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鼇縱論何為偉大企業? 袁仁國給出了茅台集團的答案

  博鼇縱論何為偉大企業? 袁仁國給出了茅台集團的答案

  戴世錦

  4月9日13時30分,博鼇亞洲論壇東嶼島大廳B廳人山人海,坐滿了與會嘉賓和媒體記者。

  這場討論的題目是“從‘大’到‘偉大’:企業的蛻變!”。

  會議主持人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出席討論的嘉賓包括Lennar國際總裁ChrisMarlin,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意大利前總理、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普羅迪,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CEO王中磊以及茅台集團董事長袁仁國。

  分論壇的議題提示,吊足了媒體人的胃口。人們關注,這些不同背景的嘉賓,特別是過去幾年在全球市場出盡風頭的茅台集團,是怎樣看待過去、怎樣看待未來的?

  茅台是個什麽樣的企業?

  第一輪討論環節,劉俏把最後一個問題拋給袁仁國:“茅台是一個什麽樣的企業,是奢侈品公司麽?從你做決策的角度講,你最關心的是什麽事情?”

  “我認為,茅台酒是一個大眾消費的品牌。”袁仁國清晰地對此做了界定。

  “有人把我們的年份酒或者其他小批量釀制定位為高端產品,但是,我們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家服務大眾的企業。”

  作為決策者,袁仁國對他最關心的幾個問題這樣闡述,“辦企業一定要有利潤,沒有利潤這個企業就無法生存,所以茅台對於自己傳統產業的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地做好。”

  “其次,要為國家做貢獻——茅台從‘十二五’到現在,為國家上交了稅收1000多億。第三,要為社會做貢獻。我們從‘十二五’到現在,共動用了九十多億人民幣做公益,每年都要開展大型公益活動。過去幾年,我們共資助了14萬考上大學又讀不起大學的貧寒家庭的學生。此外,茅台在精準扶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另外,我們要努力給股東作出最大的回報。茅台上市之初,募集的資金還不到10個億。從2001年到現在,我們已累計為股東分紅500多億,實打實地給股東做了回報。一直以來,我們努力為員工謀福祉,我們員工的福利在貴州省屬於最好的水準。”

  “我們一定要使茅台的民族品牌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他說。

  “所謂‘大’,我認為首先是規模要做大。以茅台為例,我們已經成為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釀酒企業,廠房面積、儲存酒的庫房面積世界第一;我們也是世界上單品銷售額第一的企業、盈利能力在國內同行也屬於第一。”

  “我們在做大的同時,還要做對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要對國家的貢獻大,對社會的貢獻大,要積極履行社會的責任——大品牌有大擔當。此外,我們的治理模式一定要優化、一定要先進、一定要科學。讓創新成為企業不斷發展的第一動力。”

  對此,普羅迪認為,偉大的企業,要努力成為全球性的公司。“如果只是關注國內市場,不走向世界,也不會特別偉大。必須要關注全球市場,要把自己的科技和其他的因素結合在一起。”

  偉大企業的標準是什麽?

  劉俏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關注怎樣才能成為偉大的企業。所以,作為本場論壇的主持者,他的問題焦點也圍繞於此:在您心目中,什麽樣的企業才能成為偉大的企業,您所在的企業算不算偉大的企業?

  此次討論,袁仁國是場上的焦點。聽眾很感興趣他會怎樣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茅台的董事長,我不好對這個做評斷。”袁仁國表示,“我只能說,茅台離偉大企業的距離越來越近。”

  話音未落,聽眾席傳來認同的掌聲。

  人們對他剛才透露的一組數據印象深刻:“十二五”以來,茅台共上繳稅金1000多億元,共完成教育、環保、公共建設等領域的公益性投入90多億元;上市17年來,茅台共給股東分紅500多億元。

  “我認為,作為一個偉大的企業,要有世界的眼光,要有正確的發展戰略,”袁仁國分析指出,“第二,偉大的企業一定要有企業家精神,富於開拓、創新、冒險,並且不屈不撓。第三,偉大企業的治理結構要科學合理。第四,偉大企業要有偉大的企業文化。”

  “十八大以來,中央在路線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外,又提出了文化自信。這個論斷非常重要。只有文化自信了,才可以把品牌做長久,因為,品牌背後的支撐就是文化。”

  袁仁國說,“偉大的企業一定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比如說我們精準扶貧,像我們茅台在遵義幫了兩個縣,我們幫它們修路,還有推動教育、產業帶動等責任。”

  “當然,偉大的企業,一定要有強大的盈利能力,沒有利潤,員工也富不起來,企業也辦不下去,企業責任也無法實現。”

  袁仁國的觀點,也獲得與會嘉賓的認同。

  劉永好指出,做企業沒有利潤就活不下去,有利潤就能回報股東、社會、市場,有利潤就意味著能有稅收,對國家能有所貢獻,對員工能有所貢獻——企業沒有利潤,是一種不負責任。“在能夠盈利的基礎上,我們要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如何實現偉大企業的目標?

  要規模,還是要利潤?是做大,還是做強、做優?

  在中國經濟從規模向品質轉型的今天,作為經濟微觀個體的中國企業需要重新思考和選擇自己的方向。討論嘉賓對此議題的觀點,迅速成為會場熱點。

  劉俏提出,如何實現偉大企業的目標?能否設想,2035年時的偉大企業,應該是什麽樣子。

  王中磊認為,十幾年後可能成為偉大企業的,更多是改變人類發展的公司。具體而言,就是在生物科學上作出很大突破的企業。“如果17年後,在座的所有人,可以因為這個企業使我們免受疾病的困擾,那這就是一家偉大的公司。”

  ChrisMarlin認為,要做到偉大的企業,最主要的是從一點一滴,從小事情做起——你必須能夠起跑之前要慢慢地走。“在我們能夠做到偉大之前要把自己眼下的事情做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袁仁國讚同Chris的看法。在新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他這樣總結:茅台從幾家小作坊起步,經歷了由小到大到強的完整過程。從我自身的體會來說,企業做大很不容易。過去67年,茅台的成長靠的是幾代茅台人輪流接棒,不斷提升產品的生產、銷售,點滴積累而成。“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有世界影響、受人尊重的偉大企業。”

  “我們無法預測,十幾年以後企業會是什麽樣子。”袁仁國說,“但我可以斷定,那時能稱為‘偉大’的企業,一定是可持續發展,能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共享發展、綠色發展的公司。這個企業,必須要為國家、為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同時對環境保護也能很好承擔責任的企業。而且,必須是現代化與專業化高度融合,治理體系也非常科學的企業。”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