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晨起一杯水的陋習要改

彼得 · 德魯克說:「思考是讓人痛苦的事,於是多數人選擇了隨波逐流。」羅素也講過:「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意獨立思考。」

1

好多人有晨起喝一杯水的習慣。我問他們,早晨起床時渴嗎?多數朋友告訴我:「不渴。」少數朋友口有點乾,極少數人確實口渴。又問她/他,為什麼晨起喝一杯水。答案出奇地一致:

「權威」人士說,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息,體內有很多毒素,晨起一杯水,把它們沖刷出去。

如果把機體看作機械,這個解釋貌似很合理。可是身體是複雜、智能的,這杯水如果沒有沖刷垃圾,會滯留體內變成廢水。好多朋友的舌頭胖嫩、濕滑、有齒痕,說明體內水濕重。

水濕舌象

有人上午疲憊、睏倦,和晨起的那一杯水有直接關係。當我們抱怨痰濕的時候,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行為。

2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到底什麼時候喝水?喝多少水剛剛好?我們不必要聽「專家」的,而應該聽身體的。不渴不飲,這就是一個原則。

晨起喝水不合適,可能已經毀了您的「三觀」;不渴不飲,您可能也不贊同。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聽到的觀點也是這樣:渴的時候說明身體已經很缺水了,一定要提前喝,避免臟腑缺水。

近年來,隨著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我慢慢體會到,要站在身體的角度去思考。身體是智能的,五臟六腑像中央首腦機構一樣,它的物質儲備一定是足夠豐富的。

口舌是人體最敏感的器官,像前沿觀察哨。每天喝粥、喝湯,身體已經儲備了不少水分。當體內水位線下降,最遠端剛剛開始缺水的時候,口腔就會感知到,這個時候喝幾口水就可以了。

很多朋友試驗了一下,晨起不喝水,或者口乾時喝兩口水潤一潤喉嚨,幾天連續「不渴不飲」,結果原來的胖大舌變瘦了。

我們總以為身體是無能的,不顧身體的感受拚命喝水,這個水在體內不能完全參與代謝,就會成為水濕,進而成為痰濕。

中醫對水在體內的代謝極為重視。如果一個人受到風寒的侵襲,感冒發燒了,我們會通過「渴、不渴,汗、無汗,小便利、不利」等表現來判斷水的代謝情況,治療的方案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感冒後不一定都要拚命喝水的,要看渴還是不渴。

3

此時您一定充滿疑惑,三觀盡毀。沒關係,存疑是好事。身體就是一個實驗室,實驗一下。停掉早晨那杯水,堅持一周,也許嘴裡會出現甜絲絲的津液,以前越喝水口裡越渴,現在這個問題消失了。

如果晨起口很渴,您需要看中醫了,此時體內水的代謝已經失調。

有得腎結石的朋友向我顧問:她的醫生讓她多喝水,每天3000毫升,這樣有利於石頭排出,可是石頭不僅沒有排出,眼皮卻腫了,這讓她很矛盾。

我給的建議是:看當地中醫,平時不渴不飲,疏通經絡來配合。

長按分享

對於腎結石,經絡疏通的具體方法是什麼?下周公眾號的文章是:《腎結石的經絡處方》。

▍實踐者說

實踐者必受益

作者 路新宇

畢業於長春中醫藥大學

中醫養生文化學者 執業中醫師

致力於中醫科普工作,努力去除中醫神秘化與神奇化色彩。

著有健康書籍:《徒手祛百病》《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季節養生,經絡有道》《上班族身體保養指南》。

關注,傳播

讓祖先智慧藉助中醫之光

惠及更多生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