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教您健康吃水果

核心提示:湖南省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管護師蔣玉玲提醒,吃水果應注意定「量」、辨「性」、控「時」,在滿足舌尖口感的同時,還會帶給您一個好身體!

世界醫療網(江西)劉正輝報導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提高,不再滿足於一日三餐,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人們食用各類水果來豐富自己的飲食結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已把水果作為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每人每天應攝入多種新鮮水果。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吃水果才更健康呢?湖南省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管護師蔣玉玲提醒,吃水果應注意定「量」、辨「性」、控「時」,在滿足舌尖口感的同時,還會帶給您一個好身體!

一、吃水果應定「量」

《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就告誡人們膳食應該均衡,五穀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主食,而水果只能充當一個輔助營養,幫助消化的作用。絕不能像現在有些人為了追求苗條,將水果當正餐。如果長期將水果代替主食,必然導致營養不良。我國的《膳食指南》指出每日的水果攝入量應為200~400克。每天適量地吃些水果,對人體有益,水果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延緩衰老作用。

二、吃水果應辨「性」

中醫認為,人體有虛寒體質與火熱體質之異,水果亦有寒熱溫涼之屬性。我們吃水果應「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指寒性體質之人應少吃或不吃寒涼的水果,以免「冰上加霜」;熱性體質之人則應避免溫熱性水果,否則如同「火上澆油」。

寒性體質者,平素麵色蒼白、精神睏倦、容易著涼、喜暖、手腳經常冰涼、易腹瀉,這類人群應多選擇一些溫熱性水果,如棗、栗、菠蘿、木瓜,提升自己的陽氣。

熱性體質者,平時喜歡貪涼、容易口乾口臭、大便秘結、體味重,或者容易發熱、中暑,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寒涼性水果,如西瓜、甜瓜、柿子、奇異果、香蕉、草莓、芒果、羅漢果;避免食用熱性水果,人中之龍眼、荔枝、榴槤。

一些性味平和的水果,如蘋果、甘蔗、葡萄、無花果、山楂是適合大多數人群的,尤其是蘋果,被譽為「全方位的水果」,研究表明多吃蘋果,能降低多種癌症的發病率,降低血脂,防止動脈栓塞,緩解哮喘。

三、吃水果應控「時」

現代科技催生了一批反季節水果,使人們一年四季可以吃到任何水果。殊不知,反季節水果是「激素水果」。如果經常吃反季節水果,對人體會產生類激素作用,兒童出現性早熟,女孩乳房變大、月經初潮提早,婦女出現更年期紊亂,男性性特徵也變得不明顯。所以吃水果應注重吃時令水果。除此之外,每日進食水果的時間也有講究。一些想減肥的朋友,不妨餐前吃一些水果,能給胃一個飽脹感,抑製過亢的食慾,幫助控制每餐的食量與熱量。一些上班族,餐後加一份水果點心,能緩解工作的疲勞,幫助消化。正常人每日進食1~3次水果均可,而糖尿病患者應在血糖控制達標的前提下,可在兩餐間、飢餓或體力活動後攝取少許水果,控制總量在二兩左右為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