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首例可轉債並購誕生,影響幾何?

在今日,A股上市公司賽騰股份突然發布了臨時停牌公告,宣布該公司擬啟動對外並購,購買的標的資產屬於先進製造行業,並采取發行定向可轉債及股份的方式購買資產。由此一來,賽騰股份也成為了《證監會試點定向可轉債並購支持上市公司發展》通知後A股歷史第一例以可轉債對外發動收購的上市公司。

過去,A股上市公司發生的對外並購,大多以股份定增為主,並且是過去2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的90%,並配套部分現金,而可轉債更多只是作為上市公司單純融資的手段罷了,連賽騰股份都表示”涉及發行定向可轉換債券方案屬於重大無先例事項“,如今可轉債被應用到並購上,影響將是深遠的。

一方面,可轉債作為並購手段之一,將使A股上市公司對外並購融資手段上呈現進一步的多樣化,有利於企業並購的推進做強做大;另一方面,以可轉債的形式對於該企業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而言而是更好,如果可轉債到期屆時企業經營狀況比較好,以債券的形式完成支付,公司的股本將不用迎來大擴張,投資者也不用擔心那些實質等同於IPO原始股的持股成本的被並購企業的原始股東們在解禁後瘋狂減持變現,成為公司股價的一個潛在地雷。當然以A股上市公司過往發行可轉債融資的經驗,絕大多數都仍將力促可轉債轉股,並不願到期將可轉債以還本付息的方式兌付,只能說,即使以可轉債並購,也只是給了上市公司更多的屆時支付的選擇和融資收購的手段。

敢於成為”第一個“的賽騰股份,這是一家主營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智能製造企業,主要服務於3C行業,合作商包括蘋果公司,在2017年的12月25日才IPO登陸A股上交所,至今上市未滿一周年。不過似乎賽騰股份也未能擺脫A股”次新股上市當年或次年的業績魔咒“,去年(2017年)該公司淨利潤還同比高增長99.11%,今年前三季度中淨利潤為7560萬元,同比下降9.29%,這就匆匆啟動了對外並購,接下來通過並購企業財務並表改善業績的也已經成為一種可以預見的套路。

出現了第一例之後敢於“吃螃蟹”的企業之後,A股市場接下來或掀起以可轉債支付的並購潮,推動更多的並購誕生,側面來說也是形成幫助其他中小企業以被並入上市公司融資的”小IPO“潮。不過這種浪潮下,如果並購的企業品質不達標,起不到幫助上市公司發展壯大的目的,最終形成的也將是一場地雷式的噩夢,這就是要看上市公司對並購企業自身的風控篩選、會計事務所及輔導券商的監督,證監會的並購審核把控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