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咖啡: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容易的事

文|朱曉培

王江選擇加註自己的創業。

2019年4月24日,連咖啡宣布完成2.06億元B3輪融資,由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和張曉高、啟明創投、高榕資本聯合投資。據「商業與生活」了解,戰略調整後,連咖啡已於4月全面回歸盈利狀態,並將啟動新一輪擴張計劃。

市場上另一位因為投資自己而備受關注的人是楊浩湧。他在58趕集合併不久後,就放了6000萬美元去做瓜子二手車。在楊浩湧看來,「投資別人,不如投資自己。」

王江對連咖啡持續加註,一方面顯示出了他要把這件事乾成的決心,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經過四個月的調整後,他們還是找回了咖啡生意的本質。

連咖啡去年也豁出去了,瘋狂發展時,就忘了一個咖啡品牌的生意,賺錢是商業的本質。」連咖啡創始人王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彎路和回歸

過去5年,連咖啡完成了6輪融資,雖然融資節奏不慢,但在2017年之前,它的發展還是謹慎保守型的。

連咖啡靠服務起家。2014年,曾經創立了班機管家的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王江與張曉高一起創辦了連咖啡,為星巴克、Costa等連鎖咖啡品牌外送服務,積累用戶。2015年8月,開始專註自有品牌Coffee Box的咖啡外賣。

早期,在線上,連咖啡線依賴微信服務號,在線下,以類前置倉咖啡站點代替門市。這種線上線下都以輕資產形式落地,極大減少了門市的投入成本。公開資料顯示,連咖啡在2017年實現了整體盈利。當時,連咖啡在北上廣深布局站點只有100餘家。

但是,隨著玩家的不斷入場,所有人都在跑馬圈地。市場的裹挾之下,連咖啡捲入了一場「不該打」的戰爭。

2018年,是中國咖啡快速膨脹的一年。不完全統計,這一年有十餘家本土咖啡項目獲得投資。其中,融資過億元就有連咖啡 、友飲咖啡、瑞幸咖啡等,瑞幸咖啡更是在今年提交了IPO招股股書。

瑞幸咖啡採取了價格補貼、快速開店的策略,在吸引資本關注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市場上的其他咖啡新零售選手。

連咖啡燒錢應戰,一邊加大補貼力度,一邊把門市擴張提上日程。

2018年3月份,連咖啡宣布完成1.58億元B+輪融資後,開始了門市擴張,並陸續推出了各種優惠券、一元拚團等活動。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連咖啡在北上廣深已有400家門市,也就是說,2018年其至少新開了200多家門市。而在咖啡售價上,2017年連咖啡平均每杯售價20元多,到了2018年,已經降至十幾塊錢。降價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現金流。

於此同時,資本市場正在悄然降溫。

實際上,大多數創業者在2018年早期都沒有預計到資本市場會驟然降溫。當年5月,一個著名投資基金的小範圍被投企業CEO交流會上,上台分享的都是剛上市不久的公司CEO。當時的二級市場是非常活躍的,很多公司上市都超募了,那些分享嘉賓們的觀點都是,當前資本市場很火,每個人都非常嗨。

然而,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幾大企業的IPO破發,資本市場驟然降溫,新零售物種也相繼面臨挑戰。

被認為是新零售代表的盒馬鮮生也在2019年進入調整期。據《北京商報》報導,盒馬鮮生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將於2019年5月31日起停止營業,這是盒馬加速開店進程中首次關店。而小象生鮮也已關閉了位於無錫、常州的多家門市。

用盒馬鮮生CEO侯毅的話說:做零售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門市規模上去之後,經營好的門市要更好,差的門市也要及時調整。這樣才能保持整體健康的狀態。

連咖啡的團隊也意識到,自己可能走錯了方向,及時剎車,調整賽道。「連咖啡和瑞幸咖啡不是同一個物種。」王江說,連咖啡的初心是,做一個線上的咖啡品牌,不虧錢,不砸錢,做一個跟星巴克不一樣但也能賺錢的品牌。

經過30%的銷售提價後,連咖啡發現了一批盈利能力明顯不足的門市,對它們進行系統優化調整,在2019年第二季度重新回歸盈利狀態。

在產品方面,隨著氣象回暖、飲品旺季來臨,連咖啡也從3月份開始進入到新品密集發布期,3月和4月,都以平均每周兩款的新品迭代上新,包括濃醇日曬耶加拿鐵、日曬耶加燕麥拿鐵、路易波士鴛鴦拿鐵、滿杯意式奶凍等。此外,連咖啡還升級了會員計劃,購買連咖啡VIP會員的用戶每月可獲得3張免費配送券,還有專享折扣、超時賠付等一系列權益。產品拉新和會員促活齊頭並進。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雖然2018年,連咖啡走了一段彎路,但是經過反思調整,王江認為連咖啡進入到了一個新的自洽階段。而且,啟明投資、高榕資本的聯合投資,也代表了資本市場對連咖啡調整的認可。

敢於做正確的事

很多創業者都會把「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做容易的事」掛在嘴邊。但是,做出正確的事情不難,難的是在壓力下,持續的正確

王慧文曾總結美團在團購大戰中勝出的經驗,他說:「發現正確和不正確的事情,避免不正確的事,然後把正確的事做的力度更大一點。」千團大戰中,美團開到90多個城市時,他們發現,大概有4個城市開錯了。但是更棘手的問題是,開錯了的要不要關? 關掉後,投資人質疑怎麼辦?團隊士氣怎麼辦?最終,他們決定關掉這4個城市。

正常的情況下,關店,城市退出都會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各種壓力。這些壓力,有來自於投資人的,來自銷售團隊的,來自管理層的,有來自自己內心恐懼的,還有來自外部輿論的。有時候,輿論會放大公司遇到的問題,因此,很多公司在發現問題後,寧願放任門市自生自滅,也沒有關閉的勇氣。

王慧文認為,很多創業者掉到深坑裡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抵抗不了來自投資人或者內部員工的壓力,沒有砍業務的能力和勇氣。

而盒馬CEO侯毅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閉店的問題也表示,「此前盒馬捨命狂奔,肯定會有開過頭的情況,開過頭就要調整。」

這就是「做正確的事」和「做容易的事」之間非常關鍵的差別。而王江願意帶領連咖啡及時調頭,也顯示出了他們願意「做正確的事」的勇氣。

連咖啡早期的門市,並非是真正的咖啡館,隻負責製作、配送,不負責接待、收款等,連咖啡稱之為「站點」。以站點形式來開店的好處是成本相對較低。但是,對於咖啡來說,好的線下門市可以幫助用戶強化品牌的認知。如果缺少實體門市造血,即便線上增長能力再強,依舊很難帶動品牌的持續成長。

因此,在開店上策略上,連咖啡進入開店和關店齊頭並進的階段

開店,開的是有助於幫助樹立品牌形象、有盈利能力的新店鋪。比如,去年,連咖啡在上海開出的第一家線下門市,就像是一個開放的產品研發櫥窗,兼顧接待客人的功能。用戶通過門市可以對產品有了直觀的感受,進而會對連咖啡有了品牌認知。關店,關的是盈利能力欠佳又不能幫助傳遞品牌的站點,可以有效的避免資源浪費。

做零售業需要有超前的商業嗅覺,看到不行確實需要馬上掉頭。在這一點上,連咖啡團隊沒有猶豫。

回到咖啡生意的本質

實際上,過去一年,從互聯網巨頭到創業公司,都紛紛進入休整期,尋找自己生意的本質。

「創業者是最不容易的一群人,對創業者而言,我們的創業之路就像推開一扇門,外面是漆黑一片,這條路是不清晰的,是一邊摸索,一邊認知,一邊修正的過程。」在聯想之星十周年大會上,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如是說。

據了解,從2018年第四季度開始,王江帶著連咖啡團隊補了很多關於零售行業的課,包括如何算帳,如何贏利,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管理員工。而在完成戰略調整之後,連咖啡選擇以華東市場為陣地。截至目前,連咖啡一半以上的門市都在上海。

王江說,自己想明白了兩個核心:上海是核心,盈利能力是核心。

有數據顯示,上海佔了全中國咖啡消費的40%。因此,各個咖啡連鎖品牌對上海也都勢在必得。星巴克把自己最大的烘焙工坊開在上海,日本、加拿大等國的「國民咖啡」,也紛紛將首店落於上海。在連咖啡看來,也只有把上海做好了,才有可能把全國做好。

同時,連咖啡也在其他方面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探索。4月起,連咖啡開始在北京部分地區內測新模式「口袋咖啡」,主打10元以內、好品質的咖啡。

連咖啡去年推出的「口袋咖啡館」在行業裡大火了一把,為連咖啡創下一天開店52萬家的成績。他們也認為它的核心不在賣咖啡,而是成為用戶社交的工具。通過口袋咖啡館,讓人與人、人與連咖啡之間能建立起強聯繫。

社交,也是連咖啡一貫的優勢。連咖啡合夥人、CMO張洪基認為,咖啡是情感和社交的載體,因此社交也是線上咖啡正確且唯一的方向。

連咖啡運用小程序、公眾號等工具在用戶和用戶、用戶和咖啡之間建立起強關聯,用拚團等玩法積累社交流量,實現了源源不斷地獲客和復購。而會員制度等一系列創新,在增強用戶粘性的同時,也徹底把連咖啡互聯網化,與星巴克為代表的傳統咖啡品牌區隔開來。

而盈利,是所有商業的本質。

拉勾網許單單曾對「商業與生活」提到過,在接觸了前程無憂、西貝等傳統企業後,他發現,這些企業家更關心的是,如何讓員工成長,如何讓公司盈利,如何讓客戶體驗更好。互聯網創業者,多少都是有些「飄」著的,而賺錢,會讓人有腳踏實地的感覺。

連咖啡自創立時,就比較關注用戶的體驗。當時,王江與創始團隊有共識:咖啡要比星巴克好喝一點。而為了滿足用戶不斷提升的口味,連咖啡也在不斷的提升原材料的品質。比如,更換更高質量的豆子,用鮮奶替換了常溫奶。

在品類上,與咖啡品牌鮮少變化的瑞幸咖啡不同,連咖啡就像一個傳統咖啡玩家,每年保持三十四款新品的高速迭代,平均每周兩款新品上新。

如今,連咖啡把關注點放在了盈利上。

盈利,並不是單純的關店或者提價就能達到的。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它永遠要在規模和賺錢中尋找平衡。而只有把用戶體驗和規模同時做起來,才算是健康的盈利狀態。

因此,這對連咖啡來說,「盈利」實際上也它對自己提出的是一個更高的挑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