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式太極拳——丹田內轉的特徵

丹田內轉,是陳式太極拳拳理拳法有機整體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了解丹田內轉的功法,必須與了解太極拳的整個拳理拳法相結合。現在,只能從這套拳藝的一個側面來闡述一下關於其內功(丹田內轉)的一些特徵。

1.意注丹田,氣沉丹田,丹田真氣充盈,是發動丹田內轉的基礎。打拳時,先入靜片刻,洗心滌慮,壹志凝神,檢查全身放鬆狀態,引真氣下行,意注丹田,感到真氣充盈丹田(發熱)之後,再由丹田內轉啟動周身。而且是以外呼吸引動內呼吸,以真氣帶動小腹內的諸臟器取螺旋形式轉動起來。所以,我主張上場打拳起動之前,要適當延長預備式的時間。

2.由外及內,由內及外,內外結合,促使丹田內部轉動起來即拳論中講的胸腰摺疊與丹田內轉結合。丹田內轉,與其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孤立的動,不是靜坐中求內動,而是內部與整個軀體一起動,動功與靜功相結合。從打拳講,打拳強調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礎上,胸腰走螺旋勁,「刻刻留心在腰間」,以腰為軸,以太極核的離心運動和向心運動帶動全身,走立體螺旋勁,從腰到四肢,都是順逆纏絲勁,所有動作都是圈,這種周身的螺旋運動是丹田內轉的實質。整套拳的大小動作都要與丹田內轉相協調—致。如拳論所述:「內不動、外不發」、「腰不動,手不發」,「出腎入腎是真訣」,「節節貫穿,周身一家」。而且強調以這種內動作用為主、為先。同時又注意內動與外動(內功外功)相結合。丹田內轉的方式,包括前後、左右、斜向、橫向等多種立體螺旋方式。但都要與外形協調一致。如丹田走前後圈時,外形也走前後卷放、開合、蓄髮,如「左沖」「右沖」等勢;丹田走左右圈時,外形也要走左右螺旋,如「掩手肱錘」、「三換掌」諸勢;丹田走斜圈,外形動作也是斜向旋轉,如「白鶴亮翅」、「六封四閉」等拳勢。

3.以提肛、松胯和兩臀翻沉為特徵的骨盆運動。陳式太極拳的丹田內轉法,是呼吸運動、腹部運動、骨盆運動三結合的一種鍛煉方式。拳論強調「襠走下弧」、「提肛、松胯」、「吸氣收腹,呼氣突腹」,「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等等。這些措施實質是增強骨盆運動。人體骨盆及骨盆肌正好象一個保護盆,從左、右,後、下幾個方面來保護人體小腹內重要的臟器,手臂和腳腿則可以從前方保護它。打拳時經常提肛、松胯,沉翻左右兩臀、會陰處一提一松,骨盆處髖關節立體螺旋式的上下轉動,即斜向走「8」字形的運動。都可以使人注意會陰穴,增強人體下部的活動,從而使大腦皮質與下部內臟器官關係密切起來(即氣功中講的心腎相交),以調節內分泌機能。並且可以使腹肌、骨盆肌,以及下部器官的各種括約肌、提肌、豎立肌經過一收一放、一緊一松的鍛煉,而保持良好的彈性,這對增強性機能和增加性激素都有積極作用,有助於取得「煉精化氣,還精補腦」之功效。

4.外呼吸與內呼吸相結合,呼吸與動作相結合。丹田內轉其實質就是一種丹田呼吸法,它與肺呼吸、體呼吸諧調一致,故稱為內呼吸。所謂呼吸與動作相配合,主要是指這種以丹田呼吸為核心的鼓盪之內氣與拳架動作相隨,所形成的人體特有的一種「周天開合呼吸法」。同時,陳式太極拳的呼吸法注重呼氣。這種注重呼氣的練拳方法,是許多國術門派所重視的,它既有利於呼凈肺部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又有利於導引真氣下行。根據現代醫學家分析,常常注意呼氣有利於肌體放鬆,對神經系統有好的影響。從丹田內轉的功法考慮,注意呼氣可以便真氣順任脈下行,氣聚丹田。

5.動功、靜功和輔助功相結合。陳式太極拳是動功靜功相結合的一個拳種。這種動功靜功兼練含義:主要是指打拳過程中,達到動(體)靜(腦)相結合。打拳時怎樣使大腦得到平靜這其間有微妙的道理。因為兩套拳有155個勢子,700多個動作,為了節節貫穿、連綿不斷、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打起拳來只能壹志凝神,循規蹈矩,腦子一點也不能「走私」。每次運行,大腦都要專註於那些複雜而又已熟悉的動作,從而使大腦得到平時難以得到的平靜。而四肢和軀體,則在進行難度較大的運動。即「以一念代萬念」,使人體「司令部」在肢體運動中得到休整。正如藝術理論家溫克爾曼所講述的一種狀態,「就象大海的深處永遠停留在寂靜裡,不管它的表面多麼狂濤洶湧」。陳式太極拳這種運動方式,比某些動作簡單的運動方式效果好就好在這裡。因為跑步、簡易體操等運動方式,在運動過程中,大腦往往容易「開小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