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創新海珠濕地保護模式,開啟海珠生態文明新征程

海珠濕地被譽為“廣州綠心”,是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誰能想到,這片城央綠心、市中心的桃花源,曾經飽受侵蝕。擁有2000年歷史的嶺南水果基因庫,眼看就要倒在城市化進程的滾滾車輪下,就此瀕臨“消失”……又有誰能想到,奇跡發生了!這個城市中的“孤島”竟然在短短6年內華麗大變身,變成水網交織、綠樹婆娑、百果飄香、鳶飛魚躍的最美城央濕地。

建成開放6年來,海珠濕地從飽受侵蝕、瀕臨“消失”的萬畝果園到“具有全國引領示範意義的”國家濕地公園,再到“打造全國最好、全球標杆性城央濕地”,呈現出一幅濕地與城市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探索出一條都市生態與經濟互動發展的新路。

海珠濕地

“保腎”?還是“保胃”?

海珠濕地前身為“萬畝果園”,因擁有上萬畝各類果樹而聞名,早在20多年前便是廣州生態保護區。20世紀80年代,隨著廣州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萬畝果園慢慢被城市包圍,空氣、水質、土壤被汙染,直接影響果樹生長與收成,果樹生產人均年純收入僅為316元,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

此外,由於萬畝果林用地受到嚴格控制,只能種果樹,不能“種”房子,成為嚴重製約村社經濟發展和社員收入提高的“緊箍咒”,致使萬畝果園範圍內村社與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水準差距越拉越大。萬畝果園被不斷蠶食,原有的果林濕地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城市“保肺”和村民“保胃”之間的矛盾逐漸凸顯。

走出困境

為拯救萬畝果園,海珠區曾作多次努力與嘗試

1998年通過“租土地建果樹公園”的模式進行保護,2000年推動市制定《廣州萬畝果林保護區規劃》,對萬畝果園進行保護性綜合開發,2007年通過租地補貼果農,增加果農收入,但都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員“保胃”的問題導致保護效果不盡人意。

1998年通過“租土地建果樹公園”的模式進行保護

2000年推動市制定《廣州萬畝果林保護區規劃》,對萬畝果園進行保護性綜合開發

2007年通過租地補貼果農,增加果農收入

雖然做了很多積極的嘗試,但都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員“保胃”的問題導致保護效果不盡人意。

兩個都要,探索新出路

為切實解決城市“保肺”與社員“保胃”的矛盾,協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珠區爭取到國家“隻征不轉”政策,通過一次性征地讓萬畝果園華麗蛻變,更新為國家濕地公園。

創新提出“隻征不轉”征地政策獲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例。

一次性投入45.85億元征地資金,共征地11044畝,將萬畝果園集體土地徵收為國有,並通過立法確保所征土地保留農用地性質,作為永久性生態用地保護起來,禁止在保護區內開展任何商業開發建設活動。“保肺”的同時,給果農足夠的補償用來“保胃”

安置保障政策落實到位。

按征地面積10%為村社落實了經濟發展留用地。摸查被征地村社的各類弱勢群體和被服務對象,根據現行政策最高標準為被征地社員辦理養老保險。主動為被征地社員提供政策谘詢、就業培訓和職業指導等服務,優先聘用被征地社員從事濕地養護管理工作。果農們不僅有了生活保障,還獲得了理想的工作,得到社會認同,實現了自我價值。

獲得立法專章保護。

《廣州市濕地保護規定》於2018年1月正式頒布,首創全國專章保護形式,列出對海珠濕地實施永久保護的10條條款。同時,將海珠濕地劃入我區生態控制線,避免再被城市建設“蠶食”。

保護%2b創新,打造多功能果林濕地

傳承傳統農耕智慧,恢復垛基果林濕地。

堅持“原生態、微改造、少乾預”的原則,注重林相保護,凸顯嶺南果基濕地特色。在保留傳統果基形態的基礎上,打造多功能、典型性垛基果林濕地,以達到淨化水質、維育生物多樣性、淨化空氣等多項生態服務功能。

借助自然潮汐動力,恢復濕地水文交換過程。

利用海珠濕地特有的不規則半日潮水文特性,借助潮汐水動力進行調水,漲潮引水,落潮排水,恢復正常的潮汐動力過程,實施“以動治靜、以淨釋汙、以豐補枯”的引清調水工程,改善水環境。

與自然合作,構建多種鳥類生境。

在水域較深區域設定浮排,使浮排與島嶼渾然一體,為鳥類營造了很好的棲息地。這種鳥類生境營造技術為國內深水型濕地恢復提供了新方案。

借助地緣優勢,打造生態研究高地。

聯繫周邊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和學者,使其參與海珠濕地監測和研究工作,目前,已有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省昆蟲研究所、省環科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在海珠濕地開展了34個國家、省、市、區級的研究項目,涉及紅樹植物技術研究、濕地植物研究、水質測試、鳥類生態及行為研究等。同時,聯動水務、環保、天氣等區職能部門,在海珠濕地建成一批環境監測站點,動態監測我區生態環境的變化情況。

引導全社會參與,構建自然教育共享平台。

高起點、高標準創辦全國示範性自然教育學校,打造開放式自然教育平台,引入9家自然教育機構長期駐點,聯合有代表性的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濕地遊學項目,促進濕地公園間資源互通。目前,自然學校“課外活動”已走進廣州70多所學校,開設課程1000多場次。自然教育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的“三進戰略”已被總結為“海珠模式”,作為示範案例入選《國家濕地公園宣教指南》。

社會效應,共享生態文明保護成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

海珠濕地的生態效應已轉化為創新經濟的聚集效應,成為吸引高端企業和人才的“金字招牌”。

2016年以來,已有26家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及上市公司的項目在海珠濕地周邊聚集,形成了廣州新落戶企業的“濕地效應”現象。

綠色生態正成為廣州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動力之一,並成為廣州新一輪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接下來,我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精心做好海珠濕地的保護利用工作,打造通江達海、水清魚躍、鳥語花香的美好濕地景象,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互促共進。(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