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肩周炎反覆發作該如何有效防治?這幾個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播放GIF

導讀:肩周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中醫、西醫在臨床上通常是如何調理的?調理好後,如何防止複發?

何為肩周炎?

肩周炎,稱為肩關節周圍炎,俗稱「五十肩」、「漏肩風」、「冰凍肩」等,為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

本病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多發生在五十歲左右,故稱為「五十肩」,本病急性期疼痛劇烈,後期則因炎性粘連而導致肩關節活動受限。該病屬於中醫「痹證」範圍

何為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體機表、經絡因感受風、寒、濕、熱等引起的以肢體關節及肌肉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等為主症的一類病證。臨床上有漸進性反覆發作性的特點。

痹症的病因病機

痹症與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和人體正氣不足有關。

風寒濕等邪氣,在人體衛氣虛弱時容易侵入人體而致病。汗出當風、坐臥濕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風寒濕等邪氣侵入機體經絡,留於關節,導致經脈氣血閉阻不通,不通則痛,正如《素問·痹論》所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根據感受邪氣的相對輕重,常分為行痹(風痹)、痛痹(寒痹)、著痹(濕痹)。若素體陽盛或陰虛火旺,復感風寒濕邪,邪從熱化或感受熱邪,留注關節,則為熱痹。總之,風寒濕熱之邪侵入機體,痹阻關節肌肉筋絡,導致氣血閉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濡養產生本病。

肩周炎的表現與病因

肩周炎臨床表現以肩部疼痛、肩關節活動障礙為主

急性期肩部自發性疼痛,其疼痛常為持續性,表現不一。有的急性發作,但多數是慢性疼痛,有的隻感覺肩部不舒適及束縛的感覺。疼痛多局限於肩關節的前外側,可延伸到三角肌的起止點,常涉及肩肉胛區、上臂或前臂。局部壓痛點多位於結節間溝、喙突。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附著處、岡上肌附著處、肩胛內上角等處。

活動時,如穿上衣時聳肩或肩內旋時疼痛加重,不能梳頭洗臉,患側手不能摸背。以後肩疼迅速加重,尤其夜間為重,病人不敢患側臥位。由於肌肉痙攣和疼痛,逐漸出現肩關節活動範圍減少,特別是外展和外旋受限最為顯著。

慢性期肩痛逐漸減輕或消失,但肩關節攣縮僵硬逐漸加重呈凍結狀態。肩關節的各方向活動範圍均比正常者減少,嚴重時肩肱關節活動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關節的活動。梳頭、穿衣、舉臂、向後結帶均感困難。病程長者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多見於三角肌。

西醫調理方法

西醫認為該病由於肩部肌肉、肌腱、滑囊、關節囊等受到外傷、或長期勞損,引起無菌性炎症、變性,肩關節內外粘連發生疼痛,導致肩關節正常活動受限。

則主要針對肩周炎患者在急性期出現疼痛癥狀進行治療。

常用到非甾體類抗炎葯,該類藥物具有止痛、退熱、消炎、抗過敏的作用,主要適合肩周炎患者在該病的急性期、疼痛癥狀明顯的情況下使用。

還有就是腎上腺皮質類激素葯,此類藥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對抑製肩周炎病情的發展、緩解該病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服用止痛藥只能暫時緩解癥狀,而且停葯後多數會複發。

中醫調理方法

中醫認為,年老體弱,氣血不足,筋失所養,風寒濕邪侵入機體,致肩部筋脈氣血阻滯而成。為防止肩關節僵凝,應及早治療本病

因其多由風寒濕邪乘虛而入,致使筋脈痹阻而發此病,中醫多用穴位按摩、中藥湯劑、拔罐、刮痧等方式,祛風除濕、散寒化淤、疏通經絡,從而達到解決病痛的目的

靈樞針灸在治療肩周炎時,主要運用正骨理筋及松解的方法。

一般性的肩周炎,松解要點:根據人體力學的概念,找到牽拉以及導致肩部活動受限的地方進行重點松解!

不僅僅是肩關節附近的松解,可能涉及到頸部、胸腹部以及髖部,這便是治療中的靈活運用,病症的治療忌頭痛治頭,腳痛醫腳。

肩周炎的活動受限,一般表現為手臂不能上舉、不能後背、或是活動範圍減小,這時,重中之重便要放在喙突和三角肌這一塊。不能上舉者需重點松解三角肌一圈的痛點筋結;不能後背者需重點松解喙突處。

綜合靈活運用上述方法,便能徹底解決肩周炎帶來的困擾!在臨床上治癒率高,大部分患者在治療一次後肩部活動明顯輕鬆,疼痛消失!

有一部分學員在調理好病患的肩周炎後,沒多久,病患又跑來說,複發了?這是什麼情況呢?這時候我們還應當考慮患者在調理後的生活習慣、是否再次從事重體力活...等情況。

因此大家切記,在調理好患者的肩周炎後,提醒以下事項。

肩周炎鍛煉防治方案

爬牆運動

面對牆壁,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慢向上動,上肢盡量高舉,再緩緩向下回到原處,反覆數次。

2彎腰晃肩法

彎腰伸臂,做肩關節環轉運動,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3體後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患側上肢內旋並向後伸,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並向上牽拉。

外旋鍛煉

背靠牆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盡量使拳背碰到牆壁,反覆數次。

5頭枕雙手

患者仰臥,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後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再盡量外展。

6甩手鍛煉

患者站直,做肩關節前屈、後伸及內收、外展運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

7扶持牽拉
  • 用雙手扶持身後的固定物體,挺胸挺腹,牽拉患肢向後。

  • 患者雙手扶持固定物體(如床沿、桌邊)做下蹲,然後用身體的重量牽拉患肢向上舉直。

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涼是肩周炎的常見原因,由於寒冷濕氣侵襲機體,導致肩部經脈氣血運行不暢。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於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加強功能鍛煉

肩周炎的鍛煉非常關鍵,要注重關節的運動,可經常打太極拳,或在家中使用拉力器、啞鈴以及雙手擺動等運動,但要注意運動量,以免造成肩關節及其周圍欽組織的損傷。

糾正不良姿勢

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發人群,因此,這類人群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勞損。

4對健側肩積極預防

對於已經發生肩周炎的患者,除了要積極治療患側外,還應同時預防健側發病。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在5—7年後,對側也會發生肩周炎,所以,對側也應採取預防措施,以防疾病的發生。

作|者|介|紹

趙書斌

靈樞針灸黃曉晨老師親傳弟子

紅杏林學院金牌講師

畢業於江西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他堅定師父的教誨:中醫的學習就是在變化中找不變的永恆定律,在不變中找變化的為我所用。

找我們準沒錯!

紅杏林學院教你學中醫

官方熱線:4008013828

↓↓↓

喜歡趙老師的文章

就在右下角點贊吧!

支持趙老師創作更好的內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