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OMO時代,誰會是下一個領跑者?

2019年就頻頻受到教育行業關注和討論的OMO模式,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推上風口。

全民“抗疫”的這些天,課程全線暫停的線下培訓機構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窮則思變,將課程搬到線上是很多線下教育機構已經嘗試過的辦法。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疫情的到來加速了OMO模式在教育行業的概念普及和實踐、推廣,OMO模式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

精銳教育創始人張熙表示,未來OMO會變成全行業的普遍共識,甚至會成為未來10年培訓行業的終極形態。

不過,教育機構走OMO模式是有技術和資本門檻的,某種意義上是“富人的遊戲”。當教育行業走向OMO,中小機構如何“迎戰”未來?

疫情加速全行業OMO?

OMO模式最初出現於新零售行業,近幾年受到教育行業的關注和重視。教育領域的OMO,是一種多場景融合、線上線下互動模式。

用秦學教育首席戰略官張肖磊的話說,OMO就是線上與線下優勢互補,各取所長。

精銳教育集團副總裁焦典曾表示,教育行業的OMO目前主要有三個形態,即線上教學、線下服務;線下教學,線上服務;線上教學和服務同時兼具著線下的教學和服務。

早前,高思教育、京翰教育、精銳教育、學大教育等都已開始探索嘗試OMO模式。去年11月,高思教育更名為愛學習教育集團,高思創始人須佶成表示,未來十年,平台將堅持S2b2c戰略,聚焦OMO教育場景。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被推到了“舞台的中央”,而線下教育機構短板凸顯,開始手忙腳亂試水線上。

資本市場上,投資人也更青睞業務在線上,或者采取OMO模式的機構。據未來網記者不完全統計,2月至今,至少有24家培訓機構獲得融資,其中90%以上為線上或OMO模式的機構。

日前,精銳在線舉行網絡發布會,張熙在會上表示,OMO模式可以同時解決線上線下兩個痛點,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時線下OMO校區可以起到增強用戶粘性和獲客的作用。

原本重心在線下的瑞思英語則召開“數字化戰略解讀暨瑞思在線小班課發布”線上媒體溝通會,稱疫情期間完成了OMO轉型。

3月上旬,樸新教育公布截至去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樸新教育董事長兼CEO沙雲龍表示,2019年樸新順應行業OMO的趨勢,在線上線下兩端同時發力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日,由愛學習聯合騰躍校長在線發布的《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顯示,面對疫情,90%以上的機構與第三方積極合作,轉型線上尋求自救;53%的機構表示疫情結束後會調整為OMO教學模式。

截圖自《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

該報告認為,2020年行業將很快形成OMO教育新浪潮。OMO模式成機構首選是必然的。從短期看,既能保證機構維持以前的線下運營優勢,又能發揮網絡對吸引流量和便捷教學教輔的作用價值;從長遠看,既能拓寬對本地市場覆蓋邊界,又能提高機構的遠程服務能力、管理能力,實現機構加速規模化發展。疫情期間 很多機構對線上教育進行了初次演練,嘗了甜頭又有了經驗,加強了對在線運營的重新審視和定位布局。未來的OMO競爭將是整個行業的全新洗牌。

高門檻的不完美“遊戲”

浪潮之下,OMO成為教育業內人士為線下中小機構克難、轉型支招的必提詞。但另一個不得不提的現實是,教育的OMO模式是有門檻的。

愛學習集團較早的時候就在K12領域提出了OMO理念並付諸實踐。其聯合創始人、總裁李川認為,由於OMO對AI、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要求較高,中小企業靠一己之力轉型OMO難度較大。

張肖磊介紹,秦學教育幾年前已嘗試OMO模式。學生在課前可以通過在線產品精雕細課看小視頻,課後在線做作業,正式上課則是在線下。此外,也有服務老師在線備課,課中將學生的表現記錄到系統,課後在線布置作業、批改等的在線產品。但在這些系統的研發成本非常高,中小機構只能找第三方採購。

此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待解決。

星瀚資本聯合創始人楊歌日前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則談到,對於教育領域的OMO來說,資本和需求並不是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發展中的真正障礙,但是技術問題還是一個階段性的障礙。教育的線上與線下融合遠未到理想化狀態。

在楊歌看來,對於教育而言,更為重要的仍是互動探討交流。儘管如配合線下教育的線上答題、測評等確實在快速發展,較好地輔助了教學;但線上教育仍很難基於現有硬體基礎來實現線下同等水準的體驗效果。

類似的,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於世潔也曾表示,這個時代,以技術發展的程度來看,已經可以實現向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模式的轉變。但無論教育模式如何轉變,首先要明確培養學生的教育理念,應是價值塑造、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魔幻三俠”。三者中,價值塑造的培養對學生的影響最為長遠,其次是能力的培養,最後是知識傳授。他認為,純線上教育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教學內容的思想碰撞和互動等問題,線上未必能夠完全解決或者解決得好。從某種角度來說,在課堂教學的領域裡面,線下的溝通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張肖磊直言,目前而言,OMO更像是線下機構的一種升級,“純線上的機構談不上OMO,最多是開個線下體驗店,或者做線下活動。”

中小機構轉型OMO如何邁坎?

儘管教育的OMO模式不完美,但在這次疫情中無意讓很多中小線下機構意識到,有線上業務能對線下補充很重要。

早在去年,藍象資本創始合夥人寧柏宇就在某教育論壇上表示,現象即本質,大家如果都談論OMO,可能是因為到了一個階段,從用戶共識的角度、企業家意識的角度以及整個行業對此事看法的角度上來說,到了一個希望能解決整個教育培訓行業效率低下問題的時間段。

他認為,本質上,教育行業整個價值鏈原本非常短、非常粗糙,最早期只是解決老師、招生、教學場地的問題,整個的服務就完成了。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現在,業內希望把整個教學的價值鏈做得更加細致、全面。

正因如此,再加上疫情影響,很多機構想轉型OMO模式。

但張肖磊特別提到一點,疫情之下很多中小機構匆忙將課程轉至線上,但可能並不理解OMO到底是什麽意思,以致疫情結束後仍開設一部分純線上班。線下機構如果選擇這樣錯誤的道路,風險很大。

究其原因,在線班級教學效果不好,高招生成本,低續費率,此前已出現過很多中小機構慘敗的例子。

他打比方說,如果學而思線下的教學效果是100分,學而思網校的教學效果則是70分,而小機構開在線班級教學效果只有50分以下。

但張肖磊讚同中小型線下機構通過借力第三方平台嘗試現行的OMO模式。同時,他提醒了另一個問題,即這種合作中儘管不至於出現第三方公司洩露數據威脅數據安全,但大數據會被第三方使用。

此外,還有一線教研老師告訴未來網記者,教育最關鍵的是構建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其次才是人與知識之間的聯繫,而這些聯繫其實是靠課程設計來建立的。

現在大機構小機構都在推行OMO,在教學設計上,各機構都會有新的要求和突破,但互相模仿也很快,假設一年會有一次大的迭代,3年後現在那些很一般的教研內容就會被淘汰完。換句話說,3年內各大機構之間的教學設計差異會大大降低,同質化加劇。“教研的快速更迭對學生來說是好事,但是對機構和老師來說,將是壓力和挑戰的升級。”

來源:未來網 作者:程婷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