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吳曉波:十年後99%的人或成無用之人

12月31日,由喜馬拉雅和浙江衛視聯合打造的“2019思想跨年”晚會今晚正式播出,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十年之約”,演講嘉賓包括吳曉波、梁建章、王堅等。

吳曉波在近一個小時的演講中回顧了近十年的經濟變化,並暢想了未來十年可能產生的變化。演講中,吳曉波做出了一個“大開腦洞”的預測:2028年99%的人可能會成為無用之人,其中包括精算師、年報分析師、理財師和牙醫等。

以下為吳曉波在喜馬拉雅思想跨年現場演講節選。

來源:創業家(chuangyejia)

01

十年之前

對於一個國家,或者對於個人來講,時間是一個並不很長,也並不很短的階段。

十年前的12月31號,影響我們今天生活的很多東西,在那個時間點是沒有的。十年前,沒有微信,沒有微博,沒有天貓,沒有滴滴,沒有今日頭條,沒有美團,沒有抖音,沒有快手,沒有喜馬拉雅。

十年前,我們的手機網絡是3G的,今天大家都用4G的,再過幾個月我們會用到5G網絡,速度是4G的24倍左右,技術正在不斷變化。

2018年,有一個特別熱的名詞叫區塊鏈,十年前的今天這個名詞才誕生十三天。

十年前沒有新能源汽車,沒有柔性生產線,沒有無人車間,沒有一帶一路,沒有中美貿易戰。

今天現場,來了很多“90後”(觀眾),十年前在百度百科裡,沒有90後這個詞,“ 80後”這個詞才剛剛被發明出來,當時我們討論80後會怎麽樣,今天可能該討論“00後”了。

十年前沒有社區電商,沒有供應鏈金融,沒有風投賽道。2010年春天,賽道這個詞第一次出現,當時有人提出來,投資一個東西能不能按一個賽道,按一個行業來進行投資。

十年前沒有新三板,更沒有科創板這個概念。

今天,在熱搜榜中排名前一百的名詞中有一半以上是十年前沒有的。所以,我在想,是時代在改變我們,還是我們在改變這個時代?

02

十年之後

如果今天這個舞台是2028年12月31號,我和馬東都健在,沈濤(浙江衛視主持人)也還健在。那時候,有哪些東西是今天的我們難以想象的?我給大家開個腦洞。

第一個腦洞,我們來想象一下,2028年手機會長成什麽樣子。

自2008年開始,中國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今天所有改變都和這個手機有關係。你知道,2017年中國的移動支付量是美國的多少倍嗎?十倍。

中國是被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改變最為徹底的國家,而且手機產業在過去十年也是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2008年,全球前十大手機品牌中,歐洲佔了四個,日本兩個,韓國兩個,美國兩個。但到了2018年,全球的十大手機中,美國一個,韓國兩個,中國佔了七個,其中包括像OPPO這樣的品牌都是十年前沒有的。

在過去十年裡,中國手機廠商通過技術以及美顏功能等方面的迭代,成為全球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品牌。

但是,十年後手機會長成什麽樣子?不久前,我參觀了一家中國科技公司,他們給我看了一個新技術,把一個手機玻璃界面製造到0.12毫米厚。如果到了0.1毫米或者0.08毫米,這個手機界面就會被折疊。

所以,十年後,當我們聚在一起時,口袋裡大概率已經沒有長成這樣子的手機產品了。它可能是眼鏡,或者芯片,或者手錶,或者直接是一個與語言互動的產品。

如果當手機長成這樣的時候,我問大家,微信在哪裡?微博在哪裡?今天亞洲市值最大的兩家公司,騰訊和阿里。如果十年後沒有手機,淘寶和天貓又在哪裡?所以今天,中國最優秀的企業,面向未來的十年,他們的未來和我們都一樣,三個字叫做不確定!

所以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沒有一家偉大的企業能夠完整的在舒適區的範圍內穿越到到下一個周期。

第二個腦洞,2028年,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會普及嗎?

1978年,中國的汽車產量非常少,只有10萬輛。到了2009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1360萬輛,超過了美國,這個是過去一百年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可以說,中國製造業也因為產能的擴大,在製造業領域中,真的成為一個可以跟美國抗衡的國家。

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達到2800萬輛,比美國與日本的總和還多五百萬輛。但是,即便這麽大規模的汽車產能,能讓我們非常安全的到達2028年嗎?不可能。

因為今天汽車產業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今天中國的2800萬輛汽車中,97%都是汽油驅動的汽車。而十年後,汽油驅動的汽車大概率將消失,我們將看到氫能源汽車,或者太陽能汽車,甚至會出現無人駕駛汽車。

十年前,美國發生了金融危機,底特律這個被稱為“美國汽車的心髒”、“美國工業革命的光榮之都”的城市,全美最大的三家汽車企業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集體發生危機甚至有企業正要宣布要進行破產保護。

當時,新當選的總統奧巴馬說,自己要去看看美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到什麽樣了。於是,他去視察美國汽車行業,去了哪?他去了矽谷,看了一家當時還並不為人所知的企業——特斯拉。因為奧巴馬認為,真正要走向未來,汽車的明天並不在底特律,而在矽谷。

那麽,2018年我們再來看未來的十年,未來汽車的希望之星、品牌長官者會在現有的全球前十大或者二十大企業中誕生嗎?這在今天仍然是一個充滿懸念的問題。

第三個腦洞,2028年,癌症會被攻克嗎?

如果新能源汽車是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那麽生物醫學和基因革命是未來十年最讓人期待的一件事。

人們對醫和療的定義在今天發生巨大變化。比如,一個人生病了到醫院去拍X光,他會讓一個放射科醫生看X光到底怎麽樣,有沒有病灶發生。其實,今天我們已經看到一些機器人,比如說沃森的醫生機器人已經替代人,可以來讀片。當這些新的機器,人工智能和新的基因革命發生變革的時候,醫院和醫生的職能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那麽,十年後大概率事件,一些比較普通的癌症被攻克,我們首先面對的問題是,人的壽命會加長,我想在座所有朋友都有機會活過一百歲,或者一百二十歲,甚至一百四十歲。那你的人生需要重新規劃,如果你現在只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人,你的生命才剛剛走完三分之一,學習成為你終身需要面對的功課。對國家來講,醫療體系面臨一個巨大考驗。

甚至,我們每個人與財富和職業的關係,都會因為癌症被攻克而需要重新定義和想象。原來擔心的事情是“人掛掉的時候,錢還有”,現在開始擔心“活著的時候,錢沒了”。

開心之餘,大家看到第四個腦洞可能會有點沮喪:2028年99%的人可能會成為無用之人。

2005年,美國作家雷·庫茲韋爾寫過一本名為《奇點臨近》的書。他當時寫道,幾十年以後某一天,電腦的運算速度一定會超過了人腦速度,他把這個時間叫做奇點。這個奇點大概什麽時候到來?他說大概是在2035年(創業家注:應為2045年)。

2018年1月,他在矽谷的一個會上說,“我當年算錯了,電腦的迭代速度比我當年想象的快得多。”他認為那個時間大概是在2029年來臨。也就是十年後,我們再來到這個舞台的時候,電腦速度可能已經超過人腦的速度。

今年年初,以色列一個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寫了本書叫《未來簡史》。他認為,隨著人工智能不斷進步,很多工作,特別是與標準、計算等相關的冰冷工作都會被替代掉。他說,未來99%的人可能會成為無用之人。這是不是很恐怖?

如果這樣的話,接下來我們來看,哪些職業會被替代掉?精算師、年報分析師、理財師、牙醫等等。

我的牙醫已經幫我做了十多年牙齒。她最近有次問我,人工智能很厲害,寫作大概不會被替代吧?我說難說,現在很多新聞稿和上市公司年報(報導稿)都是由機器人來寫。她說,洗牙和植牙會不會被替代。我說,也難說,因為我在北京看到,有些公司在用機器人來植牙,說不定以後牙醫都沒了。她聽後很恍惚。

卡車司機。如果無人駕駛汽車被普及以後,第一批被替代的就是卡車司機,美國的卡車司機有兩百萬人,中國卡車司機數量是六百萬人。

西裝打版司機。我今天穿了西裝,昨天一個老司機來給我試衣服,是個打版司機,如果西裝由柔性化機器個性化定製的話,那麽第一個被替代掉的可能就是打版司機,因為西裝不再需要被打版。

還有誰會被替代呢?有可能是律師,還有可能是車間裡的工人、翻譯、導遊、打字員、門衛、驗票員、巡邏員、便利店的營業員。

我認為,未來十年後,很多與標準相關的工作,與簡單勞動力相關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替代掉。隨著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變革,每一個人會發現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陌生,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陌生,這個城市變得越來越陌生,我們的工作也會變得越來越陌生。

哪些人和哪些事不會被替代?我想了好久好久,最後我想大概有三類東西不會被替代:馬東老師的幽默,應該不會替代,我想機器人再怎麽有頭腦洞,大概也想不出馬東老師的那些東西;韓雪老師的演技大概不會被替代;另外,如果我還存在還努力的話,我的文字大概不會被替代。

03

對歲月說過的每句話,它都會記得

二三十年前的那些能力,今天看來都再慢慢消失。而有一些可能很不起眼的能力,甚至情緒,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一些東西,比如心碎的愛情。我想機器再怎麽發展,世界再怎麽高速運轉,愛情這件事情都不會被替代,跟愛情相關的職業、產業和產品都不會被替代。

溫暖的擁抱大概不會被替代。雖然我知道某一天,人跟人之間的那種體溫可能被機器人模擬出來。

充滿挫折的創業不會被替代。它意味著人的不斷成長。

對生命的渴望大概不會被替代。握著自己孩子的手,那種心境蕩漾的感覺,我想不是機器所能夠替代出來的。

最關鍵的是對世界的好奇不會被替代。因為好奇是我們能夠不斷戰勝自己和機器,以及宇宙中任何一個物體的唯一力量。

所以,未來學習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以及善良的能力,是我們走向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歲月的根本動力。這些能力的保持意味著我們每一個人,仍然是一個不斷進步的人,這個國家就是一個有朝氣、欣欣向榮的國家。

現在是2018年的12月31號,我們要告別2018年了,再也回不去了,它將成為我們的記憶。

今天,我們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在過去十年裡,我們改變了多少。除了我們的容顏,除了所看到的大廈、鄉村街道、大樓之外,我們的生命品質,我們內在對世界的理解,到底發生了多大變化。我們跟這個國家,跟技術之間的關係到底發生了什麽變化,我們到底有沒有在進步。

第二個問題是此時此刻我們對自己還有哪些不滿。對十年後的自己想說什麽,我想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我們所能做到的是昨天和今天相比,有沒有一點小小的進步,還有哪些部分需要改變。

你對歲月說過的每句話,它都會記得。很高興在這個時候遇見大家,謝謝大家。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來源:創業家(chuangyejia)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