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水裡的刀子》面對西寧觀眾,萬瑪才旦監製引強烈反響


由知名導演爾冬升、張猛、萬瑪才旦監製、青年導演王學博執導的口碑佳作《清水裡的刀子》將於4月4日全國公映。影片改編自石舒清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同名小說,在2016年榮獲釜山電影節最高獎新浪潮獎,在全球二十多個國際電影節上又陸續獲得多項大獎,這部兼具文學性與藝術性的處女長作在上映前已受到廣泛關注。 

在全國路演活動第二站蘭州的映後現場,《清水裡的刀子》不僅受到多名學者和媒體人的好評,也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有人評論電影提供了獨特角度,促使每個人不分民族的去面對人生的問題,也有觀眾認為本片並不沉悶,每一分鐘都是精心安排,還有觀眾被影片結尾感動,被主人公的表演深深打動。隨著影片的持續路演放映,這部獲獎佳作的口碑也節節升高。3月27日,電影主創順利抵達路演活動第三站:西寧。映後,導演王學博與作家馬有福、青海日報文藝副刊主任、評論家馬鈞展開對談和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電影歷時6年打造 青海導演萬瑪才旦做監製保駕護航

電影《清水裡的刀子》講述在十年九旱的寧夏西海固,一個偏遠的農村裡,一個穆斯林老頭的老伴去世了,老人和兒子舉意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來搭救亡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人和兒子對牛精心照料,並且也流露出對牛的不捨和對老伴的思念。在祭日的前三天,這頭牛在飲它的水裡看到了將要宰它的那把刀子,於是開始不吃不喝,為了以一個清潔的內裡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之後老人就陷入了對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導演王學博介紹,在2007年看完短篇小說後,他深受震撼,就召集幾位志願者到寧夏西海固拍了同名短片,後來又心生要拍長片的想法。直到2010年,他又到電影拍攝地生活了10個月。從劇本籌備到2015年拍攝完成,《清水裡的刀子》整整用了6年的時間。在這期間,電影得到了同行的很多幫助,他現場特別感謝了影片監製爾冬升、張猛和萬瑪才旦,以及他參與製片的電影《錘子鐮刀都休息》的導演耿軍。 

西寧觀眾最為熟知的就是本地導演萬瑪才旦,很多觀眾也是慕名而來。王學博談到,他曾在萬瑪才旦的作品《塔洛》中擔任製片人,此次萬瑪才旦則為他的這部處女長作做起監製,他們的身份有了轉換。在認識之前,還在上學的王學博就很喜歡萬瑪才旦的電影。2009年,兩人相識後,一直保持通信,每年也都會見一次面。做製片人後,他們有了深度合作,接觸也更加頻繁,“我給他做製片人,他做導演,創作上他很成熟,運作上他也不會干涉我”,“我們話不多,但心裡都明白”,王學博說道,兩人在工作中漸漸加深了感情。到了《清水裡的刀子》,萬瑪才旦在拍攝現場也給了他很多指導和建議,“每個鏡頭要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和位置,不然就不過,只要一直堅持早晚能拍出來”,這句話深深影響了他。拍戲時,他也經常一場戲拍了好多天,拍完不滿意再拍,就是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

 


而與他合作過的導演耿軍,在王學博看來,也有著一股執著的勁兒,特別是拍片的狀態,同樣感染著他。另外,他也特別感謝影片的監製之一張猛導演,“以前我們不認識的時候,他就很想拍這部小說,後來知道這個劇本是我的,他君子不奪人所愛,主動幫我監製了”。

文藝人士感慨深 齊讚: 看到這部電影就看到了春天

映後現場,作家馬有福感受頗深,他評價《清水裡的刀子》是在今年春天給大家帶來的一道精神大餐,直言,“這部電影是寫物質上的荒涼和人內心深處的紛紜,人的物質的平凡和精神上的高貴。是對人心的問詢以及人應該怎麽活著的一種思索。”他認為影片的改編達到小說的預期,甚至感覺到了阿巴斯電影的味道,有哲學思辨的高度。導演王學博則表示,自己只是憑著感覺在拍攝,開放式的結局也是希望能引發觀眾思考,他不認為自己有哲學高度, “哲學高度是屬於觀眾的,不是屬於我的”。

 


青海日報文藝副刊主任、評論家馬鈞和馬有福老師也有著同樣的感受,他感性說道,“看到這部電影就看到了春天”,同時表示自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對他來說,雖然原著小說注重人物內心描寫,但電影主創有很好的功力,改編很成功。

映後互動遇知音 導演感動:你把人物細膩複雜的內心傳遞出來了!

在與觀眾互動交流的環節中,一名女觀眾的發言深深感動了導演王學博。她細心分享了自己對影片內容的一些看法,“老人的兩次洗禮我覺得是在洗去負罪感,對他妻子的和對那頭牛的,這是兩個讓我覺得非常動人的情節”。她詳細分析了兩次洗禮場景的設計和背後的表達涵義,最後總結了這部電影給她的兩個特別有感觸的地方:一個是無常感,一個是救贖感。

 


這名觀眾對影片的理解非常透徹,讓在場的導演王學博感到十分驚訝,激動到起身鞠躬致謝,“從沒有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后能有這麽細膩的感受!“他回應,”牛能看到死亡,人看不到,我們不如牛,其實影片說的就是罪惡感“,導演不禁再次稱讚起這位觀眾,能把影片裡主人公細膩又複雜的內心傳遞出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