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通人如何擊落直升機?《孤島驚魂5》:用鏟子!

  《孤島驚魂5》裡,面對琳琅滿目的手槍、霰彈槍和衝鋒槍,你陷入了疑慮,因為與一種農具相比,這些尖端科技的產物在威力上似乎很成問題。這種農具就是鐵鍬,它們在遊戲中俯仰皆是,不僅可以用於近戰,而且還能遠程投擲,無可否認,在《孤島驚魂5》中,除了鐵鍬之外,同類的近戰武器還有球棒、水管等,但在其中,只有鐵鍬有如此誇張的穿透效果,甚至令槍械相形見絀:你只要用滾輪選好武器、瞄準,無論是異教徒,熊,甚至直升機——它們都將灰飛煙滅。一把鐵鍬不夠?沒有關係,玩家最多可以攜帶九把——儘管我們並不知道,主角究竟是如何背著它們活動自如的。


吃我一鏟!

  對大部分人來說,鏟子/鐵鍬的唯一用途就是挖掘,但正如《孤島驚魂5》中的情況,鐵鍬也不時表現出大殺器的潛質,類似的情況也體現在了《戰地1》中,它們都支持玩家用這種工具殺人。雖然不無誇張成分,但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設定其實也是現實的反映,在19-20世紀,鐵鍬始終是每名士兵的隨身裝備,他們不僅用它挖掘塹壕、伐樹修路,當敵人近在咫尺時,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抄起鐵鍬與之搏鬥。

遊民星空
《戰地1》宣傳片截圖,在遊戲裡,工兵鏟也是玩家可選擇的近戰武器

  雖然同樣具備殺人能力,但軍用鐵鍬和民用鐵鍬存在許多區別,相較之下,前者功能更多、更為耐用、而且更為輕便,是鐵鍬中的佼佼者。它們之所以被引入戰場,又和一種戰爭形態密不可分,這種形態就是陣地戰,19-20世紀也恰恰是其發展到巔峰的時期,儘管它們的雛形早在幾千年前便出現了。

遊民星空
羅馬時代的軍用鐵鍬殘片

  一般認為,隨著戰場局勢的需要,大約在2000多年前,鐵鍬開始成為標準的軍事裝備,而羅馬軍隊又是其中最著名的使用者。這支橫掃歐洲的軍隊之所以和鐵鍬產生聯繫,又很大程度上源自羅馬人的傳統戰術:首先,在每天行軍數十公里後,他們要停下來乾三個小時的力氣活——修建宿營地,這些宿營地都有壕溝和木柵欄作為屏障,實際是一座臨時的要塞,由於工程量巨大,為了保證宿營地能在天黑前完成,這就要求士兵攜帶高效和稱手的工具。最初,羅馬士兵的標準掘壕裝備是鶴嘴鋤,然而,對一部分人來說,鶴嘴鋤搖桿略長,重量也較大,並不適合攜帶行軍,因此,有人選擇了相對輕型的短柄鐵鍬——這些鐵鍬也經常在羅馬軍團的軍營遺址中出土。另外,羅馬軍隊內還有大量的輔助人員,他們也會攜帶各種專業工具協助士兵修建營地,其中就包括了長短柄的鐵鍬,還有更沉重的木槌和鋸。

遊民星空
在圍攻戰中進行土木作業的羅馬士兵,右側計程車兵正在使用鐵鍬

  另一個需要鐵鍬發揮作用的領域是圍攻戰:為斷絕守軍和外界的聯繫,圍攻者要在外圍修建壕溝;同時,他們還要設法破壞城牆,或是修建能攀登城牆的斜坡,這些都需要鐵鍬發揮作用。

  得益於組織嚴密的體制,以及符合戰場需要的裝備,羅馬軍團稱雄歐洲數個世紀,不僅如此,即使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數百年,他們的組織和戰法依然對歐洲軍隊產生著影響。其中一個遺產就是各種複雜的圍城戰術,也正是因此,雖然在中世紀,騎士和普通士兵都不會將鏟子作為隨身裝備,但它們確實在戰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另外,在農村,鏟子也經常被普通農民當成防身工具使用。

遊民星空
中世紀時期的軍用鐵鍬式樣

  需要指出,在中世紀,由於經濟倒退,無論作為臨時武器,還是生產工具,大部分鏟子的品質根本無法與羅馬時代的軍用鏟相比肩。在中世紀,許多鏟子的鏟面部分是木製的,只有邊緣才是金屬,或是在表麵包了一層鐵皮。這一方面有降低成本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時冶煉技術不佳,導致普通金屬製品質地偏脆。直到17世紀之後,鏟子才重新開始在戰爭舞台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與兵種的專業化不無關聯。從文明誕生到中世紀,一線步兵通常沒有明確的分工,然而,隨著戰爭形態愈發複雜,各國軍隊也漸漸意識到,他們需要培訓一批專業人員,以更有效地應對特殊的戰場環境。

  作為一個新兵種,“工兵”也正是在此時應運而生,一般認為,最早的工兵出現於中世紀晚期,大多從礦工中征召而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破壞敵方要塞,挖掘地道,同時還要利用專業知識,負責重要地段防禦工程的修建。由於職責所在,他們的裝備自然包括了各種工具,鏟子就名列其中。

遊民星空
繪畫:作業的中世紀工兵

  在此期間,戰爭的形態也在發生變化,由於火器的發明和改進,任何迎著火力穿越戰場的一方都將蒙受重大傷亡。為隱蔽自己,士兵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挖掘塹壕和散兵坑,只有當發動進攻時才一躍而起。

  在拿破侖戰爭的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塹壕戰還比較稀少,只有在圍攻要塞時才會出現。但在隨後幾十年,情況出現了變化:在1800-1860年,步槍的射程提升了整整1倍,同時,其射速也較過去有了大幅增加——從1分鐘3發上升到了1分鐘至少10發。躲在壕溝裡或一個臨時建造的掩蔽物後,士兵可以在很遠距離上開火,將敵人有條不紊地逐一打倒,而對於進攻方來說,如果他們沒有絕對的火力或人數優勢,強行衝鋒的結果將注定是血流成河。

遊民星空
拿破侖戰爭時代的工兵,他攜帶了一把鶴嘴鋤作為基本工具

  全新的戰場環境,要求每個士兵必須隨身攜帶掘壕工具,只有如此,他們才能迅速構建掩體保全性命。只是,這種新的作戰方式仍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而在那些傳統悠久的軍隊中,對構建壕溝的抵製尤其強烈。

  1853-1855年間,爆發了克裡米亞戰爭,在黑海沿岸的荒涼土地上,數十萬英法和俄羅斯軍人被卷入了嚴酷的消耗戰。和拿破侖時代的戰爭不同,雙方在一片局促的土地上陷入了僵持,塹壕成了戰場上最常見的景物。

遊民星空
克裡米亞戰爭中,隱蔽在掩體背後的法國士兵,右下方可以看到他們的工具:鐵鍬和鶴嘴鋤

  由於整個工作費時費力、肮髒不堪、“偏離了士兵的本分”,一線士兵們普遍對土木作業心存抵觸。一名參戰的愛爾蘭士兵寫道:“我滿心期待的是刺刀見紅的白刃戰,但現在我們只能拿著鏟子,對著泥土空耗日子,我向聖帕特裡克發誓,再也不想見到這些倒霉玩意了。”

  這種固執的自豪感,讓英軍一度蒙受了高昂代價:在世紀之交,他們來到南部了非洲,對付槍法精準、桀驁不馴的荷蘭裔殖民者——布爾人,儘管此時已是克裡米亞戰爭之後40多年,但對隱蔽的忽視還是讓他們付出了高昂代價,因為顯眼的軍服和挺立的身軀,面對只有步槍、幾乎沒有火炮的對手,他們在最初兩個月就損失了超過5000人。

  但在大洋彼岸,美國計程車兵們卻沒有這種固執的自豪感,誠然,在內戰之初,他們也在槍林彈雨中損失慘重。但在短短幾個月內,他們便向前線運送了近百萬把鐵鍬,滿足了前線的巨大需求。所有人很快忙碌起來,還用柳條籃、木材和石塊加固前線的壕溝,這些工事不僅可以有效阻擋子彈,甚至對炮擊也起到了良好的防護效果,另外,美國內戰末期,一些有才華的指揮官還對塹壕戰進行了改進,甚至利用它們展開巧妙的進攻。

遊民星空
美國內戰期間、在塹壕中駐扎計程車兵

  這種戰術被稱為“對壕戰術”,其大致的思路是在進攻發起前,將塹壕盡可能向著對面延伸,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己方部隊暴露在開闊地的概率,此舉將大大減少他們的傷亡。另外,在狹窄的壕溝內,由於安裝刺刀的步槍尺寸太長,給使用者帶來了巨大不便,因此,一些士兵們也開始將短柄鐵鍬當成備用的近戰武器。也正是由於這些,在交戰雙方眼中,鐵鍬成了一種值得信賴的重要工具。南軍的一位準將後來回憶說:“雖然我最初以為,士兵來前線是打仗的,不是來揮動鐵鍬和鏟子的……然而,在我離開部隊之前,我卻意識到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工具,對我們的幫助有多麽巨大。”

  無論作為掘壕工具,還是近戰武器,鏟子的作用從19世紀後半期開始不斷上升,一些專門設計的軍用鐵鍬也出現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由一名丹麥工程師設計,並以他的名字被稱為“林德曼鏟(Linnemannske Spade)”,在俄羅斯帝國和後來的蘇聯,它也被稱為“MPL-50”,這是因為它的總長度有50厘米。這一尺寸當然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為的是在便於攜帶和便於挖掘之間取得平衡。

遊民星空
一支現代版的林德曼鏟

  “林德曼鏟”簡單實用的設計,讓它在歐洲大陸很受歡迎,繼丹麥軍隊首先裝備後,在接下來的10年內,它的主顧數量持續上升,包括了當時歐洲大陸的許多軍事強權,如奧地利帝國、德國和沙皇俄國。這些鐵鍬的作用在一戰期間得到了證明。尤其是當1914年秋季,隨著德軍在西線的進攻陷入強弩之末時,他們之所以能在協約國的反擊下堅守下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普遍裝備的鐵鍬。在有危險時,他們可以就地修建工事,甚至用幾個小時就建造出一大片散兵坑。此時,除了重炮轟擊之外,英法聯軍拿他們幾乎無可奈何。

  這也導致了一個局面,當英法聯軍闖入德軍陣地時,由於無法對付藏在塹壕中的敵人,他們經常陷入手足無措。一名英國士兵回憶道:“正如我擔心的那樣,我們無法發現敵人究竟藏在哪裡,並經常陷入漫無目的的搜索,而在此期間我們就像是曠野上的靶子。”

  雖然英軍和法軍都有類似的掘壕工具,但它們在普及程度上遠不及德軍,為了亡羊補牢,軍方向工廠訂購了大量的便攜式鐵鏟,同時,它們在設計上也有一定的改良。總的來說,這些軍用鏟更為輕便和堅固,可以滿足前線的高強度使用,也更方便士兵們將其作為一種殺人武器。

遊民星空
複原的一戰塹壕一景,左側就是鐵鍬

  隨著一條條塹壕在前線不斷延伸,戰爭的形態也出現了新變化,雖然一戰中最常見的景象是炮擊和機槍掃射,但當士兵們攻入對方陣地時,他們就將進入另一種作戰環境:此時他們實際是陷入了在迷宮一樣的塹壕網絡中,交戰的距離從幾百米下降到了幾米: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們又回歸了傳統,抄起了一切能利用的冷兵器。

  這些冷兵器五花八門,《戰地1》的玩家們對此不會陌生,但其中最常用的是刺刀和工兵鏟,而這兩種武器又各有優劣,安裝在刺刀上的步槍更長,這賦予了它一定的優勢,更重要的是,用刺刀進行刺殺對體力的要求相對有限。但工兵鏟更短,更適合在狹窄的區域揮舞,與刺刀相比,使用它不需要太多專門的訓練。總之,兩者作為武器實際是彼此互補的,這一點也提升了工兵鏟的戰場地位。在一些國家,人們更是開始考慮改良鏟子,試圖賦予它們更多的功能,甚至令其成為一種改變戰爭形態的武器。

遊民星空
《戰地1》中的軍用鏟介紹

  其中的佼佼者莫過於“麥克亞當軍用鏟(MacAdam Shovel)”,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可以被視為後來各種多用途鏟的雛形。這種軍用鏟的設計最初由加拿大人率先提出,至於靈感可以追溯到瑞士陸軍使用的一種類似裝備上。這種軍用鐵鍬不僅是一種工具、一種近戰武器,還能夠在前線為士兵們充當臨時掩體。它的鏟面有大約22厘米寬,25厘米高,基本可以遮蔽住一個成年男子的頭部和半個肩膀。同時,在鏟面的左側有一個8.5*7厘米的開口,讓鐵鍬的攜帶者可以以鏟面為掩護,從開口向敵人射擊。同時,只要使用者旋轉鍬柄,就可以利用倒刺輕鬆將鐵鍬插入土裡——這樣一來,士兵便獲得了一個能隨身攜帶的鋼鐵掩體。

遊民星空
“麥克亞當軍用鏟”的實物

  然而,前線士兵很快發現,這種鐵鍬在掘壕時很不方便——更尷尬的是,它的防彈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擋住手槍在中遠距離上的射擊。“麥克亞當軍用鏟”注定只是曇花一現,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給了後來的多用途工兵鏟以設計上的啟示。

遊民星空
在訓練場上,以“麥克亞當軍用鏟”為掩體射擊計程車兵

  雖然“麥克亞當軍用鏟”失敗了,然而,普通的軍用工兵鏟確實改變了戰爭。各國軍隊開發出了教學手冊,介紹了用工兵鏟展開白刃戰的技巧,同時,士官們還鼓勵士兵,一定要把鏟子磨得更鋒利些,這樣才能用它更為高效地殺人。工兵鏟還進入了士兵們的術語。在前線,經常有這樣的說法,比如“把壕溝挖到6個工兵鏟的深度”,或是“在樹旁1鏟外的地方有敵人”。另外,士兵們還用它們砍伐樹木、切削麵包,甚至充當臨時的炊具——因為隨著軍事技術的進步,士兵的負重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減輕行軍負擔,他們寧願用更重要的工兵鏟替代另一些冗余的隨身裝備——同時,後勤人員也意識到了這種趨向,在二戰前,工兵鏟變得更加實用和便攜。

遊民星空
折疊式設計的德國工兵鏟

  其中一個重大的改進,是軍用工兵鏟普遍採用了折疊式設計,這極大方便了攜帶。走在最前面的是德國軍隊,在1938年時,他們便新設計折疊式工兵鏟大量裝備部隊,而它們又成了後來多用途工兵鏟的先驅。而英國陸軍則用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設計,這種工兵鏟的一頭是鐵鍬鍬面,另一頭是鎬頭,而在中間的圓孔內還可以插入一個長木柄,在木柄的盡頭有一個刺刀固定裝置,士兵們在近戰中可以用它突刺,或是作為身陷雷區時的排雷工具。

遊民星空
二戰期間的英式工兵鏟

  當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工兵鏟最為著名的用途是充當武器,在諾曼底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雙方都使用工兵鏟進行搏殺,另外,由於材質的變化,以及邊緣被設計得更為鋒利,工兵鏟完全可以切斷肌肉和骨骼,造成大面積的開放性創傷,這對傷者來說是極為可怕的折磨。另外,如前所述,它們在近戰中有顯而易見的優勢,甚至可以通過特殊的技巧使用步槍刺刀的敵軍,在蘇軍中,就有一人使用工兵鏟在近戰中擊殺10名敵人的事例出現。

遊民星空
繪畫:使用工兵鏟與德軍搏鬥的蘇聯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兵鏟逐漸從軍隊流向了民間。尤其是在1970年代之後,塹壕已經很難再像過去一樣,能對來勢洶洶的機械化大軍形成阻礙。同時,戰爭的經驗證明,在基地周圍展開機動巡邏,要遠比讓全體士兵駐守在塹壕中效率更高,這實際也標誌著塹壕戰的歷史已幾乎走向終結。

  另外,在現代化軍隊中,即便有大規模挖掘塹壕的需要,這項工作也通常會由軍用推土機和工程車代勞,事實上,它們一小時挖掘的土方,完全可以超過數百人一天的工作量,此時,士兵們所做的僅僅是對塹壕進行一定的修整——無論如何,工兵鏟在現代戰爭中都已不再是一種必需的裝備。

遊民星空
1966年,北越河內的女學生正練習挖掘臨時掩體,但在現代化軍隊中,這些任務正逐漸由工程機械代勞

  但另一方面,在今天,依舊有軍隊像《戰地1》和《孤島驚魂5》一樣,將鐵鍬當成了一種重要的防身手段。而且他們的名字眾人皆知——這就是俄國的“阿爾法小組”,或者說“Spetsnaz”。雖然這些特種戰士從來不需要挖掘塹壕,甚至不會被用於執行任何防守任務,相反,他們經常孤軍深入最危險的戰區,神出鬼沒地襲擊敵人。即使有著最先進的武器和戰術,但他們依舊恪守著蘇聯時代的傳統:每個人都攜帶一把便攜式的鐵鍬。

遊民星空
對模擬人偶進行的威力測試,可以看到工兵鏟在人偶腹部製造了可觀的破壞

  在“阿爾法小組”手中,鐵鍬是一種可怕的無聲武器,每個成員都會接受專門的鐵鍬使用訓練,其中第一項訓練是用鐵鍬砍斷酒瓶的瓶頸,同時還要保持瓶身的完整,這是為了訓練成員在近戰中精準而猛烈地發力。另一項訓練則更為駭人,新隊員將被迫和一隻瘋狗關在一間屋子裡,他手頭沒有其它武器,只有一把鐵鍬。而訓練的最後一項是投擲鐵鍬的技巧,由於鐵鍬的重量更大,而且還有一根長32厘米的搖桿,這使得它在飛行途中旋轉時,會產生比匕首更高的精度和衝擊力。如果命中頭部,它會直接擊碎腦殼,並產生一道驚人的破口——當然,請不要在公共場合對此進行檢驗,因為它可能讓你傷及無辜、觸犯法律,相較之下,我還是建議你去花一筆小錢,好好體驗一下《孤島驚魂5》。

專欄征稿——點擊參與!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孤島驚魂5專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