質的紋路;

2、纖維斑塊期。這時的斑塊內的脂質成分較少,以纖維樣的物質為主;

3、粥樣斑塊期。斑塊內已經有了軟乎乎的脂類物質,但由於粥樣斑塊表面還覆蓋一層纖維樣的物質作為保護,因此還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4、斑塊的繼發病變期,斑塊表面的纖維樣物質會有破損,斑塊的局部可能會誘發血栓形成,脂質物質也可能會脫落到血管遠端,這個時期才是斑塊會造成危害的階段。

斑塊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終生伴侶,有研究發現嬰兒的血管壁就會有微小脂紋形成,更何況油膩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

總的說來,頸動脈斑塊隻不過是人衰老過程中的一種表現,斑塊大都是處於纖維斑塊期,少部分會在粥樣斑塊期,因此不用盲目的緊張。


頸動脈斑塊會不會導致腦梗塞?

毫無疑問頸動脈斑塊與心腦血管事件具有明顯的相關性,然而只有那些不穩定斑塊,才與腦梗塞相關,絕大多數人的頸動脈斑塊都屬於穩定安全型的。

頸動脈斑塊的發生率與腦卒中的發生率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概念,因此發現頸動脈斑塊並不等同於腦梗塞。

到底哪些頸動脈斑塊可以導致腦梗塞?

第一看頸動脈斑塊的大小。斑塊足夠大,導致頸內動脈出現嚴重的狹窄,引起遠端腦組織的供血不足,出現腦梗塞。斑塊厚度只要小於4mm,是不會對腦組織供血造成明顯影響的。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是看超聲報告中的流速,正常的頸動脈流速多小於100cm/秒,如果流速超過200cm/秒了,就說明頸動脈出現狹窄了,需要請專科的醫生協助治療。

第二看頸動脈斑塊穩定性。導致腦梗塞的是不穩定斑塊,脂類物質脫落,造成遠端腦血管的堵塞。因此只要頸動脈超聲結果沒有發現血流速度的增快,也不存在不穩定斑塊,不論這個斑塊回聲是強的,弱的還是不均質的,都是安全的。


發現頸部動脈斑塊是否需要吃藥?

1、不穩定性斑塊或斑塊狹窄50%以上者,無論血脂是否異常,均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2、對於頸動脈斑塊狹窄50%以下者,如果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一般不需要用他汀類藥物治療。除非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有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無論頸動脈有無明顯狹窄均應立即接受他汀治療.

2).有糖尿病的患者,且血脂(LDL-C)>2.6 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療.

3).有高血壓者,且血脂(LDL-C)>3.4 mmol/L,也應應用他汀治療將LDL-C降至<3.4 mmol/L。


如何複查頸動脈斑塊?

很多研究表明,頸動脈斑塊每年的增長厚度一般不會大於1mm。因此對於頸動脈斑塊的複查,每年複查一次就足夠了,沒必要短時間內反覆檢查頸部動脈彩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