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7歲少年跳橋自盡:媽媽,來生請原諒我

4月17日,一個17歲男孩,在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身亡,原因是他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遭到了母親的批評。

對於這樣的離別方式來說這個原因似乎太輕了,所以有人說孩子的承受能力差,可是我要說,多少年輕人也曾想過這樣做。

來自父母的語言暴力勝過一切槍支彈藥,他們覺得無關緊要的一句話,有時候就是壓死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為人子女,我們只是想要多一點理解。

壓垮少年的最後一根稻草

4月17日晚十點,上海盧浦大橋發生了一起17歲學生跳橋自殺事件。

事發之後,其母親稱是因為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矛盾遭到了批評,之後母親在接他回家的橋上停下了車,他打開車門後便跳了下去。

在監控錄像裡,一開始母親把車子開到了橋中央停了很久,徑直走到後座車窗外和孩子溝通。

播放GIF

直到母親終於說完準備上車回家的時候,孩子一下子打開了後座的門,直奔橋邊,沒有一絲猶豫的跳了下去。

隻用了5秒鐘,就離開了這世間。

播放GIF

他的身後是川流不息的燈光,前面則是橋下一望無際的黑暗,可他卻沒有回頭。

播放GIF

「生而為你的孩子,卻不能讓你滿意,我很抱歉。」

他也許聽到了母親的呼喊:「你要乾嘛?你別動!」,可是他應該也很害怕停下腳步之後,面對的是母親的第二次責罵。

情緒和壓力成為了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帶走了本是花樣年華的他對這世界的期待。

視頻最後只剩下在欄杆邊奮力捶地的母親,再多的懊惱和不悔都換不回她的孩子。

播放GIF

視頻曝光之後,大量網友都在指責孩子「玻璃心」,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教育做的太少,所以才會因為幾句批評就選擇輕生。

他們指責少年太自私、年紀輕輕有什麼事值得自殺、抗壓能力太差,也許在封閉的車裡,少年的母親也是用這樣不理解的語氣,讓他受了加倍的委屈。

少年像一個被情緒不斷充氣的氣球,最後選擇了爆炸。

他不是自己跳下去的,是「帶著」無數和他一樣不被理解的孩子一起跳下去的。

誰「殺死了」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曾經是孩子的全世界,是成長過程中最親密的第一位。

跳橋選擇自殺的少年在學校受到了批評後,積壓了委屈,期待通過家人的安慰平靜下來,卻得到了最親近的人的不理解。

泰國有一則新聞是一對父子吵架,起因是兒子玩遊戲沒有幫媽媽做事,父親一氣之下對兒子說:你這個垃圾...你怎麼不去死。

說完直接掏出了兜裡的槍放到了兒子的面前,並且上好了膛,沒想到兒子直接拿起來就往腦袋上開了一槍。

父親依然以為兒子是故意作秀,回頭狠狠的扇了兒子一巴掌,媽媽則被嚇得癱倒在地 。

這位父親直到兒子被扇倒在地的那一刻,才意識到這不是一場玩笑。

現實中有很多父母都是這麼面對自己的孩子,他們雖然沒有一把真實的槍,但是能說出比子彈更傷人的話。

這些都不是個例,大部分人也都有過被父母不理解甚至打擊的崩潰經歷。

知乎上就有一個話題「哪些瞬間讓你感覺到父母對你的真實惡意?,問題下面有5001個回答,並且有30834個人關注。

大學考上了本科,本來可以爭取到內招,爸爸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我的臉都給你丟盡了我一輩子都沒有求過人。",即使到了成年後,也依舊會迴避人際關係,極度渴求認同感。@匿名

初中的時候因為班主任說我常跟男孩子玩,就罵我「不知廉恥」,把我打到嘴出血,後來知道班主任的意思只是說我性格偏向男生比較淘氣後,她和我說對不起,但是眼睛裡絲毫沒有一絲抱歉。@匿名

在親戚家玩,明明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卻依然要挨打,解釋就是狡辯。鬧事了之後,她一定會先給我一巴掌,不分青紅皂白,導致我有信任危機。@匿名

從這些回答中,發現很多小孩都在成長時期或多或少的收到過來自父母的惡意,而這些來自最親密的人給的傷害,很難通過自我調節去治癒。

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為什麼長大之後不願意和他們分享生活中的困難和委屈,卻很少思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選擇和他們坦誠痛苦的時候,為什麼給予孩子的回應不是安慰和鼓勵,

而是「為什麼這點事你都能做成這樣」「肯定是你自己錯了人家才說你的」這樣的言語。

在《少年說》的天台上,體育生和媽媽對話,她抱怨拚盡了全力卻不到媽媽的誇獎,反而因為沒有拿到冠軍而被說成不務正業。

她直面媽媽發出了在心底憋了很久的心聲:我能理解媽媽很辛苦,可是媽媽為什麼不能理解我還是個孩子,為什麼不能讓一讓我?

媽媽的回答是:嚴厲是為了讓你學會堅強,我只有多說說你,你才會努力一點。

現實中多少父母都像這樣舉著「為了你好」的幌子,嚴厲地要求孩子遇到困難不許哭、有了收穫要憋住,這樣才能戒驕戒躁,負重前行。

可是為什麼「為了我好」不能換一個方式?為什麼一定要貶低我?為什麼一定要羞辱我?為什麼要把我的錯誤歸咎到我喜歡的人和事物上?

這些父母無形中施加的壓力帶來的是積極的影響嗎?在檢測壓力的「加利福利亞佛系大鼠」實驗中可以給出一個科學的答案。

在這個實驗中,實驗人員把三組幼鼠與母鼠隔離不同的時間,再讓幼鼠回到母鼠的身邊,觀察它們的抗壓反應:

第一組幼鼠被移動到鼠籠另一端,但母鼠很快找到了孩子並進行安撫,幼鼠很快就從驚恐中平靜了下來,成年之後也具備了抗壓能力。

第二組幼鼠離開籠子15分鐘(已經是極大的壓力刺激),返回鼠籠後,母鼠立即對它們進行了安撫,幼鼠在15分鐘內恢復平靜,雖然比第一組受到了更大的壓力,但由於及時獲得了安撫,也具備了同樣的抗壓能力。

第三組幼鼠離開鼠籠一小時後,直到回到籠子後得到了母鼠的安撫,也沒有任何反應,一生都活在了驚恐之中。

這三組大鼠中只有第二組成為了佛系大鼠,對任何的壓力都能給出正確的反應和平靜的態度。

由此可見,父母在孩子得到外界壓力後沒有作出及時的安慰,只會讓孩子陷入在負面情緒之中。

而父母的惡語相向,更會讓孩子得不到正向的反饋,孩子就會一點點變得麻木,主動放棄和父母溝通,漸漸地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雙方的誤會也越來越深。

多少孩子在長大成人的路上,靈魂被最親密的人「殺害」,卻還拖著麻木的身軀繼續長大。

不被父母理解,影響一生

心理學家科胡特關於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有這樣的解釋:


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如果孩子長期暴露在父母不成熟的、敵意或誘惑的回應中,將會引起她強烈的焦慮與過度的刺激,從而導致精神成長的貧乏。

許多孩子在成年之後依然自卑、害怕人際關係、極端、喜歡使用語言暴力,基本都是由於父母對他們的負面反饋導致的,這些來自親密關係的傷痛伴隨了一生。

像陳喬恩,明明已經成了光鮮亮麗的偶像劇女王。

卻還是在提到媽媽的時候笑容帶著害怕,因為她的媽媽一直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陳喬恩一犯錯,就會被媽媽打罵,甚至打到後背出血。

播放GIF

陳喬恩因此留下了很大的陰影,一度缺乏安全感,下意識的會查看四周,生怕媽媽會打她。

這些基於不理解的打罵教育,也許一時能教出順從的乖孩子,可那些「痛」早晚都會累計起來歸還的,導致厭學、失業、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甚至輕生。

可這樣的父母難道不愛孩子嗎?不是,可是愛和傷害並不衝突。

很多人都說為什麼孩子連這點批評都受不了,怎麼能承受住社會的重壓。

可是現實卻是人能背負起外界環境施加的重重壓力,卻受不了父母的三言兩語。因為父母不一樣,父母既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知道刀子往哪裡捅最疼最狠的人。

所以大部分年輕人在外面即使沒人愛沒人理解可以自己排解,唯獨回到家聽到父母說:「你從自己身上找下原因。」的時候徹底崩潰。

越是親密的關係,越是難以原諒。

我們都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我們的願望只不過是想得到父母的一點理解和支持。

而父母的支持不應該隻停留在物質上,更應該在孩子失意的時候點亮一盞明燈。

即便微小,也能給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披荊斬棘的勇氣。

孩子期待的這份理解

一直覺得家庭教育好的小孩很幸運,他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而在湊合氛圍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就要花很多力氣去踢開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條路,是對的。

在《爸爸去哪兒》中,嗯哼第一次來到陌生的農村開始大哭的時候,杜江沒有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去看待嗯哼的情緒,而是細心的詢問他為什麼想要回家,在知道他的答案之後耐心地向他解釋,嗯哼也因此適應了新的環境並找到了不一樣的快樂。

由此也會聯想到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萌生了對這些被理解包容的孩子的羨慕。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他們在親密關係裡因為不理解受到的委屈少了很多,後盾多了很多。

在長大之後,我們也會慢慢開始理解「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的心情,學著去包容父母。雖然他們還是很難去理解我們,但其實也在儘力的學著去理解我們。

像《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爸爸在得知女兒因為身為老二長期被忽略的難過後,主動買了她未曾擁有過的那塊生日蛋糕,在家門口對德善說了一句「對不起」,希望德善能夠原諒他們。

但身為孩子在乎的當然不是那塊蛋糕,而是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不理解的那份真實感受。

德善得到的那塊蛋糕和那句道歉,意味著德善爸爸終於意識到她這麼多年來所受的委屈。

孩子和父母的愛是長達一生的拉鋸戰,它確實沒有確切的答案去評判輸贏對錯,也許有一天,父母會突然和你說一句:對不起,之前的事情是我錯怪你了。

但也許父母還是一成不變。可作為孩子卻終究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即使是一句簡單的「我理解你」,抑或是一次輕輕地拍肩安撫。

孩子正走在努力理解父母的路上,同時也在等待著來自父母的那份愛的回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