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只需4招,不吃藥也能擺脫膝蓋疼

進入夏季,各地的雨水開始增多,一些膝關節炎的患者受寒或者過度運動後,就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的情況,這在中老年人群中特別常見。

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5%的中老年人常年忍受著膝關節疼痛,其中絕大多數是膝關節骨關節炎所致。


哪些人更容易得膝關節炎?

1、半數以上老年人的膝關節會中招

導致膝關節退變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年齡增長。就像臉上會長皺紋一樣,年齡不斷地增長,身體的關節、器官等都會出現老化。

人體的各個關節中,承重關節最易出現老化,比如膝關節和髖關節。

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腔內的營養物質不斷地流失,加上多年磨損的積累,以及關節炎症的侵害,患病率迅速上升。

大多數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會受影響,而75歲以上人群則有80%受影響。

2、過量活動

活動過量是導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的另一個因素,因為膝關節內的各軟骨面以及半月板,一生中能承受的摩擦次數是有限的。

正常人一天行走一萬步,膝關節就經歷一萬次摩擦。如果過量運動,或者膝關節彎曲程度過大,那麼膝關節的磨損就會嚴重。

所以,體育活動過量的人會更早出現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比如運動員、登山愛好者。

3、絕經期女性

雌激素減退是加快膝關節退變的因素之一,所以圍絕經期的女性更容易得膝關節骨性關節病。

圍絕經期的女性主要有兩個變化:

一是,雌激素減退激活了破骨細胞,破骨細胞的任務是「吃」骨頭,所以導致了骨量降低,出現骨質疏鬆;

二是,關節軟骨細胞的表面有雌激素受體,雌激素能夠提高骨骼肌的肌力、給關節軟骨提供營養,雌激素減退後關節軟骨營養丟失,逐漸出現糜爛,軟骨表面不再光滑,導致膝關節活動時摩擦力增大,退變加重。

4、肥胖人群易患骨關節炎

超重肥胖造成膝關節受力改變,體重越大,關節受力就越大。同時,超重肥胖可導致受力不均衡,使關節發生變形。

肥胖女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

5、久坐不動人群受關節炎偏愛

國際著名醫學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刊文指出,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

每天坐著刷微信、坐著看電視、坐著吃飯……似乎感覺身體很放鬆,但其實卻是最傷害的身體的。

關節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

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失去了保護,損傷的幾率自然會增高。


學會4招保護膝關節

膝關節炎已經成為最為常見的疾病。因此,關節保養是很重要的。而且關節保養無特定的年齡限制,建議30歲之後就及早開始保養。

1、重保暖、防潮濕

關節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氣溫驟降時要隨時增添衣褲,有病變的部位要重點保護並多曬太陽。

潮濕的居住條件和工作環境,常會刺激病變關節,誘發疼痛,所以要注意避濕。另外,還要注意保持衣服、鞋襪、被褥的乾燥。

2、常鍛煉、勤按摩

運動對關節疾病患者十分有益,每天應保持適量的運動鍛煉有利於關節活絡,氣血流暢。

建議經常堅持自我按摩,可以對病變部進行反覆地搓揉、按捏或拍打,這樣有助於關節周圍血流通暢和減輕疼痛。

膝關節炎患者要減少爬山和爬樓梯。爬山、爬樓梯雖然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對膝關節有一定的損害。

因為登台階時膝關節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3~4倍,會加劇膝關節的負擔和損傷,同時膝關節的彎曲度增加,髕骨與股骨之間的壓力也增加,會導致膝關節的疼痛。

3、少勞累、調飲食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保持一種姿勢,要注意休息,放鬆全身以免病變關節過累。也不宜搬抬重物而使關節承受重力太過。

關節炎患者多伴有體內代謝活動紊亂,調節飲食能調動機體代謝使之恢復協調。

臨床證明,多吃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魚、牛奶、蛋類、核桃仁、蘆筍、薏米、木瓜、花生以及水果蔬菜等,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炎。

4、常洗熱水浴

將水溫調至與體溫相同(37℃),可使關節、肌肉和組織器官都處於完全鬆弛狀態。熱水浴有助發汗,能將一部分酸性產物排出體外,有利於關節功能的恢復。

如在水中加入少量蘇打效果更好,因為皮膚關節能將水中的碳酸氫鈉離子緩慢吸收,以中和體內酸性產物,能緩解關節炎現象。


本文采自微信號【八百方正品葯(babaifang80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