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產劇創作,可以從迷你劇中學到什麽?

看電視

國產電視劇越拍越長似乎已經成為某種趨勢,而迷你劇則另辟蹊徑,以其短小精悍的時長、出其不意的劇情、快速高密度的敘事節奏,從大眾敘事產品中異軍突起,或許可以為國產劇創作帶來一些啟發。

來源 | 文匯網

國產電視劇越拍越長似乎已經成為某種趨勢,動輒六七十集的冗長篇幅,伴之以套路化的劇情、拖遝的節奏,逐漸消磨了觀眾的耐性與好感。

與之相對,很多國家的影視圈正興起一股短劇潮,其中迷你劇更是另辟蹊徑,以其短小精悍的時長、出其不意的劇情、快速高密度的敘事節奏,從大眾敘事產品中異軍突起、別開生面。

那麽,就電視劇這一大眾文化產品的敘事策略而言,其長度究竟有沒有 “黃金定律”?

電視劇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產品,其作品形態,是由傳播管道 (公共台、有線台、網絡)與生產模式 (邊拍邊播或拍完播放)等決定的。因此,電視劇集的長度,往往同時與製作模式、播放周期、播放頻率等各類因素有著複雜且緊密的聯繫。

國產劇集篇幅越來越長,很多時候是在電視劇量產越來越大、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為了增強閱聽人粘合度所做的選擇。對於大眾文化產品而言,閱聽人粘合度是擴大傳播範圍、提升傳播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長時間的播放顯然會對此起到積極作用。

長篇電視劇更接近長篇小說,用足夠的敘事篇幅耐心鋪墊情節,徐徐展開,建構出一個世界。因為足夠長而讓觀眾在情感上產生某種熟悉感與依賴感,逐漸入戲。

《延禧攻略》劇照

除此之外,話題性也是影響電視劇傳播範圍的一個關鍵因素。電視劇播放周期足夠長,才能使電視劇帶來的話題有充足的時間傳播、發酵,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比如 《延禧攻略》,相信有很多觀眾是看到媒體上的文章以及各種熱門話題,才開始中途追劇。

相比之下,迷你劇篇幅只有短短幾集,即便一周一集,播放周期也不可能很長,無法依賴時間的延續來製造熟悉感與親切度。因此,從閱聽人粘合度與話題性來看,效果遠遠不及長篇電視劇集。

然而我們看到,近年來在觀眾中獲得較高關注度的英劇都是迷你劇,比如 《神探夏洛克》 《梅爾羅斯》《英國式醜聞》等。

《西部世界》劇照

美劇也一樣,雖然有很多單季24集的系列劇,但近幾年來有線頻道幾部收視較熱的精品劇,如 《權力的遊戲》 《真探》 《西部世界》 《使女的故事》等,篇幅則越來越短,一般都不到十集。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實際上,迷你劇走了另外一條路,揚 “短”避“長”,用接近電影的敘事策略和視聽畫面來吸引觀眾,從而從形式到內容再到主題深度上,對電視劇的品質進行了一次全面更新,拓展了電視劇在題材和樣式上的更多可能。

人們報怨的是長篇電視劇嗎?

不,是注水

短劇和長篇的區別,首先表現在故事類型的選擇上。

長篇電視劇因為播放周期長,播出間隔密集,經常選擇故事節奏緩慢、多個人物、線索分散、情節起伏較平緩的故事模式,觀眾不至於因為漏看了某一集而跟不上劇情發展。

迷你劇經常是腦洞大開、離奇波折、戲劇性強的故事,比如驚悚、懸疑等,很少有家長裡短、人物眾多的大故事。

與之相適應,強情節、高密度的敘事節奏是迷你劇一大特點。在短短一集中,觀眾能夠獲得足夠多的資訊量、情節點以及懸念,其敘事強度和情節容量,相當於好幾集長篇電視劇。

一集英劇幾乎就包含一部電影的故事容量,情節點多達幾十個,中間往往反轉兩三次。由於敘事節奏快、情節密度高,就能在每一集完成一個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流程。

《神探夏洛克》劇照

在此之上,再用一個貫穿的敘事主線將每集單獨的故事連接在一起。最典型的就是英劇《神探夏洛克》,每一集都是一個案件解決過程的完整呈現,又有一個貫穿幾集的反派,所有案件都與一個大陰謀有關。

《9號秘事》每季六集,卻在30分鐘短短一集中,講述一個錯綜複雜、撲朔迷離的犯罪故事,結尾總是有一個令人震驚的大反轉,暴露出人性的陰暗自私以及日常生活潛藏的危機,讓觀眾看完細思極恐。

《梅爾羅斯》短短五集,對應原著小說的五本,一集就包含整整一本小說的故事容量,可見敘事密度之大。

如果說長篇電視劇的講故事訣竅在於每一集結束時製造一個敘事的鉤子,使觀眾對下一集的故事發展與情節走向產生好奇與期待,那麽,迷你短劇則是讓觀眾在一集結束後,對剛剛結束的一集再三回味、戀戀不捨。

甚至會因為情節密度過高,而感覺錯失了許多情節,於是一遍遍回憶甚至重看這一集。

《9號秘事》劇照

《9號秘事》每一集第一次看時都很難完整理解,在結尾真相揭示後,再重新看一遍才能對其中的一些對白細節恍然大悟。也因此,迷你劇如同電影一樣,是召喚重讀的一種敘事。

所以,當人們抱怨長篇劇集拖遝時,抱怨的其實並不是長篇電視劇這種藝術樣式,而是因為注水而造成的稀釋和拖遝,導致一集只有很少幾個情節點,需要幾集的篇幅才能呈現一個完整事件。

古裝劇 《延禧攻略》之所以熱播,某種程度也是贏在了節奏上——平均二到三集解決一個危機,在國產劇中已經算敘事效率很高了。

迷你劇更傾向於製造電影化的視聽審美感受

文化研究學者在對比電視與電影時,會提到一個明顯的接收方式上的差異,電視在家庭開放明亮的環境中播放,觀看更依賴聽覺。

而電影在影院封閉黑暗的環境中放映,則更多借重視覺,這是由傳播管道、傳播場所等媒介特性帶來的。

這種差異導致兩者雖然採用同一套視聽語法規則,但在具體作品中,從鏡頭景別、角度到布光方式、剪輯手法,電視與電影都採用完全不一樣的視聽思維來呈現故事。

而在今天的多屏時代,電視劇的觀看環境已經發生變化,閱聽人群體也日益多樣化,這使得迷你劇和短劇可以擺脫傳統電視劇的視聽思維,更多地向電影靠攏。

倒敘、插敘、複雜時空的並置轉換,這類更加電影化的敘事手法,在長篇電視劇中很難實現,因為如果遺漏一兩集,這種非順序、非線性的手法就有可能製造敘事歧義,帶來理解上的混亂,成為觀眾觀看劇集的障礙。

《神探夏洛克》劇照

但短劇就不會有這方面的限制,凝縮的篇幅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可以採用更自由、更複雜的敘事手法。因此,我們很難記得長篇電視劇中的某個鏡頭,隻留下故事輪廓,但卻一定不會忘記 《神探夏洛克》中主角破案時驚豔的鏡頭語言。

太過平淡常規的視聽畫面,無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長篇電視劇可以依靠故事的延展來吸引觀眾,鏡頭多以正反打為主,布景、打光、場面調度也相對簡單;迷你劇就不能不考慮視聽畫面的敘事功能與吸引力了。

因此,迷你劇集的畫面衝擊力往往更強,講故事也更依賴視聽畫面,而不是簡單的靠對白推動故事。

而短篇幅也使得迷你劇或者短劇有條件在視聽畫面上花費更多精力,使畫面更精致、場面調度更電影化。

比如美劇《真探》,其打光之微妙細膩、長鏡頭之流暢優美、場面調度之複雜,遠超很多藝術電影。

2018年HBO的 《利器》中,女主角所逃避的童年回憶,完全通過迷離詩意的畫面展現,而沒有直接以台詞講述出來。

《利器》劇照

可以說,從故事類型、敘事方式到視聽形式,迷你劇都採用了一種不同於長篇電視劇的模式,更精致、更凝練、更電影化。

儘管電視劇集的長度和品質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等號,但迷你劇的創作思路也許可以為國產電視劇帶來一些啟示與借鑒,讓國產劇可以呈現出更豐富的樣態,並在藝術性、觀賞性、思想性上進一步更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