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檢查糞便可早期確診大腸癌,日本發現大腸癌特徵性細菌和代謝物

日本大阪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東京大學和慶應義塾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以多發性息肉(腺瘤)患者和大腸癌患者為對象,收集其冷凍糞便,進行了宏基因組學分析和代謝組學分析。通過分析,在多發性息肉(腺瘤)患者和極早期大腸癌(粘膜內癌)患者的糞便中發現了特徵性細菌和代謝物。相關研究成果已於6月7日在美國科學雜誌《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公開。

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腺瘤)和粘膜內癌一步步演變而來的(多階段癌變)(圖1)。以前雖然在晚期大腸癌中發現過幾種相關細菌,但一直不清楚發展成晚期之前的階段、即大腸息肉(腺瘤)和粘膜內癌階段的相關細菌及代謝物。

圖1:癌症的多階段癌變與腸道環境的變化

隨著病情由息肉(腺瘤)向粘膜內癌、相對早期的癌症(Stage I/II)及晚期癌症(Stage III/IV)發展,繁殖的細菌和代謝物(Bile acids:膽汁酸,Amino acids:氨基酸,Isovalerate:異戊酸等)會動態變化。本次研究新確定了大腸癌初期(腺瘤、粘膜內癌)的相關細菌和代謝物。

研究小組以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大腸鏡)的616名受檢者為研究對象,圍繞其飲食等生活習慣實施了問卷調查,並收集了冷凍糞便和大腸鏡檢查結果等臨床信息。針對冷凍糞便實施了宏基因組學分析和代謝組學分析,調查了不同癌症階段的腸道環境特徵。

調查發現,在不同的癌症階段,糞便中增加和減少的腸道細菌大不相同(圖1)。尤其是在大腸癌的多階段癌變過程中,與大腸癌有關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從粘膜內癌階段開始增加,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增多的細菌。主要為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消化鏈球菌(Peptostreptococcus stomatis)等,已經有報告顯示這些細菌在晚期大腸癌中增多。

第二種是僅在多發性息肉(腺瘤)和粘膜內癌階段增多的細菌——極小阿托波氏菌(Atopobium parvulum)和齲齒放線菌(Actinomyces odontolyticus)(圖2),研究表明,這些細菌在大腸癌的發病初期就與疾病有關。

圖2:在癌變早期(腺瘤和粘膜內癌)增加,隨著癌症的進展而減少的細菌(代表示例)

與健康人相比時的顯著差異 +:P<0.05,++:P<0.01,+++:P<0.005(縱軸表示糞便中的細菌相對量)

研究表明,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的細菌群會在粘膜內癌階段減少。另外,作為丁酸產生菌的多毛毛螺菌(Lachnospira multipara)和挑剔真桿菌(Eubacterium eligens)從粘膜內癌階段到晚期大腸癌階段一直持續減少。

此外,研究小組還通過代謝組學分析發現,患有多發性息肉(腺瘤)的患者,腸道內大量存在名為脫氧膽酸的膽汁酸。患有粘膜內癌的患者與健康人相比,糞便中的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甘氨酸等氨基酸增加。而晚期大腸癌患者的支鏈脂肪酸——異戊酸增加(圖3)。

圖3:大腸癌的多階段病變與代謝物(代表示例)

粘膜內癌(S0)階段的特點是,氨基酸中的分枝鎖氨基酸(異亮氨酸、亮氨酸和纈氨酸3種)及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明顯增加。膽汁酸中的次級膽汁酸——脫氧膽酸在多發性息肉(MP)階段增加,初級膽汁酸——甘氨膽酸和牛磺膽酸在粘膜內癌(S0)階段增加。而支鏈脂肪酸——異戊酸在晚期大腸癌階段增加。(縱軸表示糞便中的代謝物質量nmol/g)<簡稱>H:健康者,MP:多發性息肉(腺瘤),S0:粘膜內癌,SI/II:Stage I和Stage II,SIII/IV:Stage III和Stage IV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