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動脈斑塊會「掉」下來嗎?

頸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我國已經普及到縣鄉級醫院,其作為篩查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最便捷手段之一,常常出現在體檢套餐中。很多人拿到頸動脈超聲檢查報告單,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毫米」的報告後非常緊張,擔心這個斑塊會「掉」下來。其實,發現頸動脈斑塊不必太緊張,只要我們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客觀對待檢查結果,還是可以不讓斑塊「掉」下來的。

1.斑塊形成是自然現象。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原本是動脈硬化過程中一種自然現象。一個人頸動脈的粥樣硬化斑塊大約從青春期就開始隱隱發生,40歲後變得明顯,而到60歲後,頸動脈沒有硬化斑塊的人就屈指可數了。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管壁上沉積了一層像蠟樣的脂類,使動脈彈性減低、管腔變窄。當這些蠟樣的沉積物一塊一塊形成時,就稱作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這些斑塊早期是平齊血管內膜的,通常順著血管縱向分布,如果繼續進展,斑塊就慢慢在管壁上向內突入,引起動脈內徑不同程度的狹窄;如果有誘發因素,動脈斑塊的某個部分破裂,就會像火山噴發一樣,誘發一系列的變化,形成血栓或整個血管被血栓堵塞。這個過程所用的時間因人因病而異。

2.控制危險因素可以延緩斑塊的發展。

高血壓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高血壓致使血液衝擊血管內膜,導致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管壁內膜受損後容易使膽固醇、脂質沉積,加重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因此,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子。頸部的血管壁上有斑塊形成,在頸動脈分叉處側壁及彎曲處的內側壁和頸動脈竇部,這些部位的血液受血管角度的影響形成湍流等非層流狀態,從而易使內膜受損,有利於脂質沉積和血小板聚集,形成粥樣病變。其他容易誘發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因素還包括年齡增長、吸煙、血脂異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血糖、缺乏鍛煉、經常有炎症、飲食不健康等。這些會使動脈硬化斑塊加速發展或提前出現,也會更多地使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發生「火山噴發」,誘發腦血管病。因此,控制好這些因素就可以預防和延緩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3.回聲強弱不代表斑塊的穩定性。

這幾個詞語是超聲探測儀上的術語,不能簡單翻譯成低回聲就是不穩定斑塊,強回聲就是穩定斑塊,而混合回聲就是半穩定斑塊。研究表明,回聲的高低強弱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穩定性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的規律。斑塊穩定與否的影響因素非常多,有些指標如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等,可部分反映動脈硬化斑塊的穩定性。因此,如果您看到低回聲斑塊的報告,不必步步驚心,而看到強回聲斑塊也不能完全淡定。因為通過超聲波回聲的高低強弱簡單地判斷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與否,或者進一步判斷病情危險與否,是不科學的。

4.斑塊讓管腔狹窄了就需要乾預。

40歲以上的人群在體檢報告中多數會出現「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字眼。出現這種結果後,首先應該注意斑塊是否突出於血管壁,如果沒有,就是動脈硬化斑塊形成的早期,注意觀察即可;如果突出於血管壁,需要了解血管管腔是否發生了狹窄。如果有管腔狹窄,則需要進一步明確這個病變的具體情況。例如,一個身體健康、不吸煙、無高血壓和糖尿病、無其他卒中危險因素的60歲人,查體發現右側頸總動脈竇部一枚11.4mm×2.7mm大小的低回聲斑塊,血流信號正常,動脈內中膜厚度0.87mm,此時他就無需治療。如果他的頸動脈硬化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開始影響頸動脈的血流時,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評估和治療,以防止發生血管事件。通常當斑塊生長導致血管管腔狹窄超過70%以上時,或者雖然狹窄程度不重,但該斑塊是不穩定斑塊時,則應進行積極治療。

嚴重的頸動脈狹窄通常有一些非特異的癥狀,如頭昏、頭沉,有時會出現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甚至發生腦卒中。其治療方法分為兩方面,一是藥物治療,比如抗血小板藥物和他汀類藥物,這是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主力軍。二是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另外,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的藥物對於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具有輔助作用。

5.頸動脈超聲需要複查。

頸動脈超聲通常建議半年複查一次,兩年檢查頸動脈無狹窄和擴張現象。檢查前應除去影響檢查的頸部飾物;如果剛完成劇烈運動,則需要先休息10分鐘,等呼吸及心率相對平穩後再進行檢查。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示,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