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騰越古道 穿行在高黎貢山密林中的茶馬古道

騰衝,古稱騰越,是中國西南部最古老的對外通商口岸,也是滇西最早設立海關的地方。據《三國志·魏志》中記載:古羅馬帝國經水陸與益州郡永昌有貿易往來,大量域外商品與西通羅馬有關。古代騰衝地處益州郡內。永昌古道自東往西翻越高黎貢山,穿過密密叢林進入騰衝,從高黎貢山西坡到騰衝中緬邊界的茶馬古道被稱為騰越古道,它是“蜀身毒道”在中國境內的最末端。

城門洞西坡古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翻越高黎貢山的茶馬古道有三條線路,北線在戰國時期由民間商旅開辟,是從大理經騰衝往印度的交通線,從北齋公家宿舍翻越高黎貢山。中線始於漢晉,唐代中期曾作為官營進行了大規模修整鋪設,自南齋公家宿舍翻越高黎貢山。“齋公家宿舍”是官方在高黎貢山山脊設立的為馬幫免費提供飲食休息的場所。南線建於元代,是從潞江壩磨盤石至騰衝的官道,走的是高黎貢山南部海拔較低的地方。城門洞在此線路上。

三國時諸葛亮南征,曾在高黎貢山城門洞分水嶺建“諸葛亮城”,作為西出騰衝、南控龍陵的交通要塞。之後,因該道途經的潞江壩氣候炎熱,瘴癘肆虐,便少有人從此道通行。元代雲南行省納速剌丁征緬定邊後,考慮到該線路沿途地勢較怒江上遊的北、中兩線平緩且裡程較短,乃將其列為通緬驛道主線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擴修開發,並於沿途設定蒲縹、八灣、橄欖寨、太平鋪、竹笆鋪幾大驛站予以管理。

騰越古道上為駐守官兵提供飲水的水池遺跡。

太平鋪驛站遺址 太平鋪是騰越至永昌府官道上較大的塘鋪,明清兩代在此都設有驛站,有鋪兵四、五名,他們一般由當地村民擔任,也有專門的鋪兵。鋪兵的工作是接待官府人員,更換馬匹,傳遞文書,過的是“環鋪而居,耕山而食”的生活,其報酬由官府以減免稅賦為補貼,很是清苦。

太平鋪烽火台遺址 處在騰越古官道上的太平鋪烽火台,從元到清,見證了多少發生在中國西南邊陲這塊土地上的煙雲變幻,每當與相鄰的城門洞分水嶺、竹笆鋪等驛站相繼升起衝天的狼煙時,蒙古鐵騎、明朝永歷皇帝、吳三桂...等等歷史形影便隨風飄蕩在逝去的煙雲中。

騰越古道上的古炭窯遺址 建於明代的炭窯,燒製木炭供太平鋪、城門洞分水嶺、黃竹園鋪的官兵以及過往的馬幫商旅取暖驅寒。炭窯共有三座,炭窯的周邊有很好的燒炭用原料-櫟木,取材方便。民國初年驛站被裁撤,炭窯也隨之廢棄。因廢棄的時間不是很長,炭壁還有所保留。

騰越古道上的古石灰窯遺址 建於明代,因為遺址附近有天然石灰山崖方便取材而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廢棄。因為廢棄時間不長,窯壁得以保存。

黃竹園驛站兵房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位於高黎貢山黃竹園埡口西側,夾在大風口與太平鋪之間,為越騰古道南線晚期段翻越高黎貢山的主要關隘。據史載,驛站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大風口古道開通後修建,時派鋪兵10餘人駐守控制。鹹豐、同治年間滇西回漢相爭時為亂兵所毀。光緒初年,騰越廳同知陳宗海整治恢復地方秩序,乃於其地重建驛站,指定原龍川江驛丞派員駐守。

黃竹園驛站哨樓遺址 黃竹園驛站依地形坐東向西,包括哨樓、烽火台、兵房和馬站四個部分,為目前所見騰越古道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道關隘設施。其中,哨樓位於兵房以東50米埡口北側陡坡上,以條石砌成方形,形狀與現代碉堡大致相同,惟因長期不用,碉頂屋面與垛堞均已自然坍塌,僅存半截碉壁。碉堡靠山一側設門,余三面各設鬥狀射孔,可對埡口古道形成俯射控制之勢。

黃竹園驛站烽火台遺址 烽火台位於埡口南側50米的斜坡上,以一長9米、寬3米的石台為基礎,上建形狀一致的烽燧3個,由人工打製的彎石砌成圓錐形,上為煙孔,下為爐膛。烽燧高1.2米、底徑1.4米,由於荒廢年久,燧頂已自然坍塌。

布滿枯藤落葉的大風口西坡古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大風口西坡古道上連串的馬蹄窩

高黎貢山密林深處的大風口西坡古道

龍川江鐵索橋 位於騰衝芒棒橋街村西側龍川江上,為騰越古道南線過龍川江的主要通道,元代雲南行省設定通緬驛道後,在此搭建木橋,後幾經興廢,於明代弘治年間改在上遊500米處新建鐵索吊橋。明末橋毀,騰越知州李之仁於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將其遷至元代舊址建。清代以後,歷經天災人禍,先後五次重修。民國十五年(1926年),由騰衝紳商捐資從國外購進纜索,將其改建為鐵鏈與鋼纜混裝吊橋,延用至今。

江苴古鎮 騰越古道中線南齋公家宿舍西坡主要驛站。據史載,驛站最早由唐代地方政權南詔王閣羅鳳“西開尋傳、南通驃國”所設。此後長期成為南詔大理地方政權統治者經營保騰驛道的重要基地。元代以後,雖然驛道改行南線,但從此線往返馬幫行人並未減少,由此帶動驛站商貿活動的長期繁榮,並逐漸發展成為古道上一個重要的商業集鎮。

鎮夷關石拱橋 位於騰衝清水鎮夷關村北200米大盈江上,為騰八(緬甸八莫)古道過大盈江至梁河的主要橋梁。原為渡口,元代設定通緬驛道後,曾多次搭木橋並設關卡以鎮蠻夷,故名鎮夷關。清代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騰越州組織擴修驛道時,為徹底解決通行難題,將其改建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總長25米、面寬4米、淨跨8米。橋現保存完好,至今仍為當地村民的過江通道。

得勝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位於騰衝猴橋鎮猴橋村南7公里棕包河口的檳榔江南岸。為騰越古道主要出境關隘。據民國《騰衝縣志稿》記載,系清道光三年(1823年)騰越廳同知胡啟榮為防止江外“野人”(今緬北克欽族)入境搶劫而建,為時設騰越邊境77碉之一。清光緒五年改設棕包河卡,駐練丁12名。民國二年(1913年)裁編留兵4名。1944年日軍侵佔騰衝後廢棄。之後因長期無人管理,兵房和圍牆局部自然坍塌。

三岔河老吊橋 位於騰衝猴橋三岔河村西側的檳榔江大岔河上。為騰越古道北線出境的主要過江通道。橋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擴修三岔河碉堡之際,以籐篾搭建,屢毀屢修,前後沿用百餘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改籐索為鋼纜,沿用至今。橋為東西走向,總長39米、淨跨35.5米,橋用兩根鋼索承重,索上懸掛木鉤,捆綁下端,加裝木板橋面,由於結構簡單,承重有限且橋面狹窄晃動,僅可供人行走,不能通過牲畜。

銅壁關遺址 位於德巨集州盈江縣銅壁關鄉老官坡村雪列山上,為騰越古道出境關隘之一。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為雲南巡撫陳用賓所建,地控騰八古道自盈江經蠻允南出緬甸八莫的必經要隘。據清光緒《永昌府志》記載,關卡“台周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樓高五丈四尺,公署二所。”初建時由騰越州蠻哈守備派兵駐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