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寶貴的明清史籍,被當廢紙15萬斤賣4000,如今花再多錢也買不回

引言

《舊唐書·魏徵傳》中說道“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是民族的共同記憶,它承載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榮耀、光輝、屈辱以及血淚,同時也是把人們的命運緊緊捆在一起的韁繩。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五千年風雨而不絕,就是因為我們對於歷史有著很深的重視。

中國人對於文化和歷史的保護,遠遠超乎旁人的想象,比如司馬遷即使是遭受了嚴酷的宮刑,也仍不忘編著《史記》,這份對於追求歷史真相的執著,正是中華文明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那些蘊藏了無數歷史智慧的史籍,即使是在最為動蕩飄搖的年代,也被人們用生命保護著。

不幸的是,在水深火熱的近代時期,中國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慘淡的愁雲之下,西方各國在中國境內爭相搶掠那些被中國人視之如生命的文化瑰寶,那無數的珍貴史籍就在這樣混沌的局面下,被不珍視它的人給賤賣了出去,使得國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01

20世紀,中國檔案界發現了北京故宮內閣大庫檔案、河南安陽甲骨檔案、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經卷檔案和居延漢簡,這四大發現為我們了解歷史真相提供了極大的參考價值,也曾深深地震撼了整個世界。

其中,北京故宮內閣大庫檔案指的是放置在紫禁城內閣大庫的檔案,其中存放的檔案種類繁多,從詔令、奏章、再到朱諭、外國表章、歷科殿試卷子等等無所不包,它的出現無異於為我們鋪開了明清時期中國的真實畫卷。由於這些史料並沒有經過官方的美化修改,因而其真實性非常高,為我們還原一個真實的明清王朝起著極大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樣,故宮內閣大檔柯瑞的文獻卷宗才顯得尤其珍貴。就算是在清朝時,也很少有人能夠被允許進入到內閣大柯瑞。可遺憾的是,這些對我國來說最珍貴的史籍在宣統年間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並沒能保存下來。

02

1898年,故宮內閣大庫因年久失修,漏水問題日益嚴重了起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務府決定要將其好好的修繕一番。不料之後就爆發庚子國變,修繕的相關事宜只能停止,直到溥儀登基後才得以繼續動工。

若是要將其好好的整修一番,那麽那些檔案史料就要全部被搬出去。於是,幾百萬件檔案被搬出了內閣大檔庫,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被搬到文華殿擺放,而另有已經殘破的一萬麻袋卷宗就會被燒掉。

這一萬麻袋的珍貴史實資料,即使是破損也仍然有著非凡的價值,若就這麽被燒掉了,那麽將會是整個中國的巨大損失。清朝學部參事羅振玉洞察力非常敏銳,認為這批史料價值不可估量,絕不能如此燒毀,於是前去請求張之洞,希望他能夠出面奏請朝廷停止焚燒。後來燒毀計劃並沒有進行,這一萬袋的殘破卷宗得以保存。

1912年,北洋政府創立了歷史博物館,內閣大庫檔案成為藏館之一。但由於北洋政府並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館內常常出現偷盜之事,許多檔案都遭到了盜賊的毒手,被人偷賣了出去。再後來,財政上入不敷出的北洋政府無路可走,就在99年前讓教育部把館內所剩的8000麻袋、重達15萬斤的明清檔案當成廢紙賤賣出去。這些中國最寶貴的史籍就這樣被北洋政府以總價4000塊銀元全部賣了出去。

羅振玉知道後此消息後痛心疾首,不斷地打聽著史籍的下落,當得知這些史籍是被西單同懋增紙店收購後,他毫不猶豫地自掏腰包,購回了一部分。可遺憾的是,個人的財力終究是有限的,羅振玉的努力在數量如此龐大的史料面前,終究是杯水車薪。

後來,經濟困窘的羅振玉,也不得不將自己購買的史籍轉賣。這部分史籍幾經轉輾,最終還是流失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檔案局出面,由國家出資購買了剩下的300麻袋檔案,而如今這些殘存的明清史籍都被收藏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裡。令人遺憾的是,8000麻袋的明清史籍,幾經轉賣大部分都已經下落不明,所以如今就算花再多錢也買不回來了,委實令人惋惜。

結語

《五代漢史平話·漢史》:“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文化和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如今我們更要充分吸取教訓,盡量避免類似內閣大檔庫的事件再次發生,以此守護好我們的文化根基。

參考資料:

《舊唐書·魏徵傳》《五代漢史平話·漢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